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争鸣与深化四个阶段。研究问题主要涉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教学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意义;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批判与辩护等方面。然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研究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晰,教学与生活关系不明,重视移植性研究、忽视本体化研究等问题。"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需要改变研究思维方式,转换研究主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论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争鸣与深化四个阶段。研究问题主要涉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教学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意义;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批判与辩护等方面。然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研究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晰,教学与生活关系不明,重视移植性研究、忽视本体化研究等问题。“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需要改变研究思维方式,转换研究主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论争。  相似文献   

3.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下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分析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主张的诉求及其困境,并且提出要切实解决中国的教学问题,不能依赖于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来实现。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追求不是要回到“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使教学活动从“异化”走向“本真”,使其成为促成个体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自由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郭华 《教育学报》2005,1(1):17-26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下教学论的热点话题。本分析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主张的诉求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与困境。本提出,要想切实解决中国的教学问题,不能依赖于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学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单纯是现实的生活世界。还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未来的生活世界和学生内心的生活世界。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实践中,要超越单纯地对生活内容的回归以及描述和解释性的回归,而进行审视和批判的回归、创造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冯光丽 《文教资料》2010,(27):158-159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审视,并提出教学应回归教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它是学生未来可能的生活世界,同时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教学回归生活"①的研究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兴趣,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2004年、2006年的年会都将"教学回归生活"问题列为了探讨的主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由于其研究视角的差异,各自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伴随着极大的争论。纵观以往的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概念的解释与理解,如"生活"、"生活世界"、"回归"等概念的内涵问题;教学为什么要回归生活或生活世界的问题;教学能否回归生活或生活世界的问题;教学要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教学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回归生活的目的——为了学生发展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学术热点,但对于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及如何回归有诸多争论。教学回归的"生活世界"指的应是学生的现实世界、经验世界,其具体的回归的策略应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开展平等对话,重视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出现了一股“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潮。本文对当前某些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并指出教学是对生活世界的重新结构,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弊病不能依靠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只能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生活世界真实内涵的解析,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可以在观念和实体两个层面,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转变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二是突显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佳佳 《考试周刊》2012,(74):170-171
“生活世界”的概念在不同的学者那里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导致了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命题的争论。本文认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要慎思。我们应该既改良教学世界,又改造生活世界,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近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热点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中国教育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我国教育学界日益关注教育与生活世界、教学与生活关系的问题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这样几点:关于生活世界的界定;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要不要回归生活世界;怎样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学过多地沉迷于知识的理性世界追寻,而忽视了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有其必要性。但是,一些教师在实践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时,不清楚回归生活后的教学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的异同,把教学简单地等同于日常生活,甚至使教学少了“学科味”,教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区别与联系?本期刊发的杨宏丽和陈旭远《教学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关系的审视》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界关于"教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困惑和争议仍在持续。在教学论层面深入探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学论(和教育学)话语中,我们可以从三个世界,即教学世界、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视角来认识教学世界与其它世界的关系。教学世界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中介,是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双向二重化,即化科学世界为生活世界和化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教学就是在这种双向二重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的结果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最终实现教学之目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失之片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教学面向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  相似文献   

18.
公共心理学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担普及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知识的重要功能。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本质、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科价值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该课程的学术性与应用性,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20.
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使生活中一些良好的规范在学生的意识中得到真正的内化,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