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石头也会变     
那天,我被罚站在墙脚边。为什么呢?上体育课的时候, 君君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虽然我知道不冷静是一种坏毛病,可还是忍不住抓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向君君扔去,结果,打到了他的背。班主任便罚我“面壁思过”。  相似文献   

2.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3.
朱华贤 《教育文汇》2014,(20):20-20
邻居的一个男孩读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他的成绩在班级属于比较差的一档,妈妈心里非常焦急,就打电话给班主任,希望老师以后能多鼓励鼓励孩子。她没想到班主任竟然这样说:“鼓励总得有根据呀,平白无故让我怎么鼓励?我总不能把他纪律差、作业粗心大意一类也当作优点来肯定来鼓励呀!你倒说说,你儿子哪一点值得我鼓励?”  相似文献   

4.
我的班主任观○华中曙我站在讲坛上已有十二个春秋了,曾经担任过三届班主任。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象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显然比那种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  相似文献   

5.
田波 《湖南教育》2010,(12):44-44
接手初三(1)班班主任,我在第一节课上便记住了一位行为特别的男生。一般来说,学生在班主任的课上是不敢放肆的,而这位男生基本上都是趴着听课。纵然我几次暗示,他却坐好不多久,便又趴在桌上了。课后,翻阅孩子们初二时的成绩,他排在班上倒数第九名,于是我在心里就把他定位为“学困生”。  相似文献   

6.
晨会已经开始,一个满脸汗水的男生突然闯进教室,尴尬地站到了讲台旁,说:“王老师,我……”“又是你……”王老师一见,便不由分说地喊道:“向后转!向前两步走!”罚那学生面壁而立。事后,王老师才知道那学生是为了送一个迷路的小朋友回家才迟到的。他内疚,他自责。且不说体罚违背教育原则,决不允许这样做。只请问为什么一见这位学生迟到就不由分说加以惩罚呢?原因是这位学生在老师心目中是所谓“差生”啊!  相似文献   

7.
宽容的力量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竟然在做数学作业,当时很气愤,大声呵斥他站起来,可是这位学生却表现出了反抗的情绪,说:“怎么啦,我又没有影响别人。”我知道这位学生个性很倔强,当时我如果不退步的话,结果会很难堪。我便说:“对不起,可能是我打扰你了,我们继续上课。”  相似文献   

8.
吴新能 《师道》2003,(1):11-11
近日,一位教师朋友向我诉说了一件令他尴尬和难堪的事:不久前,他所带的班有个学生犯错被一位学校领导“请”进了办公室。当这位领导处理完这件事情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恰巧在操场上碰到了他和外校来听课的一群老师,他们正兴致勃勃地与一大群学生讨论着刚才的公开课。这位领导一看到他便大声地说:“你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赌钱的有,打架的更多!今天的这位就更离谱了……你这个班主任真是‘过瘾’哟!”我的朋友听到领导的这席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领导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越发说得滔滔不绝……同为班主任,他的经历不禁让我也…  相似文献   

9.
多美一会儿     
妙批事实学年末学生做自我鉴定,要求班主任填写意见。对于一般学生,班主任都写“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但有一个学生连续两学期都是倒数第一。班主任凝神一想,顿开茅塞,提笔写道:“该生学习刻苦,成绩稳定。”如法炮制在医学院的一次实验考试中,学生们必须通过显微镜细看虱子、跳蚤和臭虫的腿部,辨认出这些寄生虫的标本。有一位学生一样也没认出来,他离开实验室时,教授在后面喊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那位学生回头,打开门,伸出他的腿:“那好吧,老师,”他反问道,“你说我是谁?”没法检查班会课上,班主任规定…  相似文献   

10.
林立今年上初二,成绩极差,考试总是挂“红灯”,任课老师大都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不可教了。数学期中考试时,他根本无法答卷,竟在试卷上写了一段话:0分是我的好朋友你在漫漫(慢慢)的(地)向我靠近0分你是如此的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0分”然后就交卷,离开了教室。监考老师看着这无标点,字迹又歪歪扭扭的“答卷”,气愤至极,把这位学生揪到办公室,交给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又把他一把揪到了我的心理辅导室。听了他班主任的介绍,我知道林立学业不良导致的不良行为。我没有当…  相似文献   

