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相似文献   

2.
顺应课改要求,探索一种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是探究教学的着力点。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和想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为重要。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探究学…  相似文献   

3.
王田库 《甘肃教育》2009,(11):29-2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相似文献   

4.
温日芳 《广西教育》2007,(9B):37-37,43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取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研究和实践也表明,思维活动所形成的动力机制是较长效的、较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齐春艳 《考试周刊》2014,(25):149-149
<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见真谛,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问题意识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疑惑的问题,产生一种困惑、焦虑、急于探究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很薄弱,这主要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和评价体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甚是缺乏。本文立足政治课堂实践,分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并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问题意识重返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7.
陈聚华 《考试周刊》2014,(63):70-70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习惯和方法","要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已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  相似文献   

8.
江伟 《考试周刊》2013,(94):30-30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应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本文主要探讨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障碍和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国宋代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根据语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发大脑,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才会认真思考和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学生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厉功园 《考试周刊》2012,(60):45-46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数学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数学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数学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在问题中生成,在问题中发展,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研究者。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发号施令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是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17.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学须有疑、不疑则不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选择最佳时机培养问题意识,组织交际活动培养质疑能力;营造课堂气氛提供质疑平台等。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所谓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年媛 《广西教育》2012,(29):82-83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