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课题?基层教师专业发展从何入手?……这些  相似文献   

2.
基层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课题?基层教师专业发展从何入手?……这些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教育科研基层化、方法通俗化、内容个性化、研究日常化.应该是新时期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校于2004年9月开始在全校开展的“问题探究”校本教研形式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则重点课题“教育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子课题研究单位,自2002年下半年起,我们就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适合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教育研究?什么是适合基层教师的研究方法?什么样的教师研究方式能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作为学校应该如何引导教师参与教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研究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研究才是属于或者说适宜于中小学教师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中小学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5.
钟小族 《师道》2014,(11):50-51
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适宜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将自身的经验总结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在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才谈得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在教育研究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导致研究的方式、途径各异,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我们倡导教师的教育科研,不只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的教研活动,关键是教师养成研究的习惯。要有研究的意识,使研究成为一种自然的、自觉的行为。 中小学教师主要就是研究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 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从不同侧面与角度选择教育科研课题。 在教科研体制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都应强化各自的职能定位,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管理和指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师资先行。校长拥有什么样的教师观,将直接影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校长具有科学的教师观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校长该如何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呢?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就必须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管理策略的确定,往往基于管理者对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认识。我认为,尽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并不是说教师不搞教育研究就不能开展常规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研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有良好的教研品质与教研能力,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并不是说开展教育研究就可以开展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尤其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策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为新课改注入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对新课改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肖川 《宁夏教育》2006,(1):41-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尤其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教师教育评价思想、方法和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信息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来“生产”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要做什么样的改变以促进和保障我们的教师教育从适合工业化时代向适合信息化时代转化?本文以教师教育评价为立足点,遵循基础教育变革一教师教育变革一教师教育评价变革的逻辑,及其反向,教师教育评价变革一加深和普及教师教育变革一加深和普及基础教育变革的辩证法来展示教师教育评价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内容载体,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智能时代对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什么样的儿童观来引领教师教育课程变革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由于目标指向学科教学而忽视儿童全面发展,内容缺乏本土化儿童学课程,实施未重视实践性知识,评价缺乏循证迭代而不适应儿童全面发展需要。基于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基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围绕儿童全面发展重构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以循证理念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4.
科学馆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第二课堂",而且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场所。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认识,促进教师学科间联系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教师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素养,深化教师对于科学探究教学本质的认识。在利用科学馆进行科学教师教育时,可以采用"导入式""、内容导向式""、教学实践式""、过程导向式"和"内容与过程兼顾式"五种模式,并需要丰富科学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树立科学教师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拓展科学教师教育的社会资源,重新架构"立体互补式"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1.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外语教师应该发展成什么样的教师,在您看来,目前中国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呈现哪些特征?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馆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第二课堂”,而且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场所。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认识,促进教师学科间联系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教师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素养,深化教师对于科学探究教学本质的认识。在利用科学馆进行科学教师教育时,可以采用“导入式”、“内容导向式”、“教学实践式”、“过程导向式”和“内容与过程兼顾式”五种模式,并需要丰富科学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树立科学教师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拓展科学教师教育的社会资源,重新架构“立体互补式”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 自身专业意识的觉醒,教学一线的 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 然而,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教学 研究?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教师进行 的研究?这本身就是需要研究的课  相似文献   

18.
提升基层教师专业水平要关注两个"W":W1(what):基层教师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提升?要改善教师心智模式,注入责任、信仰、合作等必要元素;要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校本化学习提升,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加智慧。W2(how):基层教师如何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管理者观念与工作方式转型是教师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的前提。基层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图:理解、尊重教师,达成理念认同;解放、引导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支架;成就、幸福教师,以弹性团体评价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重要的改革者和反思者。基层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系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基层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农村基层教师需要在业务素质上进行不断地提升,尤其是具备基本的问题意识与教研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基层农村一线教师,只有切实改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创新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表现得特别积极,思路开阔,新意不断,非常能干,而教师却比较被动,仅机械地说着"你在做什么""真好""真棒",显得相当贫乏.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创新教育中究竟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需要能干的教师,在今天的创新教育中,我们虽然希望看到能干的孩子,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能干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