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伟铭 《教师》2014,(19):24-27
正国内一直都将中学生时期的恋爱称为"早恋"并视作洪水猛兽,不仅家长阻止,学校强制禁止,同时也要求老师进行一定的干涉疏导。目前国内对于中学生是否拥有自主恋爱的权利和能力、成人如何对中学生恋爱问题进行干涉的讨论很多,但常只是在一些个案及浅层次进行讨论,从伦理学角度去探讨教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学生恋爱及性行为问题严重,危害至深。通过诸多问卷调查和现实个案对中学生恋爱状况及性行为特点分析,进而探讨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多角度全方位采取相应教育对策,是广大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当务之急,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已成了家长及教师普遍关注及担忧的一个社会问题。有些家长及教师对中学生的恋爱一概采取禁止的态度。一旦发现,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有些则对他们的恋爱漠然置之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做的结果并未使中学生的早恋之势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早恋是常见现象,作为班主任如何因势利导?本文通过一个中学生恋爱的案例分析,来阐述如何引导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分析教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待中学生恋爱.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恋爱问题历来是教育界的敏感区。在现阶段,这一问题更是引起社会各界识之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分析中学生恋爱问题凸现的内、外因,并从班主任的视角提出以科学认识、预防和疏导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们关注的不是允不允许中学生“恋爱”,而是关注恋爱对当事人的建设性、成长性意义,并将恋爱带来的破坏性、阻滞性负面影响最小化。面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善待中学生的“恋爱”,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面对中学生“恋爱”,成年人众口一词:坚决禁止!理由也很充分:孩子们生理正处发育,心理还不成熟,学业没有结束,职业没有选定,经济也没有独立,尚不具备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条件。但多年实践证明:禁而不绝,中学生恋爱的发生率继续攀升,而且在一些城市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倾向,在一些中学甚至出现公开化苗头。在我们成年人的思想深处,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确理解不深,对人的差异性的确尊重不够,  相似文献   

7.
为了编制高中生对恋爱认识的研究工具,根据访谈、开放式问卷和已有的研究确定题项和问卷结构,并对施测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确定高中生的恋爱问卷分为三部分:恋爱信息,恋爱观,恋爱影响。恋爱信息包括四个维度:个人体验、父母、书籍网络和学校;恋爱观包括四个维度:恋爱价值观、性道德、恋爱动机和恋爱认可;恋爱影响包括四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习、自我成长和情绪。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都达到了可接受水平。由此所编制的问卷可以作为研究中学生恋爱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程利娜  马春龙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178-180,175
采用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问卷,对初一至高三30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汉中市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来源以及影响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源于生活环境、学习、恋爱关系等;性别、学生来源地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不大,而各年级在生活压力事件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中学生的生理成熟已经不再是陌生的现象,中学生性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也不再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所以中学生的早恋现象频发。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正因为是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是在不适合的年龄阶段做不该做的事,所以早恋一直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家长和学校都密切关注的"大事儿"。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中学生"早恋"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家长和学校都关注的一个问题。西方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将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中西方相比,这一用语既确定了概念的时间,又确定了它的含义,同时也未加任何道德评价。因此,许多心理学家一直在呼吁科学定义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今天当我们将中学生冠以"早恋"一词时是否也应该慎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恋爱问题、就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恋爱的问题上,心理学家与老师、家长的看法不大一样。专家认为: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苗头,禁止显然不会有效果。应该让中学生有机会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从而把握自身的成长。从中学生的角度看,中学生正在度过青春期,朝着成年人迈进,无论生理还是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早恋有人把它喻之为一种“流行病”,大有扩大漫延之势。对此,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一些研究中学生早恋的论文也不断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特别是教育方法提出了种种见解。但是我们也应承认,对早恋问题的研究才仅仅是起步,许多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如何看待早恋;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重点在哪里等问题谈点认识,以便对学校教育工作者处理早恋问题有所参考。一、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早恋,从字面上说就是过早地恋爱,然而如何才算“早”呢?为什么中学生恋爱就是早恋呢?应该有个科学的令中学生心悦诚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在校中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兴趣、恋爱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必然性,并提出了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在校中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兴趣、恋爱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必然性,并提出了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琦 《学子》2014,(11)
正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一些中学生对正常的异性交往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和观念,他们将异性交往狭隘化为恋爱与性。而身体和心理的成熟使他们对异性交往有一种渴望,在外力与渴望之间有的中学生选择了妥协,有的选择了反抗,使有些本有着纯洁的友谊的双方走向"恋爱"或偷食禁果,导致了有的学生出现了对异性交往的恐惧,怕交往;对异性存有偏见,厌恶异性,拒绝交往;或认为异性之间不会产生真正的友谊。这可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于2001年9月份对济南市900名中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生性道德行为观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两大突出特点。 1.中学生恋爱呈现普遍化、低龄化趋势 在被调查的900名中学生中,认为“只要有真正的感情,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高中生占39%,20.7%的高中生认为“中学生谈恋爱互有帮助”,30.3%的学生认为“中学生已到了谈恋爱的年龄,谈恋爱很自然、能理解”。对中学生谈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中学生早恋的教育策略戴斌荣早恋系指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属于一种不适时的失控行为.尽管国家并无关于“恋爱年龄”的具体规定,但人们在习惯上却以下述两条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主程度,一是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按此标准衡量,中学生间的恋爱,都...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早恋心理分析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早恋现象,是中学生个体、学校、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必须从多维度加以分析.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一条有助于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谈恋爱问题已成为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大多班主任的对策往往粗暴单一,只是想方设法地阻止。本文将以一节班会课为例,来说明中学生恋爱问题的指导策略,同时给学校、教师、家长提出建议,让他们重视高中生谈恋爱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恋爱,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