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社会迫切需要更多创业者实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绿色创业。大学生是绿色创业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绿色创业意愿意义重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绿色创业教育、情绪智力、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83份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创业教育对绿色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情绪智力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绿色创业理论,有助于引导更多大学生加入绿色创业行列,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全国各高校对创业教育也愈加重视,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成为研究焦点。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以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的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应用Amos23软件基于Bootstrap的Bias-Corrected与Percentile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创业自我效能在其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为高校更好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业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创新创业的重要储备人才。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缺少实际创业行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为中介,深入研究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以及行为产生条件。通过SPSS和AMOS对304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弥补了意愿转化为行为过程中缺失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做出创业行为,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对创业行为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张秀娥  王超 《科学学研究》2020,38(3):466-475
创业活动的失败率极高,如何促进连续创业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创业承诺影响其连续创业意愿的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承诺影响创业者连续创业意愿;(2)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环境宽松性不仅调节了创业机会识别与连续创业意愿的关系,还调节了创业承诺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影响连续创业意愿的间接关系,即当创业环境越宽松时,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创业承诺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我国创业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坚韧性理论,构建了坚韧性对创业意向影响的模型,探索了大学生坚韧性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254份有效样本,采用多层回归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坚韧性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坚韧性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上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氛围与创业意向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坚韧性正向调节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激发创业意愿与提升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问题在当前社会创业背景下凸显重要。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拟将普通高校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创业者,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学生创业能力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究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往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率。然而,许多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会立即自主创业,而是在所就职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内部创业。可见,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选取大学毕业后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新生代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新生代员工所接受的高校创业教育对他们在所就职企业的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28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新生代员工的成就需要、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成就需要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对成就需要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失败创业者能否形成连续创业意愿是创业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议题,已有研究基于悲痛恢复理论探讨了失败创业者的悲痛恢复机制,但却相对忽略了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尤其是尚未很好探讨其背后的创业身份中心偏离机制以及边界条件。因此,亟需深入研究情绪成本、创业身份中心性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综合已有理论视角,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了创业失败后的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特质性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56份失败创业者有效问卷,运用SPSS25.0和AMOS26.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有负向影响;(2)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负向的中介作用;(3)特质性促进型调节焦点弱化了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弱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4)特质性防御型调节焦点对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强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创"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但较少涉及个体的行为风格.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实证检验掌控、影响、稳健、谨慎、外向和内向型6种行为风格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掌控型和谨慎型行为风格无显著影响;影响型和外向型行为风格显著促进了创业意愿;稳健和内向型行为风格显著抑制了创业意愿.按性别分组发现:掌控型行为风格仅促进了男生的创业意愿;影响型行为风格仅促进了女生的创业意愿;稳健和内向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创业意愿的抑制作用更大;谨慎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女生的影响均不显著;外向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创业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选择和创业教育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业导向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采用"创业战略构念—创新意愿—创新行为"的理论范式,构建了创业导向(EO)、创新意愿、孵化环境与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56家科技型在孵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EO的影响更大;创新意愿分别在发现型EO与创新绩效之间、创造型EO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孵化环境在两类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造型EO与创新意愿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发现型EO和创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作为TPB模型的延伸和扩展,研究了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基于武汉市400份本科生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这3种因素一起完全中介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同时,实证结果确认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社会支持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对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率,然而,许多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会立即自主创业,而是在所就职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内部创业,可见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选取大学毕业后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新生代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类新生代员工所接受的高校创业教育对他们在所就职企业的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28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新生代员工的成就需要、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成就需要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创业导向对成就需要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华东地区某地科技园15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为样本,考察创业能力的不同维度在创业团队中介作用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异质化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创业团队在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创业团队可以最大化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提升效果。该研究丰富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理论,拓展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理论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4.
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洪  毛雨  白璇  曾峥 《软科学》2009,23(9):69-74
从创业教育内容的视角,基于前人构建的模型,构建新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特质(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人格)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显著,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也很显著。由此建议创业教育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人格特质;或者甄别出具有前瞻性人格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是实现"双创"中国的关键,然而学者们关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关系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争议。以253位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从动态研究视角出发,采用层级回归模型,研究创业教育对创业机会开发及新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创业教育的效果,并挖掘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创业教育促进创业者创业导向的形成,进而有利于机会开发和企业成长;(2)创业教育分别调节创业导向与机会开发及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其中,创业理论教育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机会开发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而创业实践教育分别正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机会开发及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认知方式(直觉认知/理性认知)—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的研究模型,探究大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如何影响其创业意愿,及这一关系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通过对我国9所研究型大学的1 0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偏向直觉认知的个体比偏向理性认知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会中介认知方式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在外生支持较强的情况下,直觉认知对创业自我效能的促进作用会减弱,而理性认知对创业自我效能的促进作用会增强;在内生障碍较强的情况下,直觉认知对创业自我效能的促进作用会增强,而理性认知对创业自我效能的促进作用会减弱。扩展了直觉在创业相关活动中的作用,并丰富了关于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创业学习变量,形成以人格特质、创业学习和创业意愿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基于大学生实证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对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创业学习在创新性和创业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冒险性和主动性与创业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创业知识、创业学习和创业成长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基于288份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业知识、创业学习以及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比创业默会知识,创业确定知识对创业成长的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业学习在创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默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的不完全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默会知识会通过创业学习转化为确定性知识从而间接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培养环境、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品质各因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家庭创业支持因子和社会创业氛围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创业知识、创业学习和创业成长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基于288份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业知识、创业学习以及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比创业默会知识,创业确定知识对创业成长的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业学习在创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默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的不完全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默会知识会通过创业学习转化为确定知识从而间接影响创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