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绅士教育作为17世纪约翰·洛克《教育漫话》的经典思想,其思想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度的差别,教育也在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诉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尝试着厘清《教育漫话》的内容结构及其思想本质,并结合我国当代教育的具体情况,为我们全面认识与借鉴绅士教育思想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本细读法和案例研究法着手,以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中的思想为例,结合当今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教育的方法和学习原则,以更好地阐明合川区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能够拜读《教育漫话》这本著作说来也是巧合。我原本以为《教育漫话》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漫话,直到拿上手才发现是自己理解错误了,索性就将错就错地读了下来,读完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拾到了一本好书。通读全书,我觉得《教育漫话》是一本形散而神不散的著作。它的语言浅显朴实,内容也不晦涩难懂。《教育漫话》出自英国作家、思想家的洛克,他将自己关于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教育问题的一些思想精髓以及他  相似文献   

4.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柳良 《江西教育》2003,(21):29-29
追溯现代教育思想的起源,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便是耸立在源头的一座丰碑。在洛克的教育专著《教育漫话》中,洛克不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体系的构想。洛克的《教育漫话》对后世影响之大,以至  相似文献   

6.
知道约翰·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前,在网上购得这本书,于是整个暑假便都在反复研读《教育漫话》。可以说,对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哪本书能够像《教育漫话》这样让我如此心动,如此认真去读它。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7.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哲学家。《教育漫话》是洛克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克拉克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的,在1693年得以出版。整本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从身体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出发,通过一些事例和生活细节详细阐述了如何培养出一个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是高素质人才的绅士。《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做了详细论述。它强调了环境与教育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教育漫话》被后世公认为是可以媲美卢梭的《爱弥儿》的世界经典教育名著。  相似文献   

8.
知道约翰&;#183;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前,在网上购得这本书,于是整个暑假便都在反复研读《教育漫话》。可以说,对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哪本书能够像《教育漫话》这样让我如此心动,如此认真去读它。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9.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主张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等全面的教育。洛克强调,要给儿童以原则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环境,尽早对儿童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品德;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有用的广泛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漫话》中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漫话》简介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日本学者村井实论定:“如果从教育史的谱系来看,可以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近代问题提出来的,是洛克。”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漫话》(1693)。这本著作不仅率先为近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甚大。20世纪初,英国学者亚当斯在谈到英国何以在洛克以后很长时期未出现大教育家这一问题时断言,这是由于,只要按照洛克的构想造就“小洛克”,对英国说来,这就够了。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教育的要义归纳为“四件事情”,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这是就狭义“教育”而言的,旨在把孩子造就成善良的、务实的、有文化教养的人。欧洲有产者长期以来倾向于请家庭教师指导自己的孩子。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时,进私立学校(如英国公学)学习。《教育漫话》便是洛克作为家庭教师给家长的建议。它属于教育随笔,娓娓动听,所讲的大都是切实的小道理,一般教师和家长都能看懂,因而很值得一读。(陈桂生)  相似文献   

11.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没有直接使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一词,却在文中明确表述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从《教育漫话》一书中可见洛克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始末,集中体现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思想之中。所谓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之所以强调自主性教育原则,是因为儿童具有爱好自由的天性。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海南)》2006,(3):64-64
研究教育的人总希望能够探寻到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普遍目的,然而这样的希望大抵是不易成功的,因为一种教育总是和某种文化血脉相连,离开了,文化的根基,这种教育就不能解释得通,就会水土不服。例如,我们搞素质教育,若把美国式民主教育移植过来,必然会遇到丈化认可的问题,若把英国式绅士教育移植来,那肯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洛克的《教育漫话》就是英国式绅士教育的代表,或者说,《教育漫话》及其绅士教育凝聚着英国的国民精神。  相似文献   

14.
郭冰 《中国教师》2011,(13):78-80
<正>洛克反对机械的、经院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思想以世俗化、功利化为目的。他反对"天赋观念",坚持"白板论",但同时他又注重从内心养成,可以说是一个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1]《教育漫话》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和家庭教育思想,并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读《教育漫话》,与其说是读一本书,不如说是读一封封或长或短的信,很是亲切入眼。因为,它原本就是三百多年前,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写给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讨论教育孩子的信札。"  相似文献   

16.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极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主张,尤其是他的《教育漫话》更以其深入浅出、饱含哲理受到教育界的普遍欢迎。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洛克的教育思想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出的儿童教育建议作了分析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指出《教育漫话》中三点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一,教育者必须重视儿童的德育;其二,教育者必须发掘儿童的潜能;其三,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教育漫话》这部著作中。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体育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强调了健康对于工作、对于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十分重视教养,即礼仪教育,礼仪被其称为"第二种美德"。本文依据《教育漫话》,从历史的维度探寻绅士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鼓励教育”盛行。教育者对教育惩戒存在许多疑问。惩戒教育能否在德育过程中起到作用?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惩戒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