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论根本,是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主要集中于本体论范畴,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的《实践论》将实践从本体论转化到认识论中。这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实践无论在本体论中还是认识论中都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术研究中不可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雨丰 《文化学刊》2015,(1):168-170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把握太极文化的特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出发,探析太极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物物有一太极"的本原。在此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追问太极文化中的哲学内涵。最后,明确太极文化对构建和谐自我、和谐群体和和谐社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形而上学这个哲学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分为形而上学的概念解析、形而上学的时代意义、形而上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三部分展开论述,旨在明晰形而上学的含义,肯定形而上学的当代价值,多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埃及历史名城亚历山大,富有历史气息的亚历山大歌剧院装点一新:地上铺上了红毯,门前挂上了红灯笼和火红的中国结。夜幕降临,金碧辉煌的剧院内,浙江交响乐团在这片拥有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神秘土地,奏响了属于浙江的好声音。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埃及文化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主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开罗歌剧院承办的2019"欢乐春节"新春音乐会——浙江交响乐团(以下简称浙交)专场演出于年初在埃及亚历山大、开罗两地举行。音乐让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埃人民走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儒学的发展历两千五百年,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尤其是20世纪中叶海外新儒家"道德的形而上学"的出现,大有喧宾夺主之势。细究新儒家"道德的形上学",即坚持一切中国文化的成分都必须安排在形而上学体系之内,这大有"西体中用"之嫌。道德的形而上学(心性之学),不是儒家的本怀。  相似文献   

6.
法的本体论所要解决的是"法律是什么"的问题。德国著名法学家考夫曼在扬弃自然法学与实证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法的关系本体论,认为法是一种当为与存在、事实与规范的对应关系。考夫曼法的关系本体论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法哲学的核心命题,刺激和刷新了我们对于"法律是什么"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术观"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需要从"艺术本体"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更需要从"艺术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借助亚历山大的文化菱形图式,通过纵横两个纬度对社会——中介——艺术和生产者——中介——消费者几大要素进行考察,揭示了"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并发现,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之建构与拆解的博弈正是"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佳嬴  柴琳 《文化学刊》2024,(3):124-12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庄子的“道德哲学”进行阐释。首先,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本体论之“道”的五种基本特性。其次,以“自然之德”与“至德之境”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实践论。最后,论述了庄子实现“道德之境”的方法与途径,即通过“吾丧我”“心斋”“坐忘”“用心若镜”“与物为春”,达到“全德之境”与“逍遥之境”,即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上盲目推崇某个外语教学法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外语教学法本体论观念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迄今的各种语言理论并不具备外语教学法的本体论性质;狭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并不具备外语教学法的本体论的深层文化特性;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有别于外语教学法的本体论性质和深层文化特性。这使我们陷入关于外语本质、外语教学本质这两个外语教学本体论之核心在理论上的观念误区;进而导致在外语教学本体论其他方面理论上的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按照高清海老师的说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改革提出的。区别于以往哲学,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证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作为人类思维运动的规律,对我们的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在逻辑统一出发,基于理论来源和现实意义视域探索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在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关于世界本体的概念,分别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概念虽有共同性,但其差别却是根本性的。从本体论上看,"道"是无形无象无具体事物规定性的"无"的存在,而"逻各斯"却是一种"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是无法用语言把握与认识的,是不可言说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体悟方能认识;而"逻各斯"恰好相反,是可以言说的,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能够对其理解与认识;从价值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要自然无为;但赫拉克利特却高扬人的理性,使人充满自主精神。理清"道"与"逻各斯"之间的差别,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以便更好地会通中西哲学。  相似文献   

12.
本体论是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对于二程理学本体论的理解,是研究二程理学的基础。二程理学虽然都秉持理一元论的本体论,但对于理和气的理解有所区别。程颢从对理求诸内出发,阐明了天、易、理、道的一贯性;程颢从理的无形出发,提出了"穷理""尽性""至于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黄楠森先生在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连发三篇系列文章,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提出"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不能以人本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其实,黄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非真正的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而是被斯大林曲解了的马克思的世界观,是斯大林的世界观(自然观)。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创立起来的。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观,是人和物有机统一的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三者一体化的全新的现实世界观,它正确地解答了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伟大的革命,首先,它是人类哲学史上研究主题从古代哲学本体论到近代哲学认识论再到现代哲学现实世界观研究转变开始的标志;其次,它实现了本体论、历史观和自然观三个方面在新现实世界观里科学的有机的统一,彻底批判了旧哲学世界观;再次,它实现了哲学功能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根本转变;最后,它为共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后,黄楠森和斯大林一样还一再重复旧唯物主义哲学把世界观片面地简单地归结为自然观的观点,很显然这是旧哲学的复辟。我们在批评来自"左"的方面的黄楠森先生所代表的斯大林主义的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非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观的同时,也要警惕来自右的方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见人不见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人本主义本体论的干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它不仅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而且开始对旧哲学的复辟进行一场新的哲学革命,开始实现马克思哲学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只有在科学发展观发展了的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指导下,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健康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而上学》这部著作中。早期自然哲学着重研究事物的原理,但先哲们皆未能全面完整地阐述这一原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是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认识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常被作为解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理。本文将尝试从"四因说"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王颖 《职业圈》2007,(12):92-92
工艺课是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模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艺课教学的成败."五步教学法"是针对工艺课的具体特点,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较好的"局部探索式"教学法,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讲→看→议→练→评"五步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期间举行了中俄旅游论坛,来自俄罗斯20多个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活动。俄罗斯旅游署署长亚历山大.拉季科夫表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提高俄罗斯在中国市场的形  相似文献   

17.
马一浮的新儒学思想主要由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构成。在文化方面,提出“六艺论”,认为在所有的学术中,惟有儒学真正圆满地体现和代表了人类学术和文化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其他学术不过儒家六艺的流失而已。故此他主张以儒家六艺赅摄一切学术,其中包括西学。在哲学方面,提出“义理名相论”,于本体论主张理气一元,心性一元,于认识论主张知行合一,性修不二。马一浮是民国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一生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地为阐发儒学精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出了毕生精力。其新儒学思想在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断裂说"的提出是阿尔都塞为保卫马克思而积极斗争的理论产物。他的目的是"清算"当时非常流行的"人道主义"思潮和斯大林的"教条主义"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歪曲理解,并尝试对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做出一种新的科学的解读,以恢复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强有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他的"认识论断裂说"是一种独特的理论,它预示着马克思哲学思想从"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2日,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证实,美国正在组建13支"进攻性"网络战部队,以便在网络空间保护美国利益。至此,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网络黑客"话题的动机,有了确定而明了的注脚。在美国炒作"中国网络黑客"这场舆论事件中,中国无疑是受害者。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舆论斗争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精神通史》乃是中华民族生命精神史。中国文化是本于天的,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天道,没离开过形而上学的大道本体。因此,《中国精神通史》就是大道哲学精神史,形而上学史。所谓通史者,并非仅是时间上的古今贯通,而是贯通以道,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之史。《中国精神通史》全书16章,加中国精神通史"自序""界说""体例"等,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