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她把从悲哀中求索到的人生的本质以及各种悲…  相似文献   

2.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五四”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第一个女性会员,庐隐的创作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然而早期部分评论家认为她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半新半旧的温柔的闺秀”或“小资产阶级的纯粹旧式的女性”,“脱不了旧文学的色彩,而她本人则是一个“悲观到自暴自弃的地步”的“脆弱女性”。瑚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但正如茅盾所说“庐隐与‘五四’”运动,有‘血统’关系。  相似文献   

4.
庐隐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上颇有才华的女作家,但由于自身和社会诸多原因,她未能走出其悲观的人生。本文论述了庐隐从新女性的热情到热情的滑落,从女性心灵的渴求到理想的幻灭,由此看出社会裂变过程中女性心理的多层意识的冲撞与拼博,渴望与幻灭,深刻地剖析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心理和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5.
庐隐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上颇有才华的女作家,但由于自身和社会诸多原因,她未能走出其悲观的人生。本文论述了庐隐从新女性的热情到热情的滑落,从女性心灵的渴求到理想的幻灭,由此看出社会裂变过程中女性心理的多层意识的冲撞与拼博,渴望与幻灭,深刻地剖析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心理和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庐隐女性意识的剖析、庐隐与其他现代女作家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旨在证明,中国女性写作在它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种双声语境的尴尬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性。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上,本作认为:就中国现代女性写作而言,庐隐的创作具有拓荒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庐隐的小说,以她作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以瑰丽的语言,真实展现了女性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充分体现了庐隐小说的浪漫气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始终是她的小说表现的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庐隐女性小说的剖析 ,展示刚刚觉醒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揭示在时代大背景下 ,女性要独立、要解放而背逆于时代的反叛意识 ,体现中国女性个性心理的发展历程 ,凸现庐隐对女性意识的发掘和探寻  相似文献   

9.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学初期的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0.
情调哀伤、幽怨,这不只是庐隐小说的读者和研究者对庐隐小说创作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时也为庐隐自己所承认。在《庐隐自传》中,她说:“我简直成了一个悲哀的叹美者。”统观庐隐的小说创作,从最早出版的《海滨故人》到三十年代问世的《归雁》、《女人的心》,其中创作集《曼丽》虽然曾露出“转向”的端倪,但“庐隐她只在她那‘海滨故人’的小屋子门口探头一望,就又缩回去了。”所以,就总的倾向看,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作为“人”的意识的追求表现为对女性自我实现的追求。而庐隐、凌叔华对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使得她们对女性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庐隐揭示了处于不同境况下的女性生存现实,反映出在没有变化的社会与家庭体制里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凌叔华则通过对女性自身弱点的揭露,表现了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她们通过自己的写作,表示了这样一种观点:要改变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状态,就必须改造社会文化形态,而这必须首先有赖于女性自身的认识与觉悟。这正是她们在探索建立女性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深刻体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展示“五四”时期女作家庐隐小说中知识女性的不同命运,论述了庐隐对知识女性在争取爱情自由、人格独立上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出一大批表现女性意识觉醒、关怀女性生存价值的女作家。这其中凌叔华当算独特的一位,她既不像冰心那样关注社会问题,也不象庐隐那样表现时代苦闷,更不像冯沅君那样大胆反叛。她冷静地观察新思潮带来的社会变动,敏锐地觉察到女性解放的另一面,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都市温饱人家和高门巨室,关注和书写时代变幻中几被忽略、遗忘的旧式女儿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庐隐是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代女作家群的杰出代表,她凭借"问题小说"与冰心齐名。庐隐的作品总是透出悲哀的意味,是一位悲哀的叹美者。本文试图从情与理、爱情与婚姻、传统与现代等几个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女性性别立场来探究庐隐笔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为视点来探视庐隐的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擅长于依据自身的人生体验,描写当时知识女性面临的困境.她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女病人形象,正是通过展示女病人的病因与社会机制的矛盾性,庐隐显示了她的朦胧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火焰》是庐隐创作道路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标志之作,但由于时代动荡剧变和庐隐的骤然离世,《火焰》在后世鲜被人专门论及。实际上,小说以“一·二八”淞沪战争纪实为素材,以自叙传体的写作手法在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只是由于作者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观念相矛盾,才使小说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庐隐之所以在小说中建构的民族主义立场较为生硬,是因为她在经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意识到,民族解放是女性解放的前提,尽管她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但还是毅然以民族主义观念为指导进行创作,曲线实现自己一以贯之的女性解放理想。  相似文献   

17.
庐隐被茅盾先生誉为“‘五四’的产儿”、“觉醒了的一个女性”,在时代的感召下,她凭借着女性特有的视角和自己率真的性情,以鲜明的创作个性、众多的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庐隐小说大多从婚恋、家庭等角度来对女性生活及其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纯粹的女性情绪世界。她以女性自身体验及生存境遇为依托,透过病妇独特的心理、感情、思想和欲望,展示了知识女性探究生命底蕴的苦闷与焦虑,以及爱情选择上的知与情的冲突,并借此对自我与社会进行双重探究及解剖。病情叙事既是她的观察视角,也是她的叙述视角,由此,我们看到了庐隐对社会秩序的焦虑与愤怒,她要借病妇形象来揭示女性个体与社会的失调和社会对女性的压抑。  相似文献   

19.
张光英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1):72-74,60
女性写作的文本在主流话语社会中是独特的,所表现出来的叙事、意识更是独特的。今天审视由“五四”运动而造就的一批女作家如庐隐、丁玲、萧红,她们的生活与写作对今天女性写作文本与写作审美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有一位与冰心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并享有齐名之誉的女作家庐隐。那时候,“凡是略微看过新文学书籍的人,没有不知道庐隐女士的”(周乐山(《悼庐隐女士》)。在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她留下了篇幅众多的小说、散文,真实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一部分时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表达了知识女性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光明境界的心声。茅盾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