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同属新闻的范畴,同受新闻基本规律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同的共性——新闻性。但电视新闻毕竟是以画面为特征、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形象化的舆论,因而具有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区别的个性——电视性。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是声音画面双方有机结合,新闻性、电视性两者俱佳。一档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亦是如此。“电视”一词源于希腊文的“从远处”、“远远的”和拉丁文的“看”,合起来即远距离传送的画面。通常用的TV不过是英文Television的简称,含意也是遥远之地能看得见的图象。相对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而言,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或图象,其弱势也是画面或图象。电视新闻能形象地层现事物的原貌,既可目睹,又可耳闻;它能把观众带到新事实发生的现场,尤其是现场直播,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它能满足人们眼见为实,一睹为快的接受心理。显而易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传媒,人们总愿意从宏观上对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研究阐发,尤其是电视这种最常见的传播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新闻画面将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即试图对电视新闻画面这一微观课题作些探讨。新闻画面的传播特性电视新闻画面,是许多可视性非语言符号集合而成的总体形式,是信息传播的直接中介。电视新闻画面能使受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消除对可靠信息的测不准疑惑,对画面内容产生认同心理。1、新闻现场的实证性。新闻画面的传播起到了“眼见真正为实”的作用。对于那些属于耳闻而非目睹的信息,受众总是认为经过记者加…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4.
刘永霞 《新闻界》2000,(6):45-45
电视新闻是由解说词、画面、同期声和字幕等多种元素组成,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最大区别是直观的形象效果,是主要依靠画面语言来叙事和表情达意的。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画面说话,以形象谋篇布局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节目要表现事实,就必须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让观众眼见为实,这是电视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画面语言可以说是电视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节目要表达什么 ?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用画面语言表现,通过…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画面使观众产生纪实性和真实感。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是体现电视新闻特点、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手段,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6.
李建敏 《青年记者》2006,(14):83-84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乐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虽然音乐并不是电视新闻传递的主要信息,但是18直着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新闻中,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配合画面语言、字语言),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现场画面让电视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现场画面让电视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不少获奖的好新闻,往往是声画配合得当,声画并茂的范例。如获得1984年新闻一等奖的《抢救二十一名落水遇难乘客》的新闻,是记者赶赴受灾地区途中遇上洪水冲走客车而抢拍的新闻,画面形象真实感人。解说配合画面一开头就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观众,接着,简练地叙述事件的经过和抢救的结果。这条新闻画面和解说的配合恰到好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一条形象真实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则使电视画面更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使新  相似文献   

12.
与文字新闻不同,电视新闻牵涉到声音和画面的配合,文字写作虽然仍是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但画面形象对文字写作的制约却是不容忽视的。电视新闻写作就是要发挥多种符号  相似文献   

13.
戴博 《新闻传播》2010,(7):81-81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细节的含义、特征和作用.以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状态。如果说画面让电视新闻变得形象饱满,那么,有了细节则使电视画面更具生气和灵气。中国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曾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电视新闻细节电视新闻细节,是指记者在现场摄取的那些最能表现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它可以是新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信息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电视新闻的表现规律、画面的表现力,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发挥“画”这一优势中,长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所谓视觉形象的表现力,就是通过画面的形式、艺术化、信息含量等表现手段,使人经过视觉辨别产生联想,引起共鸣。使新闻事实、新闻本质得到形象化的表现。提供形象新闻氛围,将受众带入情境、情感、情节的联想和体验之中。使受众从眼见为实、其情可感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别。难忘的情景,引起难忘的记忆,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正是利用人们易于接受形象记忆的特点而显现其所长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它与报纸、广播相比,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连续运动着的画面和有声语言的有机合成构成电视特有的表意系统。观众收看电视新闻,也是希望通过画面和声音更真切、更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电视的传播特性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传播更多可听、可看的"形象信息。因此,电视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标准除了新闻价值这一新闻共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形象价值这一电视个性要求,使电视新闻扬长避短,真正发挥电视独有的形象比较力。一、问题的提出"形象价值"最早是由摄影界起用的一个概念。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  相似文献   

17.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的视觉形象——画面,以及文字解说、现场声音等声画结合来再现新闻事件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字记者“笔下生花”,用笔写出脍炙人口的报道,摄像机好比电视记者的笔,用它来拍摄生动感人的新闻画面,向人们传递信息。摄影界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摄影是用光作画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节目之首。电视新闻的表达是由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电视播音员的播音来完成的。虽然电视新闻中画面新闻的比例很大,但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留在观众心目中印象是很重要的。观众期盼着自己喜爱的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电视台也需要树立自己的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