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以"灾后报道"代替气象灾害预警报道,对干旱、冰雹等一些持续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报道不够完善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媒体脸谱     
新政中国广播电视将即时插播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指出,要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遇有特别严重气象灾害,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应立即中断  相似文献   

3.
针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湖北潜江市气象局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该体系由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急决策管理系统、5G云广播信息传播系统三大系统构成,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管理系统的快速对接,做到了“风险预警,靶向发布”,能有效减少预警信息覆盖面盲区,从而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5.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6.
<正>一、科学建立灾情档案,对于防灾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期,当地突发重特大暴雨洪灾,造成人死亡、失踪,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大面积中断,多家省市重点农业园区、景区景点受灾,大面积农田被毁、民房被冲,经济损失达32亿元。为防范这次强降雨,县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建立了气象预警预报数据库档案;洪灾发生后,县成立抗洪抢险、应急保障和灾后重建指挥部,建立了灾情数据统  相似文献   

7.
张玮鸥 《青年记者》2016,(25):24-25
气象灾害因其突发性和不可抗性,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诸多案例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中的信息传播,特别是专业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对防灾减灾具有积极作用.其不仅表现在对灾害预警和应对提供信息支持,而且有助于公众心理疏导和重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闻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然而,更加专业、科学的气象灾害新闻报道在信息传播中,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仍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专业气象新闻报道不断转变思维,呈全媒体发展之势,并在突发性事件、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等领域体现出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预警新闻: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预警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9.
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工作实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发生了持续的大范围灾害性雨雪天气,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厂极其严重的影响。历史气象记录档案虽然在该次极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大量的非信息化气象记录档案很大程度限制了气象档案对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预警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没有预警 ,没有前兆 ,2 0 0 4年 12月 2 6日 ,一场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 ,造成历史性悲剧。 2 0 0 5年 1月 4日 ,CCTV《东方时空》播出了一位北京游客张磊在泰国海滩拍摄的海啸DV画面。让人深思的是游客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还把汹涌的海潮当作难得的“美景”欣赏、拍摄。当他们撤退到安全地区看了当地电视才知道真相。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之后 ,媒体显示了超越国界的力量。引发了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捐助和救援行动以及海啸预警机制的筹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 ,同样留给我们惨痛的记忆。在北京 ,突发性的气象灾害就有 :2 0…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形态发展的不断成熟,手机媒体已经被纳入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难检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但突发性危机预警信息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人,手机短信就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民政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健全手机短信预警预报机制。北京、河北"7·21暴雨灾害"中,手机短信、微博意见领袖、官方微博、手机报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滕朋 《新闻知识》2006,(9):40-42
中国是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征、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非常严重。~1以2006年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在积极预防、减少损失以及降低人员伤亡方面卓有成效。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中,媒介也应该有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和极大的破坏性,是威胁档案安全的重大因素之一。为保障档案安全,建立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十分必要。为建立切实有效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应明确灾害预警机制的内涵、科学定位、运行体系,注重提高灾害意识、预警能力,做好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将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灾害发生,保障档案安全,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日本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建设,分析了美日两国在灾害预防计划、预警管理系统、监测预报系统等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并尝试从法律保障、监测能力、预警意识等角度探索可行的档案灾害预警策略,以推动我国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  相似文献   

17.
建设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有效搜集与发布旅游灾害信息,减少游客损失,成为旅游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和社会义务.本文从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构成特征、技术架构与应用等方面研究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技术构成与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从服务性信息到重要新闻品种——气象新闻报道理念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新闻,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就是天气预报,但这只是它的一项基本职能。中国是气象灾害大国,也是气象资源大国,气候变化对于环境、生活、经济乃至国防都有重要影响。前不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气象工作概括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从公共服务职能、安全预警功能和资源、能源的新空间等方面对气象进行新的阐释。这极大地丰富了气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每天,气象节目的收视人口达10亿人次;报纸、网络等媒体也辟出专门版面报道气象;中国有庞大的受众群在关注气象。气象新闻关注度极高。这些说明了什么?对于媒体来说,气象就是重要的报道资源!气象新闻已经从服务性信息变成了重要的新闻品种。本专题请气象界和新闻界的专家,讨论媒体如何最大程度地开掘这些资源,拓展报道空间,科学地理解并报道气象相关新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冰雪灾害席卷荆楚大地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湖北气象部门启用颜色预警,拉响全省历史上第一次冰雪灾害预警信号。武汉中心气象台1月15日下午发布大雪橙色预警信号,18日在连续两次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后,19日首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从当日凌晨2时到晚8时.  相似文献   

20.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筒.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