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在平面几何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动手操作活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学之前我常常让学生回去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教具,并精心设计几个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边动手边思考。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再进行操作、讨论、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出概念。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以下几个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相似文献   

2.
林静华 《小学生》2013,(10):32-3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摆弄教具中学习知识。现以三例说明。一、让学生用8个红三角形与5个黄三角形学具演示8+5,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过程:(1)将两种三角形先合并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去数,从1数到13;(2)将红三角形逐个放入黄三角形的行列中,边放边数,从6数到13;(3)将黄三角形逐个放到红三角形行列中,从9数到13;(4)从红三角形里拿出5个与黄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红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5)从黄三角形里拿出2个与红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黄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几种方法的比较,就会领悟到第一种方法最慢且容易数错,第五种方法最快且不易错。这时,让全班学生再用第五种方法重新操作一遍,就能容易地概括出凑十法的思路,而且能自觉地接受用大数凑十来进位加的方法,既培养了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思维能力。二、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内容时,我在讲清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后,指导孩子们动手做了一个数学  相似文献   

3.
做——创设操作情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如在学完1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可出这样一道操作题:左边摆6个△,右边摆4个△如下图,要使左右两边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们边思考边摆弄,想出了许多种方案:1左边拿去两个;2右边添上两个;3左边拿去1个同时右边添上1个;4右边拿去1个同时左边拿去3个;5左边拿去5个同时右边拿去3个;6左边拿去4个同时右边拿…  相似文献   

4.
一、要明确数学操作活动的目的数学操作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材料、文字材料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数学操作活动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数学操作活动。例如:教学“同样多”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从准备的学具中先拿出3个圆片摆成一排,再拿出3个三角形片对着圆片一个一个地摆,摆好后让学生体会圆片和三角形片同样多。然后让学生再拿出5个正方形片摆成一排,并在第二排摆三角形片,要求三角形片和正方形片同样多。学生通过多次动手操作来体会“同样多”这一概念,既满足了学生好操作活动的特点,又加深了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素材很多,该让学生动手的内容,都应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手来,这对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人教社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为例,谈谈教学中可通过哪些素材,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祖阳 《小学生》2013,(2):20-2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能通过自己努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取知识,正确采用学习用具,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动手实践和操作的效率,使每一位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学会学习。那么,如何在课  相似文献   

8.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源本,因此务必教好学好。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动脑,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一、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动手操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往往一下子难以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新概念的引入。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我在概念教学之前往往布置学生回去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一得海拉尔伊敏小学陈玉花学生在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时,往往忽视“除以2”。其原因:一是受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定势干扰;二是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演示与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操作与讨论。我在教学中重视并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要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数学活动课首先应该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应采用让学生动手拼拼、折折、剪剪、划划、说说等活动形式,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一些浅易的数学思想.如低年级在“拼拼数数”一堂活动课中,让小朋友准备一些形状大小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仿照下图拼一拼(?)(?),从图中各可以数出几个三角形?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数的方法:可以先分开数出单个三角形,再合起来数出大三角形,一共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 ,爱说爱动 ,为了让学生在活泼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实现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 ,让学生去亲身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儿童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 ,在“做中想 ,想中学”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快乐。在教学《8的组成》时 ,让学生用8个花片抛一抛 ,数一数正面…  相似文献   

12.
李敬 《云南教育》2007,(9S):26-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发展思维获取知识。现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谈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通过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兴起来创设思维情境 实验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因素,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与新知识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组分别为5cm、6cm、9cm,5cm。6cm、11cm和4cm、7cm、12cm的木棒各自做三角形,学生操作过程发现二、三组做不成三角形,于是产生疑问,为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创设了思维情境。 二、揭露认识上的片面性,创设思维情境 数学中的有些图形和式子,学生已有感性认识,但还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明显多了起来。那么,我们所谓的操作活动过程到底有没有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下面就结合《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操作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人教版《数学》第一册,不但要求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而且辟有“做一做”、“摆一摆”的章节,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因为离开了操作,刚满?周岁的儿童认识图形就有困难。 明确意义,重视操作。从教学的发展功能看,教学在传递知识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形成动手能力,而且还会形成概括模式、分析模式、比较模式的思维逻辑。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学生的感知离不开观察,而观察离不开操作。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观察与操作;新概念、新原理越抽象,越需要观察与操作。如:一年级学生通过操作,就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既要遵循“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中小学中流行“数学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操作、探索和研究,进而发现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很有好处。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该教学法,有了一些心得体会。1.让学生动手实验,加深对定义、性质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深刻,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概念。这…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以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但是我也发现:很多动手操作只是流于形式,很少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数学发展。因此,如何让操作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几种图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中,体  相似文献   

19.
彭大志 《考试周刊》2013,(47):24-24
<正>一、利用概念教学中的操作激活思维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加强操作,更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三角形的认识"时,根据教材编排,我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用三根小棒在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不重视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不但要上,而且要认真地组织才行。在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还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