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银妹 《广西教育》2004,(4A):18-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际的写作能力,写记实作文,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习作教学必须让学生丰富生活,帮助学生开拓习作“源头”,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情,文章才会生动具体。怎样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习作,下面我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黄琼 《初中生》2003,(36):14-18
近年来,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此举既有利于根治假话充斥学生作文的“顽症”,又有利于引导学生把生活和写  相似文献   

3.
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作文教学明确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而目前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不少小学生感到写作文有压力,不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真实地表达出来,在作文中说假话、空话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恐怕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任意地拔高立意、狭隘地讲究题材的“有意义“、指导的程式化或随心所欲有关吧!……  相似文献   

4.
袁勉 《广西教育》2009,(19):31-31,3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习惯按老师设计好的内容、格式去写,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不由衷,甚至说假话。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关于学生习作方面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 ,做到说真话 ,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改进作文教学 ,彻底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作文为主的“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传统做法 ,变“让我作文 ,我怕作文”的不良局面为“我要作文 ,我爱作文”的可喜局面 ,从而真正激活新形势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促进素质…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提倡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关键,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一、指导写“应需之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往学生作文往往是为写作文而作文,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也往往提不起写作积极性来.于是,出现了装腔作势、假话套话连篇的毛病.写“应需之文”,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代就提倡的.他说:“课内作文最好写应需作文,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由本人承担的“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提出:从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提高生活的品味。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在学生生活作文中大力开展诚信习作教育。为此,我组织了一些有关生活作文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际的写作能力,写记实作文,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习作教学必须让学生丰富生活,帮助学生开拓习作“源头”,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情,文章才会生动具体。怎样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习作,下面我谈几点粗浅体会。一、从内容入手,诱发写作兴趣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变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东拼西凑者有之,移植抄袭者有之,而具有真切感受的作文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 立足写“实”,从“小”起步当前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写“实”,这可谓作文教学中一大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指导不切实际,不能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路。有的给学生定调拉框,有的给学生列举范文。作为善于模仿的儿童来说,或者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许多学生的习作存在着说假话、大话、空话的不良现象,为了作文而编造生活,甚至伪造生活。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在写作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学生写生活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加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1.
《大纲》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笔练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做到说真话,表达真隋实感,不说假话和空话。”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而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头痛,学生发憷,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中关于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的第二点是“有真情实感。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说假话。”这里的“不说假话”四个字,是这次修改时特意加上的。可见学生作文说假话,不是个别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学生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的确比较严重。如要他们写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一件事,不外乎拾皮夹子,让位子,推车子,修凳子,送孩子。可以说“五子登科,样样齐全”。我曾抽阅某小学五年级四班五篇“尖子”作文,他们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话、大话、空话.这是因为作文教学远离实际生活,从而导致了学生无话可写的局面。因此,作文教学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和个人内心世界这些小圈子,而应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更丰富的情感实际.真正让学生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写我真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设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下列指导思想:1.作文绝非教师强加于学生的作业,而是学生参与社会、与人沟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回归生活,为生活所用。应充分发挥作文的实际功能,注意作文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2.作文教学以活动形式呈现,课堂再现生活的真实,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并在实际交往中生成要说、要写的内容,在交往过程中学习表达。3.习作指导首先要打开学生思路,引导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少教师布置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加上学生对各种要描写的事物缺少观察和体验,于是造成学生作文假话、套话、空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布置作文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让学生去写那些他们没有真实感受的东西。在作文实践中,我用多媒体来辅助作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所要写的事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关于学生习作方面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就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改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语文教育自古就重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追求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然而,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让人心忧:教师抱怨学生作文一凑二抄三套,不想写、不会写;学生厌倦作文,怕上作文课;专家学者痛斥应试式作文教学教学引发文品与人品的分离,学生的作文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健康感性的生命与日常丰盈的生活……。观念要改变,方法要更新。  相似文献   

18.
课标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作了新的定位,提出了诸如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自己想说的话”等具体要求,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些意见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作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有明确要求:老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根据大纲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我常按以下做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什么?《课标》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小学作文教学,应定位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才能达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的目标。“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正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