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定题服务应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信息时代,定题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应与时俱进。文章在分析定题服务应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从服务范围或对象、服务策略、服务方式、服务周期、服务结果方面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高校图书馆应注意把握服务层次,慎重发展定题服务。  相似文献   

2.
数字版权管理(DRM)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移动代理是用于数字版权管理的主要技术。本分析了典型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缺陷,探讨了移动代理技术应用于数字版权管理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模型,并讨论了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校园平台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了数据共享、应用访问以及统一的访问接口.探讨了基于数字校园平台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将基于数字校园平台的一卡通系统、教务排课系统与传统的多媒体控制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构建“控制、管理、服务、拓展”全方位的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UCONABC(usage control)模型引入到典型的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中,设计新的DRM方案。采用基于公钥加密体制的数字证书方案实现DRM系统中各参与方之间的相互验证和安全、有效、可追踪的信息传输,依托UCONABC模型实现DRM客户端更加灵活有效的资源使用控制。  相似文献   

5.
数字资源的联盟采购在图书馆资源购置中已经占有相当大比例,联盟采购使得信息服务机构以较低成本获取数字资源的使用权,但在长期保存方面主要涉及数字资源归属问题和服务权保障等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描述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提出了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该方法利用用户和角色属性表达式来描述访问控制策略.然后,提出了扩展的XACML(扩展访问控制标记语言)策略描述语言A-XACML.A-XACML可以简单、灵活地表达各种应用环境中的访问控制策略,尤其是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该语言及其框架通过数据类型、函数和逻辑组合来定义简单或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利用属性表达式和A-XACML来实现用户-角色指派的系统架构和应用实例.该实例表明属性表达式和A-XACML能够灵活简单地描述和实施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字版权管理(DRM)是数字信息产生和传播快速增长的需要,也是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阐述DRM技术中打包器的设计思想、程序架构设计、流程设计、数据库与存储过程设计,明确了打包器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介绍了两种版权保护新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探讨了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在服务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密切相关.中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数字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在借阅服务、专题资料汇编服务、作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知识产权立法状况,提出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数字服务中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媒体应用主要在电子商务和娱乐游戏方面,而发达国家更重要的应用是在数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医疗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原始一手资料的分析,特别考察和探讨了北美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上的新媒体应用状况和战略计划,"新媒体能力(digital literacies)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热词,有关数字战略和新媒体学习已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焦点,是为中国新媒体应用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的现场执法困难,规范执法流程,有必要建立基于无线联网的移动执法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个人数字助理PDA,实现城市管理人员现场执法、取证、现场处罚、法规查询、任务分派与回复以及人员定位等问题,实现现场录入、现场打印、共享资源的实时查询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个人数字助理PDA的移动执法系统能提高城管执法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数字版权管理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保护数据内容的合法交易、传播和使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安全需求,采用密码学相关技术分析并设计了一套安全保证机制,给出了该机制的总体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加密打包子系统和认证服务子系统.该机制在保护数字媒体机密性的同时还实现了有效的认证机制,从而为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武器和手段,是美国实现全球利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外交自卡特政府提出以来一直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人权外交出台的原因、实施手段、取得的成效、实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与国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相比,我国学术界对人权外交的研究存在选题重复、观点陈旧、关于美国对中国人权外交的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甚至推崇,但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与不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人们在信息技术使用机会上存在的差异,通常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作为重要测算指标,聚焦“物理接入”层面。“新数字鸿沟”更多关注因计算机或上网技能差异而导致的“技能鸿沟”,以及因网络使用带宽、时长及使用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使用鸿沟”。虽然我国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已有政策和实践从整体上看还是更多着眼于“物理接入”层面。从“新数字鸿沟”的视角看,按照解决传统“数字鸿沟”问题的惯用路径,仅仅关注“物理接入”已不足以缩小数字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对“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的关注应该成为决策者、研究者、学校甚至企业未来制定政策和开展实践的新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工具和产品,电子课本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如何兼顾与平衡相关各方的利益,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版权管理的核心就在于促进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基于电子课本内容包装规范的数字版权管理(DRM)加载方案,将电子课本内容保护的粒度分为课本整体和内容对象两个级别,使得电子课本的内容保护具有更大的弹性和使用度,可以对整本课本进行保护,也可以对具体的内容对象进行保护。方案并不干涉或限定电子课本出版商如何实施内容保护的具体技术,而是从标准的角度,提供一套加载于电子课本内容包上的技术方案,并抽象出DRM的核心元素与实现机制,用以支持电子课本数字版权保护的灵活性和可用性。经过技术验证,该方案并未对电子课本客户端造成额外计算量和负担,能够满足电子课本对数字版权保护的轻量级、可用性、易实施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设计艺术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质性",而逐渐趋向对"非物质性"的表达或设计。设计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实体的产品,它也可以是某种信息或服务,这使得设计艺术在以往许多设计思维、设计方法方面的限制被突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在设计领域的渗透,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获取信息的种类都是空前的,这使得设计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数字化的设计创作也是根植于人的思想,始终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创造,离不开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性,是决定其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安全机制,合作企业间的各种商业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为切实保证支持e-Business的安全性,解决电子商务平台中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信息保密、访问权限控制、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以及入侵检测等安全性保障。针对基于ASP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出了一套先进而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在改善民营经济法制环境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融资难,市场准入限制较多、法制环境不宽松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进一事发展壮大,很多领域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这不但要求我们在立法、执法方面进行改革,营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而且还要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改革财税金融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民营经济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baseline for future studies on the provision and support for the use of digital 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ervices (EIS) in further education. The analysis presented is based on a multi‐level model of access, which encompasses access to and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resources, access to and availability of EIS resources, and the third leg of staff skil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in the third cycle of the JISC (Joint Information Services Committee) User Behaviou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ramework, in 2001/2002. Evidence was gathered from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web sites and various stakeholders, includ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taff, academic staff and students to generate insights into the provision of access to EIS in further education. Sector‐wide funding initiatives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CT infrastructures, and these attract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students. EIS are represented on some library web sites but both web site development and EIS availability is very much less advanced than in higher education. Staff, however, lack sufficient dedicated access to ICT to be able to develop their own skills and use. There remains a low level of access t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with only limited access to these resources through library web sites. LIS managers face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 enhancing this provision, including licensing arrangements, tight budgets that need to be spread across many discipline areas, and the absence of E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the further education student. The other key challenge lies in the provision of time and opportunity for academic and LIS staff to develop their ICT and EIS skills, and, more generally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ILT) Champions.  相似文献   

20.
在传感网的一些关键的应用中,数据访问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非法访问敏感的数据可以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或是法律所禁止的.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特征表达式的访问控制机制,数据按照特征进行划分,并将加密密钥与某种特征表达式关联.只有匹配特征表达式的密钥才能解密数据.节点利用密钥相关的访问控制策略判断用户查询的合法性以及撤销恶意的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方案具有较好的抗攻击性和扩展性,实现对数据精细地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