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对“职业技术”概念的再认识 围绕“职业技术教育”概念所进行的科学讨论曾经是我国职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性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但是,在讨论中我们过多注意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事实:职业技术教育是传授“职业技术”,即与从事某一种职业有关的专门技术的教育。这样看来,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职业技术”,另一类是“非职业技术”。虽然两类技术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但每个领域的技术仍然可以认为是这两者的综合。如汽车技术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制动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和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有很大关系的故障诊断技术等。遗憾的是,即使是在职业教育界,通常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和讨论也多局限于非职业性的技术。这种工程师视野中的技术只反映了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与人的(特别是技术工人和技术员)的职业活动关系不大,因此是狭义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2019年起职业院校将从企业招聘职教教师。为此,我国职教教师教育与研究亟需解决"如何选拔企业人才进入职教师资队伍"及"如何促使其最终向‘双师型’教师转换"问题。德国的经验显示:构建在线测试、专业咨询和实习的完整过程,采用"做中学"培养方式,结合多方、多阶段评价,有助于实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向职教教师的转换。鉴于此,我国要在明确"双师型"教师内涵前提下,完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转换为职教教师的认证流程以解决"如何选"问题;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建立学徒式教师培训以解决"如何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通过重点研究技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发展规律、技师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职业院校的技师培养模式这三个问题并在相关院校进行试验发现,学习领域课程对技师培养课程建设具有示范作用,项目开发的系列教学文件为技师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样本.但就职业院校培养技师来说,目前在理论、师资、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领域逐渐扩大,研究质量稳步提高.过去职业教育研究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学领域进行的与教育制度、课程和教学等相关的问题研究,二是在劳动和社会学领域的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和职业资格研究.而如今,职业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成果已渗透到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因此有学者甚至提出职业教育应当成为"一级学科"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假设和命题.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强调通过岗位实习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岗位工作都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这需要相应的岗位学习环境的支持.因此,创设学习型岗位和相应的学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从事符合现代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自身职业和能力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工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学习内容是“工作”.这里的工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我们常说的团队精神、质量意识、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而是指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行动.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7.
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办法的总和。由海曼(P.Heimann)等创立的“柏林教学论模型(Lehrtheoretische Didaktik)”把教学法定义为“教与学的理论和实践”。这一理论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中的教学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总和。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法是与德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以  相似文献   
8.
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能力,主张有效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作为德国乃至西方社会当代职教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其产生有着工业社会学、经典教育学、综合技术教育及行动导向学的深刻背景。目前,在中国推广“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但在学习者的主体性认同、创新能力培养及职业教育宗旨的认识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职业能力测评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质量提升的重要工具。过去,中国开展的职业能力测评主要是学校内部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活动,采用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学校或区域性特征,无法藉此进行专业间、校际间和区域间的比较。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法无法反映职业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对测评结果与能力发展阶段对应关系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UNESCO/UNEVOC)2004年通过了“国际职业教育师资硕士课程框架”,这一框架标准作为全球职教师资硕士学历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课程标准整合了职业教育的最新理论以及职业和教学实践经验,强调职教师资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本文介绍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背景,分析课程标准强调的新学科“职业科学”的发展演化,以期为提高我国职教师资教师培养的质量的挑战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