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下载PubMed数据库2008-2012年间的所有文献,抽取优先数字出版文献,从优先数字出版论文数量、期刊、国家、时滞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内优先数字出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近5年优先数字出版论文数量和期刊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西方传统出版期刊大国对优先数字出版非常重视,占据了主要地位;优先数字出版可以大大减少文献的时滞;国内优先数字出版发展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科技期刊通过优先数字出版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未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21日,虽然与中国知网签订了优先出版协议的农业科技期刊已有96家(占中国知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15.8%),但较好地利用其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11家,占签约期刊的11.5%;利用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5家,仅占万方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0.9%。中国知网和万方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均存在优先版本与正式版本文献冲突等问题;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对优先数字出版的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优先数字出版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给优先数字出版服务商和有关期刊编辑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并存在一定的误区,仅有少数期刊初步实现优先数字出版。建议充分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和自建网站"优先出版"功能实现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2种方式各有优势,前者拥有多元化的出版通道和众多国内外机构等传播及资源优势,而后者作为期刊自身独立的品牌和平台,更适合知名度高、学科影响较大或非常专业的期刊。2种方式可以根据期刊自身发展、人力资源情况自行选择。分析表明:通过这2种方式实现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可以解决出版时滞问题,显著提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所发期刊的学术品牌,促进期刊数字出版转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晰目前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对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并通过知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优先数字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期刊行业对优先数字出版认识非常模糊,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其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期刊固定页码制度限制等。【结论】 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优先数字出版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优先数字出版,与传统的“三审三校”制度如何很好的融合以缩短出版时滞将成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我国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还受到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进限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现有的数字技术,给出一些缩短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具体方法,同时提出未来科技期刊按篇快速出版的设想,以期实现科技论文的快速出版。【方法】首先选取26种高水平中文科技期刊,分析其2022年至少2期论文的平均出版时滞,并与国际知名期刊进行对比。然后基于文献报道、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论述如何使用新的数字出版技术大幅缩短出版时滞。【结果】26种科技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为357天。利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编排校软件、即时通信工具等数字化手段可以大幅缩短出版时滞。【结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较长,与国际知名期刊有一定差距。数字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科技期刊的未来出版模式是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6.
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期刊出版模式——优先数字出版。它是指论文先于学术期刊印刷版在网络上出版,最主要的特点是出版速度快。这种出版模式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出版趋势,并影响国内。它缩短了期刊周期,加快学术成果面世和被认可,满足人们对内容时效性的更高要求;有利于发挥网络与纸质两种媒体的互补优势;有利于促进期刊数字出版转型;有利于增强出版能力,促进提高期刊质量,提高我国科技软实力。最后指出,优先数字出版既要有好的论文,又要有专业化的网络出版平台,专业的分工,方可有效实现数字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撤销论文的分布特征,以期对我国的科技期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分析2004—2013年撤销论文的数量、撤销时滞和期刊的IF以及不同国家的撤销论文数量和H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分组比较撤销论文的撤销时滞。【结果】期刊的IF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36),与撤销时滞不相关(P=0.709)。2004—2008年、2009—2013年的撤销时滞差异显著(P=0.000)。国家H指数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02)。【结论】高H指数国家、高IF期刊撤销论文数量较多,撤销时滞与期刊IF不相关。国内期刊自我净化氛围缺失,需要广大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以及读者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国内科技期刊在优先数字出版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各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期刊官网、国外数据库、国内如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调查50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分析其特点及常见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目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正在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比例仅占18%,且绝大多数期刊选择国内外大型数据库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其中英文刊选择国外数据库,而中文刊则选择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常见问题包括优先版本中编辑差错较多、版本更新不到位和DOI标注比例不高等。[结论]国内科技期刊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进程尚须加快,一方面须努力提高优先出版内容的编辑质量,另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各期刊最适合的优先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重庆医学》论文发表时滞的原因及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确定和变更期刊出版周期,为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批期刊出版周期提供量化的科学依据。对收集到的论文的发表时滞天数分年度、月份、栏目及是否基金文章分类统计并进行比较。