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客和源泉。感觉、知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感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知觉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然而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当我们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就反映了它的整体,故我们通常将感觉、知觉称之为“感知”。例如,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排球,那是一场足球赛等等,均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列宁曾指出:“感觉、知觉是客观实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不通过感觉,我们就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多媒体已走进大家的生活,它利用图、文、声、像多种通道传达信息,作用于人的各个感官系统,并通过感官整合给人直观感知,对传统教学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丰富教师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一、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体育课的基本结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根据人体  相似文献   

3.
武术之美,一般认为是通过武术动作的姿势、劲力、节奏、传神和结构等来表现其独特的形式美,然而武术服饰本身所给予人的美感也绝对不能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武术技术动作的同时,更应从特定的武术服饰入手,来深入领略武术更深层的意义。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与中国独特的哲学美学思想,以及由这种独特思想为基础所产生的直观感悟式的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主要表现为"肥硕宽大之美""庄重威严之美""悬垂之美"和"飘逸之美",它是在表现一个浑然整体的人(文化形象),而不是视觉感官中的生理性的  相似文献   

4.
曹珺萌 《电子竞技》2016,(19):78-79
游戏内的音乐——锦上添花的重要元素 人类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表达形式,在历史长河中变化万千.最初的艺术形式相对简单,如文学、音乐等,都是通过对单一感官的刺激而引起内心的共鸣.而随着文化不断发展,艺术作品以更加复合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歌剧、电影等.这时候被调动的是多重感官,其表现力要更胜一筹,带给人的冲击也更加复杂和震撼.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无疑是应该优先考虑视觉形象的,从构图、造型、到色彩、色调,都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只注重视觉形象是不够的,一般的人除有眼睛以外,还有耳朵,它能听到眼睛已看到的事物,从而加深对视觉的印象和理解。换句话说,电视剧应该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满足人的不同感官的需要。国外研究材料表明,人对外部的感觉,有80%来自视觉,对叽来自其它感官,其中主要是听觉。所以,声音(语言、音乐和音响)在电视剧中的运用和录制就成了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声音由人的声音、音响效果和音乐三部分组成,三者构成…  相似文献   

6.
以多感官学说与交互式教学为依据,将念动练习、镜面对照练习、网络多媒体技术、水下摄影与录像回放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按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整合与分配,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交互式学习。实践证明,多感官交互式教学适用于受季节影响大、教学时间少、技术较复杂的游泳项目,为大学生游泳教学中运用多感官交互式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75-76
<正>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能够脱离身体的物理属性而存在,认知产生于身体器官、运动、经验以及情感与交往之中,身体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基础,认知的内容往往来源于身体([1])。身体对技术动作的内化也是认知的过程,因此,运动技能的认识内化可以从感官、身体、本体、迁移等方面进行探究。一、感官联觉:通过模仿促进运动技能的内化运动技能内化需要视觉、听觉、触觉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正>一、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一)基本情况二年级二班5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5人,学生比较文静,肥胖者较多,整体来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般。二年级六班则有  相似文献   

9.
谁动了我的奶酪?奶酪,爱它的人嗜之如命,恨它的人嗤之以鼻;对于美味体验而言,如果你不吃奶酪,那美味人生一定缺憾不少。它或坚硬或柔软的身体里,包含着丰富跳跃的滋味,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入口的味觉,在时间、空间之下让人产生多重的感官体验。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坚守自我原则而依赖性低,率真的性格很有魅力。  相似文献   

10.
概说直观性教学,古往今来国内外都较重视。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多闻多见多思。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教学谆谆启发人要贵于范。他说“羿教人射必志于彀(拉满弓),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以规矩(昼方园的仪器),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三百多年前捷克有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强调了感性的重要意义,也提出了主观性的一般理论依据。他为教师们提出了一条准则:“在可能的范周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他说“假如一个东西能同时在几个感官上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他主张:先示实物,后教文字。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件教学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有目的地传递课堂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声音、图像、文本等形式,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英语课件教学效率。运用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有目的地传递课堂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来综合、集成的处理文字、图形、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更贴近人类的自然感觉,给人提高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同时作用于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美国拉拉队艺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视觉艺术所区分的造形、色彩与线条对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拉拉队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奥运美国专业拉啦队的表演在造形上展示出秩序美、变化美、均衡美三大美学特征.并形成强烈的整体视觉感染力;色彩的合理搭配透过视觉感官产生特殊生理和心理效应.并以和谐的色彩元素、色彩造型和色彩布局来创设拉拉队的色彩情景美;线条的特殊应用表现出柔美与健美的独特视觉艺术特征,勾画出寄情于线、以线传情的动态图画美.  相似文献   

14.
张怀彬 《垂钓》2003,(3):28-29
重金属是无形杀手,单纯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不像城市污水那样有明显的颜色、气味和泡沫。被重金属污染的空气和水体通常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如果不使用专业的检测技术和手段,仅凭人的感官是难以判断其污染程度的。  相似文献   

15.
1内在运动素质的遗传性 内在运动素质的遗传性在生理、心理个性的差异在体操选材中更具有指导意义:①人的机体的最大有氧工作力70%-80%受遗传因素的制约。②机体的无氧工作能力的50%左右也同样受遗传的影响。③从感官的敏感性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现场     
《网球天地》2012,(11):62-6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年的中网和上海大师赛都是精彩的汇集,有跌宕起伏的比赛,有美妙的感官体验,也有追逐偶像的喜悦和泪水……两周时间很短,可回忆很长。我们用笔记录下这些精彩的瞬间,用行动彰显成长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人类身体构造为一高度精密协调的整体,若要明瞭该整体精密调协的运动机能,必先了解身体内个别器官的活动程序,然后再考察各个组织结合成为一整体后的相互作用。这种人体生理的现象,构成人类的思想、行为、言语、感情、文化、运动、创作、发明,进而创造人类社会的知识。今天我们的社会人人关注的体能适应问题及运动适应问题,也就是人类健康运动能力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一个体能适应能力强的人,当然  相似文献   

18.
鱼鹰子  陶世君 《垂钓》2010,(8):36-38
五、鱼类的感官及食性概述: ①鱼类的感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敏觉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器官。鱼类主要通过化学感受器感受周边物质的存在。嗅觉和味觉分辨的都是味,对同一物质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气味与口味。  相似文献   

19.
阐述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有关问题。认为: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接受信息多依靠感官,感性社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审美,也影响着人们对武术的形象认知,而武术形象对武术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关键是武术人及其思维,人是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学校武术、大众武术、竞技武术传播的主体也是人;应正确处理武术标准化与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传统武术的关系,塑造武术"走出去"的时代形象,推进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游泳运动员如何利用和减少水的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萍  范林 《游泳》2001,(3):10-11
游泳是同水的阻力打交道的一种运动 ,其原理是利用水的支撑与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进。人在水中左右移动或前进 ,都会受到一个与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个力就是阻力。它既是影响身体前进的障碍 ,又是提高速度的利用对象。阻力是认物认动作不认人的 ,而运动员的感觉则是逐步了解阻力特性的重要感官之一 ,如何发挥感官的反应能力来修复自己的动作技术 ,掌握利用和减少水阻力的规律 ,就很有必要懂得水阻力的公式 :E=SV2C(RE)和流体力学等知识 ,从中印证自己的感觉 ,才能在实践中找到完善发展技术、提高运动水平的途径。这里 ,就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