11.
张磊 《教育》2012,(31):39-40,30
他是我在新学期认识的第一个学生。当时的他,正被班主任罚站在全班的前列,高高的个子在同学们面前显得海拔有些高度。当我看到了他有些窘红的脸,毕竟是刚入学的新生,班主任已把他作为班里的重点关注对象——据说是不服管的"主",刚来就敢顶撞老师。不轻易否定学生当时我在教室外面等着给学生上课,班主任在里面给学生训话。我看到了被班主任叫到学校里来的学生家长。我微笑着和这位家长打招呼,家长却一  相似文献   

12.
王在忠 《班主任》2010,(5):56-56
新接四(2)班,我发现小强是个“问题学生”,他总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提问他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作业一次也没有做完过;几乎每天都有人告他的状。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小强的表现,并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鼓励他。  相似文献   

13.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后来那位学生把钢笔悄悄地放回了原处。期终,那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位班主任采取含蓄暗示的方法,既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那个”的妙用$徐州市铜山县职业…  相似文献   

14.
小亮上小学四年级,非常调皮。小亮的妈妈总是当众指责批评他,说他“脑子笨”“无可救药”,甚至罚小亮站在墙角,不许他吃晚饭。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16.
林庆望 《教师》2012,(14):24-24
记得一位专家这样说过“要以农夫的心态做教师”,他恰恰道出了教育就是选择时机的艺术。一名顽童,什么时候让他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时机;一个胆小的孩子什么时候鼓励他站起来发言,时机也很重要。虽教育时机时时皆有,但须随学生之性方可奏效,所以它需要我们去捕捉。那么教育契机在哪呢?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有以下四个时机是不可失去的:  相似文献   

17.
在感化中教化我校有一位班主任老师,连续接了几个乱班。很怪,多么乱的班,一到他手中,过不多久就变成了好班。这,当然说明他积累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工作中花费了巨大心血,但人们也发现了一个“秘密”:他与学生之间关系很亲密。学生尊敬他,又乐于接近他;他要求学生严格,又真心诚意地关怀。这个班有个孩子从小失去母爱,缺少照顾,无拘无束,成绩较差。天气冷了,这位老师见  相似文献   

18.
有时候,就因为多走了一小步,生活中的俗套便化为了诗意。 每天傍晚放学,学校规定班主任要送学生一段路。一次在途中,有一个学生想趁机背一下课文,我答应了,于是他开始背起来。等他背完后,又有一个学生想背,没办法,反正还要送一段路,就让他也背一下吧!就这样,一连背了四五个学生,送队的路也比以往多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新班,好多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天来,我发现教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挺腼腆的,不爱多说话,上课时似乎很胆怯,一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间或有一两次想回答问题,手也是似举非举,低着头,显得非常自卑。一次,在他刚想举起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站起来了,可回答问题的声音跟蚊子似的,我站在讲台上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周围的学生也哄笑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是个不算分的学生。”我顿时一愣,因为我知道“不算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注视着这个小男孩,这时,他惊慌地望了我一眼,我感到那慌乱的眼神中有一种委屈的神情,他的脸红了,头也垂得更低了。于是,我连忙制止了同学们的喧闹,大声问道:“同学们,有谁告诉老师,他回答得正确吗?”同学们都默不做声了。这时,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他答对了。”我便又一次鼓励男孩:“请你再大声回答一遍。”男孩又回答了一次。这回我听明白了,便格外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相似文献   

20.
亲见一事:一个性子很急的学生,在办公室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了冲突,情急之下,甩出一句:“不读了,我回家去!”便夺门而逃。政治老师追出去,轻轻地拉住了他,两人站在走廊上聊了好一阵。像施了魔咒般,这学生心平气和地来到办公室向班主任道歉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