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健美 《陕西教育》2001,(11):36-36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一)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儿》)有个性才会产生教育的艺术。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形式紧迫,改革要以承认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基本原则,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更新语文教育观念”、“突出教学内容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等是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是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而“以人为本”发展教育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语文教育个性化要真正实现,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一、个性化教学的“活力”,能诱发语文教学课堂的“生机”,从而创造语文教学艺术魅力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特征。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有活力,个性更有非凡的想象力。对一些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因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语文教师要大胆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才可顺利实施课堂个性教学。二、教师的“真实”展示,是孕育“个性”的种子,是培育“个性化教学”的土壤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就要做到真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是及时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语文教育个性化的实现包括语文教育的人性化、个别化、个性特色三方面的含义。其中,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是基础,个别化是途径,人性化是归宿。三位一体,才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缺失 就教育而论,个性化就是培养具有独特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它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习作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新课标理念提倡“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珍惜学生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不同的发展空间”。这既是作文本质特征的体现,更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 ,发展个性” ,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 ,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在教学目的中 ,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 ,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 ,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一个性又称人格 ,是个体所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1] 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不同 ,个性就会不…  相似文献   

10.
宁晓妤 《甘肃教育》2011,(18):37-3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营造一个生机勃勃、个性张扬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一、语文课堂是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见,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崇尚个性,注重创造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语文教学个性化是一抹充满生机的绿意。本文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田远 《林区教学》2011,(2):32-33
语文教学个性化是人性化与个别化的统一。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重点在于提倡自由学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呼唤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内容在于提倡表现"我"、尊重"我"、弘扬"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切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性。”(叶奕乾、孙克勤《个性心理学》)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展并完善自我、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个常人身上都蕴含着有待开发的巨大潜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个性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实施个性化教育应从教师教学个性化和学生学习个性化两个层面着手。一、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这种个性化素质一方面表现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又涌动于个人教学的艺术风格之中。语文教师的个性化素质首先表现于研读教材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均出自于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笔下。可以说,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个性化资源库。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是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语文教师只有敏锐地体察到…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丰富多彩的个性,促使人的身心健全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目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如何发展个性,却是需要广大语文工作者深入探索的紧迫课题。我们认为要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是否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和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实施阅读教学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构建富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应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它意味着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因此,进行个性化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对话”也好,“个性化”也罢,其实质就是昭示平等、民主。在教学中,求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传统的课堂,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这种“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功。然而不改不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悟民主与平等,展现充满活力的个性。课堂上学生已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源。将课堂真正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性个性教育思潮为语文个性教育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背景,语文教育模式化引起的深刻危机使语文教育个性化的历史转向成为可能,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个性教育前景看好。本文在这些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个性教育在语文学科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紧迫性,努力清晰地揭示个性教育的本质特征,并为语文个性化教育改革提供一套构想方略。  相似文献   

19.
一、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意义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学生成绩的优劣。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观念为基础的。其结果造成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人。所以,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一)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认为个性化阅读是从学生的角度,倡导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表达权,以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的教学理念。自然而然,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一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创新能力与批判精神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表达自己的姿态,提供与众不同的行为和话语方式的自由,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因此,在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要切实践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话语自由表达与个性自由张扬的舞台。下面略论文言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笔者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