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2006赛季CBA中外优秀前锋攻防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借鉴CBA联赛外援前锋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本土前锋的技术水平,收集了2005-2006赛季CBA联赛中的部分中外优秀前锋前30轮常规赛中攻防技术统计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主要从身体形态、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外优秀前锋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论:在身高、体重、年龄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国内前锋的罚球命中率、助攻和三分球命中率略高于外援前锋,但其他技术指标均不如外援前锋。因此,要提高我国本土前锋整体技术水平,必须尽快提高队员在高强度对抗下攻防技术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秩和比法等,对参加31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并将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进攻RSR处于D级,在得分、助攻、3分球命中率与罚球命中率上,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失误数、进攻篮板、3分球出手数上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防守RSR处于D级,防守篮板数比对手少,而失分和犯规数比对手多,且在犯规数上与法国男篮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攻防RSR处于E级;球队最终排名与进攻RSR值和攻防RSR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Q型聚类分析法和录像观察法等,对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参赛队攻防竞技能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攻防竞技能力RSR值为0.84,等级为A级,处于亚洲领先水平;在各参赛队的最终比赛排名与攻防RSR值排序相关性检验中,P<0.01,呈非常显著相关。运用Q型聚类分析筛选出中国男篮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菲律宾、伊朗、黎巴嫩、韩国,对中国男篮与4支主要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后发现: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在2分投篮命中率指标和3分投篮命中率指标均领先于其他四支球队,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指标上领先其他四支球队,但在攻防各项技术统计中与主要竞争对手并未出现显出性差异(P>0.05)。在总中篮数、抢断、前场篮板球等指标与对手存在差距。研究提出中国男篮应加强比赛流畅性,提高进攻成功率;在防守端加强对进攻方传球路线的预判能力以及内外线球员争抢保护篮板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逐步回归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的比赛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属于攻防两弱球队。经逐步回归分析,在22个常规统计指标中遴选出三分球命中率、助攻、总投篮命中率、失误和防守篮板五个影响得分的核心因素。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命中率、助攻、总投篮命中率、防守篮板方面与对手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中国男篮在未来大赛备战中,应重点解决影响球队得分的核心指标所对应的问题,着力提升以个人攻防能力为基础的整体实力,改善后卫线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全部比赛的录像,对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优秀前锋的进攻情况加以分析,从中揭示现代世界强队男篮优秀前锋队员的进攻特点,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优秀前锋之间的差距,为提高我国男篮前锋的进攻能力及今后比赛对前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上中锋、前锋、后卫和与赛队中锋、前锋、后卫在平均每场投篮次数、得分、篮板球和投篮命中率等临场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队中锋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锋在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显著性差异,在后卫位置上差距尤为明显。通过分析研究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参加的5场比赛进行分析,探寻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在攻防能力方面的不足。结果表明:在进攻上,中国男篮整体得分能力低下,外围远投能力欠缺,内线攻击力不强,体能不足、对抗能力差,快攻反击能力弱,组织进攻不流畅、助攻能力低下等;在防守上,整体防守战术形式种类少、变化单一,抢后场篮板球能力下降明显、抢断能力不足、犯规质量不高等。  相似文献   

8.
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第28届奥运会相比,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有所提高,集中体现在场均得分、2分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助攻、失误和封盖方面,但中国男篮与对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缘于防守能力差、对抗能力差和体能差。增强中国男篮竞技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CBA联赛的比赛质量、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养、扩大与世界强队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上,中锋、前锋、后卫和与赛队中锋、前锋、后卫在平均每场投篮次数、得分、篮板球和投篮命中率等临场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队中锋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锋在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显著性差异,在后卫位置上差距尤为明显。通过分析研究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篮球新规则(2010年)实施后对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影响,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统计分析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相关攻防技术指标,伦敦奥运会男篮整体攻防质量较北京奥运会有了提高,中国男篮下滑明显。运用因子与聚类分析法检验分析所得数据,把相关技术指标分为:进攻因子、反应因子、心理因子和身体因子四个因子,得出这四个因子是决定球队成绩主要因子的结论。聚类分析结果:美国队独归为一类;其他队伍两届奥运会归类有所变化;中国队与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强队归为一类,相似特征明显。加强与欧洲强队学习交流,提高队员力量素质及在强对抗条件下自身的技战术发挥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2005年斯坦克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比赛的数据及比赛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结果显示:突出身体和力量的对抗,在球队整体攻防体系之上发挥个人能力,高、快、准、凶是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外线投篮命中率低,身体对抗能力差,个人能力不强,比赛缺乏经验,导致整体攻防质量不高是中国男篮与欧美强队对抗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参赛队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防守方面,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在运用防守各个细节上,无论是防守默契性、对抗性甚至整体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男篮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次数和"犯规"次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进...  相似文献   

14.
从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对我国后卫队员比赛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参加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六支队伍后卫的个人攻防技术能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和对比方法,分析了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后卫队员之间在个人攻防技术能力上的差距,为今后我国后卫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的比赛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的总体攻防能力下降明显,在进攻方面,三分投篮数、罚球命中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快攻和内线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在防守方面,前场篮板球能力下降非常显著.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小组赛技术统计为依据,从攻、守两方面,对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整体得分能力较低,助攻、组织能力较差,失误较多,传球及组织进攻目的性不强。我国后卫队员应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防守基本功的训练和防守技术训练,重视后卫队员防守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运用TOPSIS综合评价为主的研究方法对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16支球队的攻防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并对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在第28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得分、2分球投篮命中率、助攻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罚球投篮命中数方面中国男篮与对手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失分、防守篮板、盖帽方面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攻防综合效果方面,中国队、韩国队、伊朗队、菲律宾队、卡塔尔队、印度队、哈萨克斯坦队、黎巴嫩队、日本队、中国香港队等十支球队Ci均高于0.5,代表亚洲男子篮球攻防实力较强的球队;中华台北队、科威特队、新加坡队、马来西亚队等4支球队攻防实力较差.  相似文献   

18.
对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运动员个人攻防战术行动进行观察统计,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主因子,并采用结构方程构建模型对这5个主因子进行多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南非足球世界杯运动员个人攻防战术行动主要因子是跑动能力因子、射门能力因子、防守能力因子、得分能力因子和阻止对手得分能力因子;它们彼此间的影响程度的排序与相互效应关系表明,运动员的奔跑能力是个人攻防战术行动的基础,个人攻防战术能力应全面平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外男篮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26 届奥运会比赛中阵地攻防的技术表现作研究的主要对象, 与美国、立陶宛、克罗地亚等世界优秀男篮后卫队员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作研究的基本依据;以专家调查、临场观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手段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比较分析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后卫队员之间的阵地攻防技术,为正确认识与客观评价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的技术现状和今后对我国男篮后卫队员的选拔、培养、训练及评价等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近三次世界大赛析中国男篮攻防技战术的差距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第27、28届奥运会以及第14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决赛阶段中国男篮的投篮技术、得分能力、主要得分形式、助攻、失误、篮板球、断球、封盖等指标与赛队进行对比研究,剖析中国男篮攻防技、战术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