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重庆师专石东平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这就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所用文字不过三十来字,语言浅显,看似非常简单,但若详细探究一番,竟也悟得...  相似文献   

2.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浮力”一章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又是全章的一个核心,它贯穿全章的各个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阿基米德原理存在着许多误解,以至使教学工作受到影响.现在我们着重从浮力的定义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影响的角度来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一道浮力相关的题目出发,辨析阿基米德原理中“排开”一词的常见错误理解。详细分析不同情形下两种理解的差异,提出为准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应当利用等效替代的思想,结合浮力的本质是液体压强的总和,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力学学习中,不少同学遇到浮力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或者抱住“阿基米德原理”不放,生搬硬套,错误百出。其实在实际情况中,一个物体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浮力不过是其中之一。而浮力问题一般会涉及物体重力、弹簧测力计拉力等其它力,若着手点放在一个力一浮力的规律即“阿基米德原理”上,  相似文献   

5.
《浮力》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是掌握这章知识的关键.以下就几个疑难问题谈谈看法.例1物体排开多重的液体,就一定受到多大的浮力吗?许多学生会想当然地肯定这种说法.这主要是没有真正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造成的.他们只考虑原理内容中“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部分,却没有想到产生浮力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受到浮力作用.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取一块石蜡紧压容器底部,使其紧密接触,注水后石蜡不浮起;若使石蜡不与容…  相似文献   

6.
“浮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力”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的内容。教学大纲要求 :知道什么是浮力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学习“浮力”时 ,要特别注意对浮力本质的理解 ,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浮力习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 ,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就学习“浮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形成正确的浮力概念教材中对浮力是这样定义的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对于这一概念 ,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条文背诵 ,重要的是对概念的理解 ,不但要知道浮力概…  相似文献   

7.
我这样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庙中学胡清(430050)在讲“阿基米德原理”这节中,新教材在”老教材的基础上将“阿基米德实验”中的溢水杯改为烧杯,实验是这样的: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被...  相似文献   

8.
读者可先做以下一个小实验:取一长方体蜡块,放入平底容器中,使蜡块的粗糙面与容器底部接触,将水缓缓倒入容器,蜡块上浮;如使蜡块的平整面与容器底面紧密接触,重复上述步骤,蜡块不会上浮.后一种情况.蜡块没有上浮,说明蜡块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两种情况中,蜡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相同的,水的密度也是没有变化的,蜡块受到的浮力也应是相同的.这是否是阿基米德原理有错误呢?事实是:上述实验不能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即阿基米德原理有使用条件:物体首先应受到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只是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黄梅实验中学张流柱(436500)新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采用烧杯代替溢水杯,研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能较直观地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但也很容易地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浸入液体...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些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中的“浸在”和“被物体排开”悟不透.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特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一、把塑料矿泉水瓶从中间(高度)截成圆图1柱体和带有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说到浮力,就会想到阿基米德原理,而且总是把浮力与水和其他液体联系起来.我们生活在大气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大气和大气的浮力作伴,却很少想到,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所产生的浮力之中.要使初二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这一概括性知识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不妨...  相似文献   

13.
"阿基米德原理"是对于浮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的很好的总结与说明,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中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这个原理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正确掌握浮力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遇到综合性较强的浮力问题时能够良好解答.本文将谈谈"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3浮力概念的界定与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从长期生活中体验到物体在水中变轻,水对物体有向上托的作用,于是把这种作用形象地称之为浮力. 远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 BC287~BC212)发现了测算浮力的一种简便方法,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压力差则是在300多年前由帕斯卡首先提出来的,与此同时作为测算浮力方法的阿基米德原理得到了理论上的证明,其中比较简便巧妙的证明是在300多年前由丹麦科学家斯特藩提出来的置换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苏青联 《物理教师》2000,(10):24-25
本文对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作如下教学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章讲述了浮力、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学习这些知识要应用前几章所学的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学好这一章的关键是澄清下面几种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一、物体在什么借况下才受到浮力作用常见的错误是“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为此请你做这样一个实验:你把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或沉到水底的物体从水中提出水面,你会感到在水中提时比出水后…  相似文献   

18.
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基本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都以它为基础,所以对浮力的概念要有很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两种测定空气密度的方法上海青浦县东湖中学(201713)许美凤,吕善荣受你刊“对一道高考题的异议”一文的启发,显然,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空气的质量,利用天平和测气管测出浮力和排开空气的体积即可算得空气的密度.另外,根...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一章的重点知识之一.为了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条重要的原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安排了一个随堂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