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2.
陈晔 《江苏教育》2014,(12):64-64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而且很多学校也积极组织各种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而且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胡晓英 《天津教育》2020,(3):167-16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国学文化是每个中国人应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陶冶情操,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近几年随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不断高涨,在小学也掀起了学习经典国学的热潮。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国学经典学习的现状,然后从国学经典的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方法要灵活多变、学习功效突出国学素养、学习评价不能单一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小学青年教师》2014,(6):F0004-F0004
巩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国学经典为依托,学习践行《弟子规》,引导学生传承国学经典,争做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流传下的经典卷轶浩繁,对于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国学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及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人文精神。因此,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小学生国学经典的教育。本文通过情景化教学、趣味化教学、结合生活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27):33-34
国学经典中包含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思想内涵,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它们,从而使中华文明骨血继续代代流淌下去。语文是传授国学经典的主要科目,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要大力引入国学经典教育,一方面利用国学经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来使之得到传承,再者也可以让学生从国学经典当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既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又实现中职学校发展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价值、现存问题及有效策略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明确了“建国学德育文化校园,育德技双馨职业人才”的工作思路,制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列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深入开展“国学进校园”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国学经典引领校园文化。金州职教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成立教研室,策划教育活动,编写《心灵的约会》等校本教材,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语段的诵读学习。把国学经典纳入语文课堂教学,每周安排1课时组织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12.
老祖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文素养,培育高尚道德、提高学习能力、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津教育》2012,(8):3-4
文化为根,师生为本,和谐发展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公办学校。学校以"文化为根,师生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积极秉承"学习与生命同行"的校训,将国学教育作为学校育人特色,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学经典、读经典、用经典等国学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自建校以来,唐山英才学校始终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原则,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在德育中传承融合国学经典,使之与学生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特色德育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传承融合,国学立品,铸造学校文化特色我校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诵读《弟子规》为经,以学习其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对人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学经典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目前,许多中学语文课堂都融入了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本文对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内容展开简要探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红来 《学周刊C版》2020,(1):126-126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将会为他们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育人方式.本文重点论述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少年读者》2009,(1):F0004-F0004
中山路小学创始于清朝时期的朝阳书院。学校弘扬书院文化,将德育与国学融合,以国学经典支撑道德建设,以育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让千年文明凝聚的经典走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化潮流的见证。让初中生多阅读一些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国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是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诵下来的文化经典,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来说需要充分融入国学经典并开展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内涵和底蕴,增加对国学的认知并提升语文素养。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国学经典,根据筛选传递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内容,文章中对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实践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国学经典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很大比重,如今国学经典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顺应了当今时代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教育改革的内容要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增加我国中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我国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团结。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