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韩普  张嘉明 《现代情报》2021,41(1):111-120
[目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数据共享进程,在考虑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研究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对医疗数据共享的参与意愿。[方法/过程] 基于演化博弈论,构建由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两博弈主体组成的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两者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双方在医疗数据共享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并使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果/结论] 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的演化稳定策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双方从医疗数据共享中获得的收益、双方在该过程承担的隐私泄露风险、医疗服务机构需要付出的建设成本、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条件下的隐私泄露概率。[局限] 未能考虑医疗数据共享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平台服务商等利益方对双方参与意愿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慧医疗的不断发展与普及,RFID作为其重要技术所引发的安全与隐私问题越来越突出,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具体安全与隐私威胁的保护方案。首先从一般到特殊分析智慧医疗中RFID安全与隐私风险,然后分析了RFID技术中的伦理及法律,最后比较目前RFID安全防护技术的优缺点与美国、欧盟等国际上对RFID安全与隐私的保障实践。得出RFID安全与隐私全生命周期保护模型SRCE,并对模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作为政府、医院或相关部门开展 RFID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颁布一年多。为更好地贯彻《条例》,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条例》颁布和实施以来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医疗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医疗活动不是普通的民事活动,要正确处理民事法律的普遍性和医疗服务特殊性的关系,简单、笼统地适用《民法通则》来处理医疗事故是不合适的。对少数病人无理取闹,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加以有效地制止,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患人员合法权益。2、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建议制定限额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医药费用不断增长,而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迫在眉睫。借鉴美国管理式医疗在医疗费用控制方面的显著作用,结合我国国情及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这一模式控制医疗费用的前景,有助于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2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Prometheus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Prometheus的医疗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本文结合医疗方法涉及的美国专利法第101条、机器或转换测试、自然法则、自然现象等标准分析了美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评判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是政府出资为一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失业者、低收入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买单,确保全体国民能够享受到高效、公平的医疗服务。这与美国现行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有很大的相似性。美国政府对公共医疗领域投入巨大,在整个医疗系统开支中,政府承担的开支占到了总数的50%左右,为了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公共医疗开支的非正当使用,更是为了确保接受政府公共医疗服务的公民对政府的服务感到满意,美国政府下属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The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估活动,其结果一方面向上级政府汇报,作为政府考核相关行政人员的标准和调整公共医疗政策的依据.一方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质询与建议。这些绩效评估活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中国公共医疗系统的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定,没有绩效评估这个环节是很难保证成功的,因此,美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的实践对于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相丽玲  陈琬珠 《情报科学》2020,38(6):170-177
【目的/意义】个人健康医疗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背景下,该信息的保护与利用是 各国学界关注的主要内容。【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 和Excel 工具对中外个人健康信息保护研究动态、主要研究 内容及观点、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及综合分析。【结果/结论】个人健康医疗信息保护逐步形成技术、管理、法律三 位一体的跨领域保护模式。国内外的技术保护研究相对成熟,未来在管理和法律保护研究将呈现出本土化和理论 化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握数据驱动创新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深刻影响一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尤其在医疗数据等敏感个人数据领域。日本在医疗数据规制领域建立"基本法+专门法"双层法律体系,并在操作层面创设"匿名加工+认定"制度,以平衡医疗大数据开发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独树一格的日本式规制模式。针对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开发利用2个方面立法滞后、制度不健全的现状,建议:(1)加快推进数据保护体系构建,弥补"保护缺位";(2)系统思考数据保护与运用的平衡关系,探索实效性发展举措,弥补"发展缺位";(3)借鉴日本经验做法,为推进医疗数据开发利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医疗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医疗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反向就医,即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患者,为节省医疗费用,到发展中国家寻找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文章就医疗旅游这一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项全国保健计划提出的一些政策性建议。虽然美国保健费用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11%)比其它任何国家都高,但是仍有3700万美国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随着布什政府上台,已经为一项全面的健康保险计划提出了三个方案,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美国人有足够的力量支付高质量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保护程度评价体系与中美保护程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河发 《科学学研究》2007,25(4):646-653
从专利保护过程出发构建专利保护程度评价体系,分析我国专利保护的演进态势,比较中美专利保护的主要指标,并基于世界最大指标,利用专利保护程度计算公式得出我国1985-2004年和美国2004年的专利保护程度,指出要提高专利保护程度,我国应大力提高专利司法保护程度,并稳步提高专利审批保护和行政执法保护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亲专利政策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和日本的威胁,美国自1980年开始实施"亲专利"政策,设立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改革,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扩大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推出了《拜杜法案》。美国亲专利政策与美国的法律体制相适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成功恢复了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对我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对全球碳纤维布专利进行了检索及数据统计,从专利的年度发展趋势、专利权人、专利技术热点和该技术的核心专利等多方面分析了全球碳纤维布技术的大概情况和日美等技术重点国的详细情况,以期为我国碳纤维布技术的研发决策提供支持与依据。研究发现,碳纤维布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日本和美国在碳纤维布技术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时浙、粤、苏经济体的PCT申请受理情况与申请美国专利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三经济体的国际专利水平提高较快,创新力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相当差距.从美国专利的"专利受让人"的性质分析,发现三省的大陆本土机构与个人对通过研发的投入和保护,以此进入世界市场的意识并不强.  相似文献   

