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主对话式学习",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放下"身架"倾听学生声音,从而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开展教育教学,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激起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在"对话"中一同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洪枫 《儿童音乐》2013,(1):50-51,44
正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开展教学的活动过程。它并非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平等的交往、精神的相遇相知,是一个创造的行动。在音乐鉴赏中应用对话式教学,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望,为了给学生们解疑释惑,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综合知识,为了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理答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有效的课堂理答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可以开启智慧、点燃思维,提高实效、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变成过眼云烟,师生交流、对话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可是,有对话就够了吗?只要对话,课堂就一定活起来了吗?对话了,教师和学生就一定"幸福"了吗?在我看来,不是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刻板地问,学生机械地答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教师将教参上的知识改成问题的形式,接二连三地抛给学生,学生们小组讨论。这样的课堂,看似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是,师生之间缺乏真实的交流,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没有热情、没有兴趣,讨  相似文献   

6.
秦戈 《学周刊C版》2014,(1):199-199
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教师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教师,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教师,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感觉和语言智慧的传递。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对话这个核心枢纽环节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一般以问答形式为主,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其中"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育来说,信任是师生之间实现心灵无障碍沟通的前提,是师生问情感相互融合的粘合剂,更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催化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对于教师来说,信任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必备的育人能力,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与艺术。那么,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嬗变的今天,当现代人日益步入信任危机的沼泽,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具备了信任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是否同时存在着现实的混沌?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用智慧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唤醒学生的灵性,而师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智慧化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思维的火源,是引导学生前进的纤绳。教师的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话式作文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进行多向互动,多层次立体的信息交流,在师生经验中创生知识、碰撞思想、达成视野的融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对话活动,激发写作欲望、生成写作内容,升华思想认识,感悟写作规律,获得写作经验和技能。这种"对话式作文教学"摒弃传统的以传授写作技巧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师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封闭式的写作方式,开放心灵,沟通理解、思想碰撞、灵魂交流。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在师生经验共享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化学对话教学的实施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自我反思对话;学生自我反思对话.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核心,将"对话"引入课堂教学是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热点。"课堂对话"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强调师生与教材、作品等情境之间的心灵情感交流。推进对话教学,情境设计是关键。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求知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有效开展对话教学,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交融、相互依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后的认可、肯定中的  相似文献   

13.
张晓波 《小学生》2013,(2):65-6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对师生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反映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日趋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4.
戴红 《成才之路》2013,(26):54-54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式教学"也逐步形成。对话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要用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  相似文献   

15.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它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阅读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般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往往是形式上的谈话,而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应是用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对话"模式.一、构建平台,创设氛围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质疑,引发课堂对话,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产生新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相问与答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着对话和交流,充满着生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有效的课堂对话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艳 《广西教育》2014,(25):28-29
正对话式教学是以师生平等、尊重、民主、信任为前提,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对话为主体,以体现教学主体性、人性化、创造性为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不仅能够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呢?一、自主探究,提升对话式语文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只有亲自体验合作、探究、对话的过程,才能真正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建构。阅  相似文献   

19.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充满着生命的灵性,它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主持人、欣赏者。平等对话已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共鸣的动态过程,成为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智慧潜能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传达出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让教学对话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获得对生命感悟的同时,打好他们的精神底色呢?一、营造对话时空,启迪智慧之花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把  相似文献   

20.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关乎教学目标与大学功能的实现。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作为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基于对话理论将对话式教学法引入法学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锻炼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对话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实现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师之间知识结构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