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要把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去。一、智力的概念智力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我们的口语表达,智力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智慧和聪明,它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解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的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和精神。创新精神是一种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要贯穿于所有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创新精神使教师不能再用唯一的固定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从现有知识出发,尽快地生出新知识、新观点的能力,尽管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包括会读书,善观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用到的知识,其中学校传授和自学所得的比例,约为1:9。这说明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学生今天之所以需要教师,正是为了明天能离开教师去独立学习和工作。因此,一个好的教师,不只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教会学生自己怎样去学习。高校教师普遍反映,这几年进入高校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差,不适应大学学习的要  相似文献   

4.
尚云 《考试周刊》2011,(34):130-130
知识经济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应由"最有知识的人"转变为"传授知识的人",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指导者、无所不知的学者,转变为辅导者、咨询者、中间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要引导、启发、示范、激励、评价、组织和开发学生各种潜能。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与情绪.积极的兴趣推动人去深入钻研,获得系统的、深刻的知识,促进人去探索、研究、发现和创新.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基础和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是人生成自我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教育教学的开展要尊重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与理解、感悟与体验、交往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走出狭隘的书本世界,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达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7.
"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刀阔斧的创新、改革。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在"准职业人"培养课堂中,教师要从"讲和教"变成"启和导",学生要由过去在教师的讲中学变为在教师导学案的引导下,像教师一样去备课、去准备在课堂上讲课,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在自学知识、探索知识和相互研讨知识中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获取课堂中应获取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此,在上课前需要弄清以下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人有多少,程度怎样?(2)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  相似文献   

10.
德国哲学家费特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唤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新课标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是要求教师的语文教学着眼点在于人的精神世界,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让聋生自己去发现 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把知识的发现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改近一年来 ,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政治课上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生就愿意上 ,政治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是成功的先导。因此 ,政治教师应该利用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使学生能充满信心去学习文化知识 ,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二、要由重学科转向重“人”性 的教育学生是“人” ,作为有血有肉的人 ,就有可能对单调的从事某项活动而感到疲倦和乏味 ,因此 ,政治教师应注意不能把学生当成吸收、储存知识的仓库或专门应付考试的机器 ,…  相似文献   

14.
武丽霞 《学周刊C版》2011,(5):170-170
一、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一切尽可能的条件,必须重视从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去学习和理解数学;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书本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充分从切实生活中体验到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动力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一种心理倾向。有了动力,人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坚持不懈地去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一、寻找新旧知识的过渡点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逻辑性强,所以新课的导语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扩充和延伸。因而在导语中要抓住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实现知识迁移,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先板书练习题:①4÷7=(…  相似文献   

17.
董静 《成才之路》2012,(5):30-30
正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一、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相似文献   

18.
学步杂议     
(一) 教师手握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然而,教师怎样使用这把金钥匙,把学生引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呢? 有的人大胆地把钥匙交给学生,教给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去打开知识宝库去探宝;有的人却是手握钥匙,亲自开锁,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面对三尺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会对同学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愿和大家一起走这段路。”我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决不把学生当听书的机器,我要让每个孩子跨上理想的骏马,在知识的跑道上奔驰,要让学生带着问号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写作文离不开生活,我要带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素材。我要把他们带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春天,我和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去踏青;夏天,我带他们到荷塘边观赏荷花,到河里划船、游泳;秋天,去野外采集树叶,制作标本;冬天,去欣赏果树上的“梨花”,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我还要在班里成立“…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知识并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朗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以"先学后教"的模式来实现,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学能力: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通过许多成功的例子来启发学生。数学家华罗庚,出身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