15.
The U.S. Orphan Drug Act provides R&D incentives to drug-makers that go beyond statutory patent protectio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act's effect on financial returns to innovation and on the strategy of orphan drug develop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nancial return to orphan drug development is positiv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en market size is small and cumulativ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the policy that extends effective patent duration or subsidizes R&D activity improves incentives to innovate.  相似文献   

16.
The value of U.S. patents by owner and patent characterist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uses renewal data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U.S. patents, controlling for patent and owner characteristics. Estimates of U.S. patent value are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estimates for European patents, however, the ratio of U.S. patent value to R&D for firms is only about 3%. Contrary to a common assertion, patents issued to small patentees are much less valuable than those issued to large corporations. Litigated patents are more valuable, as are highly cited patents. However, patent citations explain little variance in value, suggesting limits to their use as a measure of patent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专利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专利制度创新的基本背景,进而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考察了美国专利制度创新对专利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最后对我国专利制度发展和专利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岳贤平  王娟 《科研管理》2010,31(6):73-79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加大,特别是美国亲专利(pro-patent)政策实施以来,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在现实中开始大量存在。论文在对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的心理、实践和结果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后,从美国实施的亲专利政策、企业R&D活动效率的提高、企业专利价值的策略性应用以及企业专利组合策略的产生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专利悖论”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Foreign patenting in the U.S.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useful technology indicator in comparisons between countries. In order to shed light on this topic, this paper will try to explain foreign patenting in the U.S. by way of data for one country - Norway.A crucial question is what role is played by exports in explaining the foreign patent activity. Is the U.S. patenting just an indicator of the export performance, or is it the other way around; that technology - measured by foreign patent activity - is an important trade explanatory variable.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wegian U.S. patenting and export to the U.S. by way of time-series analysis on data from 1883 to 1980. Then some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re done on industry-level data from 1920 and from 1960–1980. An hypothesis is further tested for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U.S. patent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cycles. Finally a detailed but tentative analysis is done on firm-level data for the years 1969–1980.The results lend partial support to the assumption that foreign U.S. patent activity reflects innovative activity in the country where the patents originated. A major advantage in using foreign patenting in the U.S. as a technology indicator, is that this type of data in general seems to be of a higher quality than domestic patent data.  相似文献   

20.
国外企业专利许可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保护强度的加大,企业已经开始加强了对专利资产的开发与管理。论文从专利许可类别和专利许可模式的角度,对国外(主要指美国)企业专利许可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内在的运作机理。最后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