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回顾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2007年报业开始探讨全媒体的概念,定义为全媒体的概念期,把随后几年报业在报网融合、移动新媒体的尝试定义为探索期,2011年以来,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深化改革,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急速不宁”。这是元旦当日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对2014传媒业的形容。的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传媒市场的优胜劣汰,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来得直接、残酷,广告业务大幅下滑,部分纸媒宣告倒闭,一些著名新闻人卷入敲诈贪腐也被解读为媒体变局下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碰壁……传统媒体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环境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激流、2014年,对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来说,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通过组建全国两会报道的全媒体矩阵、策划组织“全国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以及发起“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三次大的突破,很多创意堪称“惊艳”,在业界引发持续热议在新华报业向现代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稳步跨越过程中,新华报人们也努力完成着全媒体记者的角色转换和观念蜕变。本刊在年首特推出新华报业“年度记者”专栏,入围者均由集团属下各媒体老总推荐产生。所谓“年度记者”,他们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对媒体变革的敏感者,是苦乐并作的实践者和耕耘者,他们所思所虑,也是整个转型中的传媒业之所想所忧。其间,他们既有急速不宁以变应变的一面,也有静水流深有所坚守的一面。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大势下,记者的喜怒哀乐,早已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用记忆为新华报业的2014精彩定格。  相似文献   

4.
在用户时代,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全媒体传播、全媒体管理、全媒体运营。而今年恰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元年”,希望它的开启与推进,能够使浙报集团在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更上层楼,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5.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13,(5):23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牟丰京在2013年贰月号《新闻研究导刊》刊文,认为全媒体建设是报业转型和建设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的必由之路。现在,全国的传媒集团都在积极探索全媒体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延伸改良模式。在原有的报业框架之内进行延伸,在不改变报业传统体制,以及组织特征的前提下,发展其他的媒体形式,实际上是基于原有流程及内容体系的一种局部创  相似文献   

7.
《新闻通讯》2011,(11):5-6
10月22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隆重举办了10周年庆典,同时正式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一代代新华人和一任任老领导开拓的基础上,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年来,已由成立之初的4报1刊,发展到今天的14报7刊和1个网络媒体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逐步成为舆论导向正确、品牌效益优质、数字网络先进、文化底蕴丰厚、氛围和谐奋发的现代报业传媒集团。以下“本刊专稿”专栏内容,为发自10周年庆典现场的报道和新形势下全媒体发展的专题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产业在地市级传媒集团改制运作的转型阶段,科技创新为电视媒体与广播平台、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广告平台、手机平台等多媒体共同合作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传媒集团在拥有了平台优势的同时结合传媒产业的营销策略创新、营销各组合要素的创新、营销模型的创新等核心概念,便可以开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传媒集团全媒体营销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张大伟 《青年记者》2010,(16):101-102
近些年来,“全媒体”逐渐成为国内各类期刊、杂志、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诸如“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等。而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全媒体实验是从报业(传媒)集团开始的。然而,“全媒体”到底是什么?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过,学者们对“全媒体”的关注和探讨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10月22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隆重举办了10周年庆典,同时正式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一代代新华人和一任任老领导开拓的基础上,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年来,已由成立之初的4报1刊,发展到今天的14报7刊和1个网络媒体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逐步成为舆论导向正确、品牌效益优质、数字网络先进、文化底蕴丰厚、氛围和谐奋发的现代报业传媒集团。以下"本刊专稿"专栏内容,为发自10周年庆典现场的报道和新形势下全媒体发展的专题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11.
1949年至2009年,湖北日报社媒体发展大致分“《湖北日报》创刊前期”、“报业发展探索期”、“报业发展突破期”和“传媒蓬勃发展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杨驰原  卢剑锋 《传媒》2012,(1):12-15
正关于昆明报业,本刊关注已久。2009年第9期,本刊以《昆明报战十年志》为题,对昆明报业市场十年间的竞争态势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当期杂志出版后墨迹未干,2009年9月27日,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两年多来,在风云变换的市场环境中,在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昆明报业传媒集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通讯》2014,(2):64-64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学者文蕾近日撰文,从全媒体时代的日本报业发展,拎出对中国报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景来 《记者摇篮》2007,(11):15-18
"数字报业"从概念到实践还不到三年时间,这在我国行业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数字报业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预示着传媒行业一场新的革命的临近。近两年,"数字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下半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大型全媒体行动"你的大学父母的梦",由新华日报、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四维联动,把笔触和镜头对准那些为儿女撑起梦想天空的普通父母。这是新华报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走转改"并创新报道手段的一次全新探索,仅新华日报一版、二版就刊发长篇通讯9篇、2万多字。报道一经推出,新华报业全媒体平台迅即被"点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众多网站  相似文献   

16.
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使媒体格局变化加快,传统媒体集团纷纷作出了"全媒体"的战略选择。在大方向正确无疑的前提下,媒体组织的结构调整、生产流程的重新打造、人才队伍的发展完善等等,还有待长时间的摸索。"全媒体"在传媒业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因为它很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媒体形态的关注,进而引发能不能"全"、该不该"全"等一连串的疑问。在实践中,确实也有不少报业集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24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召开"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集成报道首发式"。首发式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省档案馆捐赠了国家公祭日有关电子资料。首发式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经营趋势下降的背景下,报业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数字化生存和区域化合作来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区域化合作可涵盖报业在资本和技术上的跨越,多表现为省级报业与地市报业的合作。行政区域化合作依托同一个行政区域,具有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是省报传媒集团向地市报业整合的体现,也是地市报业改变经营乏力处境的有效策略,具有求得双赢的竞合价值。其发展方向则是全省全媒体传媒集团的形成,这在实践操作上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对传统地方报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地方报业如何在传统媒体领域与广播、电视等媒体竞争中扬长避短?在全媒体融合道路上不断实现新闻采集、发布等创新,以理念创新为引领推动全媒体深度融合,方能真正实现扬长克短。本文从佳报传媒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初步构建和全媒体领域中纵深拓展、中央厨房功能释放的新闻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结合参考文献,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这条唯一出路中的创新作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信息集萃     
国内传媒动态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10月22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周年暨更名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省市各级领导、国内知名传媒、新闻院校负责人、新闻专业期刊代表等各界嘉宾200余人与会祝贺。22日下午,新形势下的全媒体探索与思考论坛举行。大家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增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