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佐良先生翻译的《雷雨》英译本紧扣原作情节,语言灵活自然、准确把握人物内心和性格的丰富性,有效"还原"原作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原著中大量反问句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特色的语言,王先生娴熟地运用他精湛的三大翻译思想:文化意识、神似和读者至上,从而在英译本中尽显原作精髓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阐释者,而且是译文文学的创造者。通过对《虞美人》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发现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以及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把握原作的精神,尊重原作者,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得译作最大程度地展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使译语读者能够欣赏到原作的美与情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光辉灿烂,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很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翻译问题,译本能不能被译语读者接受直接关系着原作的影响力.通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狼图腾》的英译本进行了评析,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握住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期待,采用必要的翻译策略建立最佳关联,让读者顺利地领会原作意图,最终使原作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生存继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珺 《现代语文》2007,(9):119-120
古诗词的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一原作的各种英译本也褒贬不一。究其原因,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和读者的审美感受密不可分。本文旨在通过对宋词《虞美人》两种译本的浅析,试图探索古诗词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所应遵循的原则,使读者感受到同样程度的原作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用模糊的视角,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实例分析,认为译者应尽量使译作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原作给原文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一致,只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是翻译理论一个重要部分。其出现为译者提供了翻译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本文根据目的论的三原则,对《阿Q正传》杨、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举例论证,说明杨、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符合其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实原则。其译作的风格以通顺,贯通为主。通过采用注释法、归化法、形合法以及直译等,杨、戴《阿Q正传》的英译本将中国的特有文化、风俗以及宗教信仰传递给英文读者,让英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写作风格和宗旨、感受原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1984年英译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问世,译者杨宪益、戴乃迭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将书中涉及的张家口方言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目标语。英译本对张家口方言的翻译减少了文化障碍,满足了外国读者阅读中国革命题材作品的需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中浓郁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吴聪 《考试周刊》2014,(60):18-19
文学翻译在中国大体可分为四类:诗歌翻译、戏剧翻译、小说翻译和散文翻译。其中中国诗词更是负载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负载了五千年的传统底蕴,以至于诗词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最难的部分。因中西文化表达的差别,许多中国诗词英译本很难表现原作的意境和传递原作的美感,使西方读者很难理解英译后的中国诗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赵明 《现代语文》2016,(4):149-151
本文基于顺应论,通过分析译者先结构对翻译的影响,探讨了《菜根谭》英译本译者的审美取向和翻译规律,发现中国译者与原作易于取得最大限度的视界融合,外国译者具有与目的语及目的语读者融合的主体倾向。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的对话哲学思想最初是以文学理论为人所知,但它的深刻内涵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还有待深入。本文就从作者与读者的平等对话关系入手,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视角对夏衍的《野草》英译本进行评析。通过对比译者如何完成原作与读者的对话来评议译作拙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葛浩文于2007年将毕飞宇创作的《青衣》翻译成英语,相继在英美出版,大获好评,次年入围《独立报》外国小说奖的复审名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忠实与变通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忠实策略再现了中国特色文化,彰显了原作的文学性;变通策略表现为对原作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的进行解构,从而为目的语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本文认为《青衣》英译本中忠实与变通策略相得益彰,取长补短,是《青衣》获得西方读者认可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一篇散文。它以"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赢得一个个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文章对朱纯深先生和王椒升先生两个英译本中的三段经典文字进行对比与赏析,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特别是朱先生的译文对原作的理解更进一步,译文中有不少精彩的译笔,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让读者领略到了英译本的美感和韵味。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诗词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体现在其语言的意境美,朦胧美,绘画美等方面。众多英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译者以非凡的文学功底再现了《红楼梦》原作风采,给读者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最佳关联为切入点,对比赏析了赵彦春,王宝童,Giles的《三字经》英译本,分别从文体文辞特征,意象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翻译时译者需结合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需求和企盼,译文需要符合读者及作者的认知语境,以期得到最佳关联,对比发现赵译本在以上两个方面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再现社会生活图景、反映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领略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文章以《金陵十三钗》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小说中形象语言在原作与译作中的表现形式,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将多数原作形象进行改写或替换,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译作在西方世界的接受与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认为在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译者在确保准确传达原作语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原作形象文化异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李栋飏 《海外英语》2013,(9X):145-147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该文选取明清小品集《幽梦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关注译者作为原作读者和译文作者的双重身份,运用接受美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期待视野"和"空白",分析林语堂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笔墨层,结构层,意蕴层)之美。  相似文献   

17.
刘静 《英语广场》2020,(6):10-11
本文主要讨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三方面的作用,即对原作的理解作用、对译文的创造作用、对读者的传递作用。本文以《道德经》不同英译本为例,以三个例句分别从理解原文、创作译文、传递读者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差异、创作思路的区别,会导致其向读者传递的译文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8.
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在措辞和视角两方面考察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体现原作"丰姿"上的特点与得失.通过比较发现,霍译中存在严重扭曲原作叙事角度,无视原作者文体风格的现象;杨译对原作文本亦步亦趋,基本体现了原作的文学特性,但也不乏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19.
意图性是语篇语言学家RdeBeaugrande与WDressler提出的七项语篇标准之一.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只有当读者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交流的中介,能否将原作的意图再现于译作中,对译文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语篇的意图性特征出发,对<祝福>及其英译本的语篇意图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说明译者如何以简洁生动的笔触,以及贴切的选词和恰当的文化信息转换,在忠于原作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翻译。文章以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主要以许渊冲和林语堂二人《水调歌头》的英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译本中的前景化,探索在古代诗词翻译中,如何在保留原诗韵的同时,加深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源语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