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信息共享中心(简称IC)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引入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阐述了基于IC的学科服务内容,提出了对学科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参考咨询服务、用户培训服务、学科博客服务、培养学科服务人才队伍等学科服务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互联网+"驱动的社会背景下,以服务为主题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环境、手段、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互联网+"这一重要思维的冲击,图书馆应积极谋划,创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新型服务模式,重组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流程、实现资源共建,协同发展、信息共享,以开放的姿态,打造图书馆服务的新型业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Google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e读的特点和服务模式,探讨了云计算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法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为例,分析了Web2.0环境下高校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在资源构成、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内容、获取途径、服务方式上的变化,从宏观和微观上探讨了高校专业图书馆利用Web2.0技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路莹 《现代情报》2012,32(2):51-53
随着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寻找突破点,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要求;信息共享空间这一新型服务模式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宝贵机遇,是当今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创新的新趋势。文章从二者共性出发构想了基于学科的信息共享空间模式,并从空间、资源、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学科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基于共享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亚芳  高中华 《现代情报》2010,30(10):86-88,98
在图书馆共建共享环境下,从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内部工作管理、图书馆管理等4个方面设计了图书馆的建设模式,研究了资源共建共享给图书馆资源保障、用户服务、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等带来的变化,为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区域创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以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近年来开展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流程,总结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模式和实践经验,从文献资源体系结构、服务机制、服务手段、服务人才和服务供需关系等方面,对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其他省级文献平台开展协同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寻深度契合用户需求的有效学科服务模式,指导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的方法,对传统学科服务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传统学科服务模式普遍存在的不足,引入服务经济学领域的价值共创理论,论证该理论对学科服务工作的理论指导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包含用户需求分析、设计和制定解决方案、整合资源及实施解决方案、管理价值冲突、目标达成五个环节。该模式下,图书馆与用户在特定学科服务活动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回顾了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4种主要模式,分析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从省情出发,探讨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范文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173-174
基于智能Agent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在安徽省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引入了智能Agent技术,文中就个性化检索服务、系统组件功能、用户模型的建立和信息搜索Agent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刘丽 《现代情报》2012,32(11):48-50
利用云计算强大的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已成为图情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在云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4类基于云计算理论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随着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这使得用户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偏好也渐进地发生着改变,然而图书馆未能及时地捕捉这一变化,也未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信息接受期望的变化,致使用户的体验性较差。[方法/过程]为此,以区块链理论、情境理论和场景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的变化,从区块链的数据去中心性、对称加密和共识机制、不可篡改性以及安全可靠性等特点出发探讨了其在图书馆场景中的应用。[结果/结论]以不同场景应用为切入点,对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场景、知识产权保护场景、网络学习场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图书馆的场景化服务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彦芝  王媛 《现代情报》2012,32(6):98-100
当今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科研用户对图书馆服务不信任、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甚了解乃至不能很好利用。创新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学科化服务模式,成为图书馆的努力方向。寻求学科背景下服务科研用户的新服务方式——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不仅提升科研用户查找信息的能力,满足科研用户获取信息知识渴求,节省科研课题时间,也深化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金玲  宋洵  谢卫  王倩 《现代情报》2011,31(10):57-59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普及与进一步发展,网络数字信息资源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解决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与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之间的矛盾,图书馆界正在探索依靠商业运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分析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是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引入关联分析挖掘技术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文献传递中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提出建议。[方法/过程]以2018年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用户群体和不同高校用户群体文献传递申请单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FP-growth关联分析算法技术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结论]数据挖掘结果较好地挖掘出北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用户的跨校、跨专业文献借阅偏好,可实现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文献推荐服务,同时能够为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与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从简要介绍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入手,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个性化服务集成的模式,包括基于资源整合的集成模式、基于用户共享的集成模式、基于技术结合的集成模式,并运用实例对3种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集成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杰 《现代情报》2013,33(3):84-86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定义的研究,分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在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应该如何开展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最大的知识需求,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以及知识的增值。  相似文献   

18.
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定位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Web2.0服务理念对信息服务影响的基础上,指出Web2.0带来大变革:长尾理论、众包模式和云计算,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和强化用户积极参与;提出Web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在功能上需重新定位:社会化和个性化服务;因此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需从三个方面进行重构: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系统和服务业务组织。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Web2. 0 service concept on information service,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great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Web2. 0: the long tail theory,the user-centred mode and cloud computer,emphasizing the centric position of us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Web2. 0 environment should be re-orientated to social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Therefore,the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Web2. 0 environment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from 3 aspects: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service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business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顺应泛网络条件下数字阅读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新情况,实现国人共享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方法/过程】分别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动机以及用户信息行为新特征,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此分析为"构建国家云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可以推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等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