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协同效应。基于组织创新绩效指标的分解和内外部学习行为的对比分析,本文根据组织内外部学习的高低程度划分为两种状态和四种情境,并运用响应面分析、多样本比较等方法揭示组织内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的微观权变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过度内部学习可以缓减产品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2)在高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与流程创新绩效最高;但在低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最低;在高内部-低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流程创新绩效最低。(3)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对流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过度平衡组织内外部学习可以缓减流程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4)当组织内部学习弱于外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内部学习会抑制产品创新绩效,但会促进流程创新绩效;当组织外部学习弱于内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外部学习会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但会抑制流程创新绩效。本文明确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如何匹配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的创新平衡位置,揭示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强弱对比情境下的组织创新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郭文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20,41(2):162-171
研究分析了对外搜寻战略对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检验了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家导向和外部因素竞争程度对对外搜寻战略的调节作用以及其联合调节作用。运用318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利用AMOS和SPSS软件分析后,结果表明,深度搜寻战略和宽度搜寻战略均有利于企业新产品绩效提升;企业家导向和竞争程度对搜寻战略与新产品绩效的关系存在联合调节作用。当竞争程度低时,企业应选择深度搜寻战略更利于新产品绩效,若企业希望在竞争程度高的环境中选择深度搜寻战略,企业需提高其企业家导向程度;另一方面,当竞争程度和企业家导向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选择宽度搜寻战略会获得较好的新产品绩效。  相似文献   

3.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代理人,其外部变革认知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已经引起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中的作用机理尚未探究清楚。基于战略变革的认知过程理论,构建“高管外部变革认知—能力重构—破坏性创新”分析框架,实证考察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引入关系嵌入性理论,探讨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基于563家制造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机会,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威胁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企业能力重构不仅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而且在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治关联正向调节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水平的提升会强化高管外部变革认知威胁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强化内部RD投入、获取外部资源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鲜有文献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资源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并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资源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地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尤其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过多地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外部复杂变化环境下,研发型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举措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成效。研究采用多源问卷调查和平衡效应分析方法,对我国研发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从外部环境平衡视角探讨其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严格甄选、职业发展、注重绩效评估、有效报偿、内部晋升和合理授权六方面的举措维度,且六个维度均对企业产品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外部平衡式环境在严格甄选、职业发展等四个举措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高能平衡式环境在内部晋升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低能平衡式环境在内部晋升与产品创新绩效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集群知识对绿色创新的作用已受到关注,但相关研究忽视了不同集群企业跨界搜索策略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且尚未揭示这种影响的管理认知情境。文章整合跨界搜索与管理认知理论,分析了集群外部与内部跨界搜索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和矛盾解释的调节效应,并利用309家集群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外部与内部跨界搜索对绿色创新均有倒U形影响;机会解释增强集群外部跨界搜索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而削弱集群内部跨界搜索对绿色创新的作用,威胁解释的调节作用与之相反;矛盾解释正向调节集群跨界搜索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文章在丰富跨界搜索与管理认知相关研究的同时,为集群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创新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加速了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由内部向外部转轨,然而目前对创新战略模式选择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通过17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企业的技术战略导向会强化企业内部的过程知识,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但同时也会削弱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降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企业的顾客战略导向会强化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多样性,但同时也会削弱企业内部的过程知识,降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5,33(4):574-584
不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会影响到企业知识的获取成本及其整合效率,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已有内部知识结构的异质度(内部知识异质度)、伙伴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度(外部知识异质度)分别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如何对两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内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仅仅存在正向的线性效应,没有曲线效应;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内、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其中资源柔性仅仅对内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协调柔性仅仅对外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内、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文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06,41(2):162-171
研究分析了对外搜寻战略对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检验了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家导向和外部因素竞争程度对对外搜寻战略的调节作用以及其联合调节作用。运用318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利用AMOS和SPSS软件分析后,结果表明,深度搜寻战略和宽度搜寻战略均有利于企业新产品绩效提升;企业家导向和竞争程度对搜寻战略与新产品绩效的关系存在联合调节作用。当竞争程度低时,企业应选择深度搜寻战略更利于新产品绩效,若企业希望在竞争程度高的环境中选择深度搜寻战略,企业需提高其企业家导向程度;另一方面,当竞争程度和企业家导向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选择宽度搜寻战略会获得较好的新产品绩效。  相似文献   

10.
薛捷  张振刚 《科学学研究》2011,29(1):154-160
 破坏性创新为新进企业冲击和侵入在位企业的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作为轿车领域的新进者,面临着领先的合资品牌轿车的激烈竞争,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轿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其创新战略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征。通过对于长城汽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长城汽车轿车产品的特点、破坏性创新的思路以及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对于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释中国市场越来越普遍的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环境特征对其具有直接驱动作用吗?本文从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聚焦于环境动态性和环境敌对性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探讨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基于204个企业样本数据发现:(1)技术动态性正向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2)市场动态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3)竞争敌对性对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4)政策敌对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动荡环境下的资源分配和创新战略制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途径。通过对后发企业追赶和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基于后发企业视角重新阐释破坏性创新内涵,从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技术及政策的多维角度整合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继而从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和路径两个方面总结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方式,探索性地构建基于后发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高端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定量研究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尚洪涛  祝丽然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825-1835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不同规制约束下,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环境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较高的内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研发投入与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较高的外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当企业面临高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当企业面临内外部规制一强一弱的制约时,相比于低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高外部规制和低内部规制下更能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提升政府环境研发补贴绩效和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破坏性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类型,从技术专有性和技术机会两个方面对破坏性创新技术体制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多主体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技术体制在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演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技术机会不断增加、专有性不断下降,破坏性创新企业对在位企业的颠覆速度更快、颠覆程度更高,企业平均年龄不断下降,在位企业存活数目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本文为企业根据不同技术体制下破坏性创新导致产业演化机理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治  傅一凡  陈兵 《科研管理》2017,38(10):31-39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医药与电子通信行业的198家高科技公司2003年到2012年连续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成员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行为;相比于内部提拔的CEO,来自企业外部的CEO管理企业高管团队时,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减少;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比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医药与电子通信行业的198家高科技公司2003年到2012年连续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成员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行为;相比于内部提拔的CEO,来自企业外部的CEO管理企业高管团队时,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减少;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比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8.
摘 要:转型背景下,后发企业同时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劣势,如何搜索外部知识实现技术和市场协同追赶备受关注。文章整合创新搜索、后发追赶和组织合法性理论,构建平行搜索对后发企业协同追赶的影响模型,并以212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领先搜索与跟随搜索对后发企业协同追赶均有倒U形作用;外部合法性正向调节领先搜索与协同追赶的关系,负向调节跟随搜索与协同追赶的关系,内部合法性的调节作用则与之相反;内、外部合法性整合正向调节平行搜索与后发企业协同追赶的关系。文章丰富了平行搜索与后发追赶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中国后发企业实现创新跨越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寡头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对内部创新企业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的专利许可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在内部创新企业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当专利许可不能阻止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将降低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反之,专利许可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由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大小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20.
乐琦 《软科学》2012,26(4):118-122
从制度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并购的合法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购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对并购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外部合法性可以分为管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内部合法性包括投资合法性和行为合法性。进一步结合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构建了更为全面的并购绩效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