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的浅说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词的全称为“曲子词”。“曲子”是曲调,即乐谱;“词”则是与曲调相和谐的唱词。词牌(曲调名称,如“浣溪纱”、“满江红”等等)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也不同。稍微具体地说,词牌规定是单调还是双调(有的词牌如“忆江南”有单、双调两体),全词字数是多少,所押之韵  相似文献   

2.
黎琳 《语文知识》2002,(11):25-25
散曲有三种体裁:一是小令,跟词里的小令基本相同,不过几乎全是单调的;二是套数,是根据不同的调性如“黄钟”, “南吕”, “双调”等组织起来的;三是带过曲,是从套数里摘出来两支或三支连唱的曲调,如中吕调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双调的[雁儿落带清江引·碧玉萧],它是间于小令,套数之间的体裁,跟双叠或三叠的词调相似。词调和曲调都是长短句诗体,跟五七言诗  相似文献   

3.
词,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的体制既不同于古近体诗,也有别于后来的散曲.这里,拟略谈以下三个问题:(1)词体的类别;(2)几种特殊的词式;(3)词调的由来及其繁衍。一、词体的类别  相似文献   

4.
分段是词的重要体式标志,而双调是词体最主要的形制之一。以唐五代的音乐演艺体制为中心,探索音乐形态与词体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揭示词体演进的音乐学渊源,以及从音乐结构到文体结构转换的关键,阐明双调这一重要词体形制,是从"对歌"这一演艺体制中转换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丁颖 《现代语文》2010,(1):28-29
《阳关曲》原名《送元二使安西》,乃王维送别之佳作,唐时即已入于管弦,传唱于唐宋至明清,影响巨大。传唱过程中,其歌词曾有较大变化,其唱法(如何叠唱)亦有每句再叠、每句三叠、末句三叠、后三句再叠等多种说法,其中首句不叠,后三句再叠的说法相对是比较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谈中式英语多余词、重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式英语出现在我国各类出版物的英译文中,其中多余词、重复词尤其严重.其原因有二: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只顾字面上对应;二是对英语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这种译文有两个弊端:外国读者会产生误解;甚至违反英语的词法、句法.为避免中式英语多余词、重复词现象,可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取两种措施:(1)替代 (2)过滤分析  相似文献   

7.
叠字词趣谈     
叠字词的使用源于欧阳修。他的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问世,叠字的运用就受到了倚声家的重视。其后的才女李清照很喜欢这种一字三叠的形式,曾多次仿写,但她并不停留在这上面,而力求创造新的形式。在她那首著名的《声声慢》中,篇首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篇末又加四叠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成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作,历来为词学批评家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颜色词与民族心理;(2)颜色词与尊卑等级;(3)颜色词与民俗;(4)颜色词与宗教,探讨了英汉基本颜色词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构词时语素义和词的有关义项有时不一致,我们把这种不一致叫做语素构词的变异.这种变异大致可分为三种:理性意义的变异;色彩意义的变异;句法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can一词可以表示的意义很多,但其最基本的意义是“能自由从事某事的能力”,这个意义贯穿于其它所有意义,而且,各种意义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有关联的。Can这个词的各种意义及其层次是:(一)可能性:(1)倾向;(2)推测;(3)意愿;(4)情绪。(二)许可:(1)权力;(2)命令;(3)要求;(4)建议。(三)能力:(1)技能;(2)条件;(3)现状。下面我们将分别谈谈Can所能表达的各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今汉语中使用的"一X通"有两种情况:词组"一X通"和三音词"一X通".本文主要分析三音词"一X通"的构成、功能和使用情况.该类词是一个名词,句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语、宾语和谓语,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修饰.该类词使用时总有一定的预设域.其出现是成系列的,已经用于信息、金融,新闻、教育,医疗、家装等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词多义     
知道什么叫“一词多义”吗?考试结束后,左小明和丁林艳有这样一段对话,一起读一读,肯定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左小明说:“最后一题有四个小问题,我都答了。”丁林艳说:“没问题,这题你准得满分。”左小明又说“:那也说不准,问题在于我是不是答得非常准确。”这几句话里都用了“问题”一词“。问题”,让我们常常想“起需要解答的题目”。左小明第一句话中的“问题”就是这个意思;丁林艳说“的没问题”,相当于“没有疑问了”;而左小明最后那句话里的“问题”则“是关键”的意思。所以“,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意思。其中最常用的叫“本义”;…  相似文献   

13.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14.
词是中国抒情诗中的一种特殊样式,与中国四、五、六、七言诗的整齐句式不同,它主要是以长短句来组织成篇的.词是长短句式的格律诗. 词的长短句中,从一言到九言都有,在句法上也有特殊形式.其中一言句的,如《十六字令》的首句即是.像蔡伸的《十六字令》开头是一“天”字.二字句的,如《满庭芳》下片的首句即是.像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下片开头是“云何”  相似文献   

15.
传世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并非李白所作。这是因为:(一)被目为今云南彝族先民的“天菩萨”,并非为唐玄宗时期的女蛮国人“菩萨蛮”;(二)《湘山野录》的记载不可相信;(三)魏夫人的《菩萨蛮》三首与传为李白之作的《菩萨蛮》毫不相关;(四)词的平仄声律在盛唐时期尚未建立起来,至中唐才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斯特劳森与罗素在摹状词理论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意义问题、句法问题和专名问题三个方面,其中句法方面的分歧是决定性的。斯特劳森基于日常语言的句法对摹状词理论所作的批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合适的。摹状词理论强调的是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日常语言的句法是它批判的对象。通过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理论,摹状词理论解决了某些因日常语言句法的混乱而引起的问题,但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在于在哲学研究中对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分析方法的倡导与示范性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丁昊 《文教资料》2008,(34):7-8
初盛唐是词史的初始阶段.初盛唐文人词的发展为中晚唐文人词乃至宋词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晚唐词体的完备.离不开早期文人词词体的积淀与贡献.本文试图从标题形式、词的形体、句武句法等三个方面阐述初盛唐文人词的体制特征.并对刘扬忠先生关于早期文人词体制的观点及论述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9.
1.“词”与“辞”这两个字(词)在一般情况下可通用。如:辞(词)典,辞(词)章,辞(词)令等。所不同的是:①都可做文体名。但概念不同。辞:汉代常把辞与赋统称为辞赋。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之地而叫楚辞。又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辞。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三言诗或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在离合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加强对离合词特点的认识,提高对离合词学习的重视程度;(二)了解确定离合词的方法,加强对离合词的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