利用Excel 2007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月份发表论文时滞无差别(P>0.05);分栏目发表论文时滞有差别(P<0.05);基金和非基金论文发表时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庆医学》在办刊过程中缩短了期刊的出版周期,使用网上投稿和审稿系统,栏目设置多样化,公平对待所有来稿,尽量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保证了优秀论文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2003-2012年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所刊载的会议论文汇总后进行定量统计,利用可视化软件对专题报告、获奖论文或者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关键词聚类,生成知识图谱。以关键词共词分析法为视角对会议论文进行主题分析,能够将历年主题与热点进行直观地呈现,能较好地展现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与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现有期刊评级体系均用基金论文比作为综合评分里面涉及基金论文评价的唯一指标。笔者通过对2007-2011年口腔医学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的基金资助比,各类基金发文、引文情况,并对各基金按层次进行分析。认为国家各级政府是我国口腔医学的科研、临床研究的主要资助基金来源,对学科的研究进展发挥了主导作用;国家攻关项目和各部委项目的总体水平都很高,立项新颖,处于口腔研究领域的前沿;而基金论文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期刊质量,但是不能完全评判期刊的质量,建议加入对基金论文被引情况和双优基金论文比来修正期刊的基金资助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 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对缩短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作用,对比分析《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为提高杂志质量及深入研究杂志发展提供参考。将2006~2011年54期1342篇论文的题目、作者、栏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录入Excel表中,利用统计软件SAS9.1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6年间论文出版平均时滞为257.91d,出版时滞≤280d的论文779篇,占58.05%,>280d的论文563篇,占41.95%。采用稿件网络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的频数分布改变明显,由原来累计分布的9~12个月缩短为5~8个月。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后,短时滞组的论文构成比增加,长时滞组论文构成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31,P<0.05)。网络采编系统对短时滞论文产生的作用不及中等时滞和长时滞的论文。但继续缩短论文出版时滞仍是今后吸引优质稿件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国内医学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线优先出版是数字化出版的创新形式,能缩短论文的发表时滞,提高研究的时效性和显示度,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有潜在效益。从参与中国知网优先出版平台的医学期刊中,抽取复合影响因子排序前20种的期刊,调查其优先出版开展的实际情况。结果发现,在20种医学期刊中,仅有7种(35%)在中国知网平台优先出版栏目链接下有内容,其中有6种(30%)期刊发布的论文数超过20篇;其余13种并没有开展优先出版,但其电子版的更新速度较快,基本与当期纸质版同步。这20种期刊均有独立运作的官方网站,具有投稿、审稿,过刊浏览和下载,信息发布等功能。其中有14种开设了优先出版的栏目,但仅有7种有摘要或全文提前发布;其余7种刊物网站虽设有"下期目录",但均无内容。除少数期刊正有效推进外,大多数处于停滞状态,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后《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探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方法】统计2009—2011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12—2014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后)《中国防痨杂志》出版的72期1349篇论文的题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论文出版时滞。【结果】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09—2011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21天, 最长618天, 时滞极差为597天, 中位数205(121,272)天。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2012—2014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10天, 最长516天, 时滞极差为506天, 中位数108(54,172)天。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短于启用前(Z=-15.409,P<0.0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进一步缩短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医学翻译期刊现状的调查,发现该类期刊普遍存在内容高质量,但经营亏损的尴尬局面。本文对医学翻译期刊的优、劣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本处理原则和具体解决途径,如进行双向交流、发展附属产品、同步出刊、找准定位、多种办刊方式等,为促进医学翻译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线优先出版科技文章及其引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科研成果在线优先发表的前沿出版理念已被国际出版界认可并应用,其优势在于解决了科技文章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通过同行评审录用的文章编校后,立即在线优先出版,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发表时滞。检索库和读者可通过数字目标标识符DOI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对在线优先出版文章即时索引和引用;对作者而言,快速提高了文章的国际显示度,有利于同行交流最新观点与成果;对期刊来说,对于在线优先出版文章的引用被记入ISI的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和总被引频次。而且各方面对于在线优先出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6):139-139
尊敬的读者、作者:为缩短本刊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扩大学术影响力,《研究与发展管理》于2014年9月与"中国知网"签订了《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并从2015年开始实行稿件优先数字出版."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的数字出版方式,包括出版单篇定稿和整期定稿."优先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总署认可的一种正式出版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茜茹 《现代情报》2015,35(2):173-177
本文以2000-2014年收录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核心期刊中信息权利领域的论文为分析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年度论文数量、研究成果分布(关键词、作者、基金资助)、主要研究主题三方面切入,对国内信息权利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0.
预防医学类期刊引证指标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及中国知网,对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引证指标及其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刊零被引率平均为49.16%;复合影响因子为0.451(0.070~1.354),复合即年指标为0.060(0.006~0.507),引用半衰期为5.7(3.3~7.4),被引半衰期为4.8(3.4~7.6),引用期刊数为492(145~1332),被引期刊数为490(106~1256),他引总引比为0.84(0.41~1.00),互引指数为1.17%(0.08~3.58)%。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零被引论文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8,-0.382,-0.430,P值均<0.05), 引用半衰期和零被引率呈正相关(r=0.578,P<0.05);而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与零被引论文率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54,-0.149,0.341,-0.167,P值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