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燕华 《教育》2011,(21):43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计算时容易出错,与家长交流时也经常听到:"我家孩子太粗心了,回答问题时算式列对了,却还是算错。"不少家长认为,计算相对容易些,不用多思考。就连很多学生也觉得,计算太简单了,一听就会。可是,当计算时还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往往自责地说自己粗心。粗心除了由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外,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3.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甚至有时自己也会说一些这样的话:"怎么又错了?讲了好几遍还错,你在想什么?""太粗心了,明明是减号,怎么就看成了除号呢?""计算时要认真,不能马虎!"这些都是教师对做错作业学生的评价,从这里也可以看  相似文献   

4.
正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之后,在计算能力方面对学生要求并没有太多变化,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依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断下滑,特别是口算能力下滑严重,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更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一次的考试之后,我们都能发现不少的学生错误在计算上,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小孩子太粗心了,老是计算出错!"也有的学生在反思考试情况时说:"这次太粗心了,下次一定注意。"我想反思固然重要,然而找出根本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提高口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我们的计算教学注重了它的“源头”——算理的理解,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依然是错误百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直击现状】运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结合三年级下册期中独立作业进行了统计,发现计算出错(仅包括口算、估算、笔算三大题)的学生占了总数的39.8%,而且错误类型多样,其中漏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占错误总数的27.8%,算理不明出错的占18.5%……学生自我反思太粗心。这些计算上的错误,难道真是"粗心"惹的祸吗?  相似文献   

7.
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反映:我的孩子作业总是错,计算时数字抄错,加法当作减法,解决问题题目意思理解错误等等。对此,家长也没办法解决,只能感叹一声"我家孩子太粗心了"。而细细思考这种"粗心"现象,其实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花季雨季     
沈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我觉得我现在的学习出了问题,这让我很着急。每天,我都学习到很晚,而且做练习题的效果也还好,可是,一考试就不知道怎么了。会的题都写错了,这样错的题很多都是因为粗心。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计算出错: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上学期的期中测试刚结束,二年级的教师们正在统计测试情况,发现计算错误率达11.2%"算理说了无数遍,他还是会错,我有什么办法?""有的优秀学生考试就考不到100分,难题不错,总是在计算上出错."  相似文献   

10.
<正>国庆长假,双胞胎女儿拿出幼儿园教师布置的涂色作业开始涂色。大女儿在事先画好的草图里全神贯注地涂色,小女儿却在本上涂鸦瞎画,我提醒了她几次,她还是把色彩涂到图形的外面。她爸爸在旁边笑着说:"这个小女儿,长大了肯定是个粗心的家伙!"我心中不禁一愣,这真的是粗心造成的吗?我同时又联想到学生在作业、考试时也犯一些教师、家长认为简单的错误,如抄错数字、计算错误等。我们有时也总结为学生太粗心了,认为只要细心些,就会不犯错了。难道粗心真的就能掩盖错误吗?我认为不能。下面就"粗心"的话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粗心"这个词,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会出现,也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损失。在生活中,如果是因为"粗心"带来的损失通常就是给当事人添不少麻烦,如果在学习中因为"粗心"带来的损失就不可估量了。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抹杀"粗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谷继兰 《教师》2013,(21):74-74
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课堂教学新的变化,反映在计算教学上,就是教师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多算多练,计算则理应成为学生最有信心完成好的任务。然而,事实并非所愿,高年级学生计算出错仍是普遍发生的现象。学生对计算正确与否缺乏自信,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是孩子粗心造成的。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粗心吗?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具体到学习中,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经常听到老师与家长的对话:"你的孩子太粗心了,计算题错得那么多。"也经常听到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我们班这次没考好,主要是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还听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对话:"我们班老师说,谁计算题错一题,罚做5题。"难到学生计算的失误单单是粗心  相似文献   

14.
粗心是每个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经常出现的现象,不仅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大人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粗心的毛病,但是粗心的毛病在学生的身上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突出,粗心的影响可以实时体现,特别是在计算时,如何纠正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里.对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计算作为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它的准确性不仅能影响和制约数学学习的进程和质量.也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自然学科学习的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会更大.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很重视解决问题的教学,认为计算学生易学,而忽视了计算教学.学生也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动脑筋机械地练习,错误经常不断.当出现计算上错误时,一般都归罪于粗心.因此我经常提醒学生:“计算时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我以为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作业的正确率应该很高。但事实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美好,学生错误率较高,叫来学生问其错因,只有一句话:"我太粗心了。"家长的评语也几乎千篇一律:"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望老...  相似文献   

17.
唐典芳 《考试周刊》2014,(54):77-77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计算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基础,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运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狠抓错例分析,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等策略进行矫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旭 《小学生》2010,(7):20-20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将会促进其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能力,为将来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重要的一环,恰恰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就这一点知识我一会儿就都看明白了,根本就不用老师费那么多的口舌。可是问题也出在这儿,学生明明会算,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数学奥林匹克专家裘宗沪认为:"如果你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算,而且要算得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要熟练和准确。"是啊,计算正确对孩子们学好数学来说,很重要!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孩子们在计算方面的表现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则案例。那日,以前的一位同事,面露难色地对我说:"我家晓晓,才上一年级,怎么就害怕数学上的计算了呢?从学校回到家,我想着再让她练习几道计算题,可她一看到我出的是计算题,就一题都不想做了,勉强做几题,也是错误百出……"要说这个晓晓,可是学校教工子女里非常优秀的孩子,能歌善舞,幼儿园时还是大家眼中的"小童星"呢!做什么事儿,都特别带劲儿。可孩子  相似文献   

20.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