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物力学的研究,踝关节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关节内骨折良好功能的获得有赖于解剖复位,这对于踝关节移位骨折特别是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常非保守治疗所能达到。我们自1988年7月~1994年10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移位骨折54例,经平均19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5.7%,显示手术确能最大程度恢复踝关节功能。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5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5分(78~100分),优良率为95.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三枚斯氏针闭合经矩穿针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下肢牵引复位器复位固定,在放射诊视床上,闭合经矩用三枚斯氏针交叉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经1—3a的随访,20例患者除2例外均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术后20例均达到解剖复位.结论:闭合经矩三枚斯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微创、感染率低、内固定坚强、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以伤侧下肢的持续牵引复位固定为主,骨折或脱位的复位时间长,效果差,不利于功能康复。虽然很多文献中均有早期复位的要求,但未见急诊复位者。自94年至97年,作者采用推管内麻醉下对有移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进行急诊复位共8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20例颌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20例坚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结论: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青壮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1例青壮年股骨颈基底部GardenⅠ~Ⅲ型骨折或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显示,41例患者骨折愈合率为100%,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Harris评分标准);股骨头坏死率7.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72例各种有移位髌骨骨折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内固定,随访后按骨折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行走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的各种移位髌骨骨折,具有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快,膝关节活动功能好的优点.结论: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固,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可及早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促进功能恢复,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踝长度的改变主要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外踝长度缩短 ,如先天发育异常、外踝骨折后畸形愈合等 ,腓骨下 1/ 3骨折未经妥善治疗所造成的外踝上移、切除或移植腓骨时截骨平面过低所造成的外踝上移等也会使外踝长度缩短。由于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的 3.92 % ,所以踝关节骨折所造成的外踝短缩最常见。过去由于对外踝在踝关节稳定中的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 ,临床上只注重内踝骨折的解剖复位 ,许多外踝短缩的病人没有得到妥善治疗 ,以至于大多数病人都出现了踝关节不稳、行走困难、踝部疼痛等并发症 ,最终产生骨性关节炎[1] 。自从带…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需要精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对女性患者更为至关重要,治疗方法颇多。1997.4~2003.4月我们采用小切口撬拨术加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9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9例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配合分期用药的治疗方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40例。结果本组40例经6~20月随访,伤口一期愈合38例;浅表感染1例,经换药后愈合。36例骨折在3~10个月愈合,1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均达解剖对位,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1],距下关节骨折常伴有跟骰关节损伤,骨折移位.近年来,临床上大多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跟骨骨折的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加之临床上有一些手术并发症未能很好的解决,内固定手术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13例涉及跟骰关节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远端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8~2005.12月,我们采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19~65岁.平均36岁;其中肱骨上1/3骨折6例,中1/3骨折22例,下1/3骨折lO例;闭合伤36例,开放伤2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方法插入自锁钉,其中顺行插针法28例,逆行插针法10例,术后网状绷带固定2周。结果:随访25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1个月,伤13均Ⅰ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自锁髓内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病的特点及效果评价。方法 开放性骨折先清创,然后按闭合骨析方法手术,对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先固定内外髁,然后再与股骨干固定,主要选用“L”型及梯形铜板为内固定物。结果 本组16例骨析全部愈合,解剖及近解剖复位14例,屈膝>70者占7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多需手术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屈曲障碍。  相似文献   

14.
疏松性下肢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内固定物在疏松骨质中把持力降低及老年和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是制约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瓶颈。应把增强骨折端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及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作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下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的理念及改良与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8例,Ⅲ型62例,IV型10例。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应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6例、良40例、中4例(1例双侧跟骨骨折),优良率93.4%。其中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7例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清创、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例截肢,85例经2~3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对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第一,尽早进行清创,力争Ⅰ期关闭伤口;第二,力争早期行骨折固定;第三,腓骨应尽量给予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下骨折特点及内固定疗效总结.方法本组20例患者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130°角钢板及塑形加压钢板结合松质骨螺丝钉为内固定物行手术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钢板螺丝钉弯曲、折断及松动,无髋内翻畸形,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术中强调骨折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固定物,指导患者适时、合理的功能锻练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调本院自1998~2002年采用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的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56例,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的活动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56例患者中随访10月~3年,本组中优32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49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4例疗效差者1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2例关节僵直.结论: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胫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结构,该手术是治疗近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分型为5.6型)。方法:于05-08年采用膝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切口,内侧应用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或1/3半管钢板,外侧应用胫骨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例,术后早期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拍片显示均恢复了下肢的力线。根据Rasmussen评分,优良9例,占81.8%,一般2例,占18.1%。结论:通过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了膝关节的力线,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固定,减少了单外侧固定再移位的发生,通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