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路径系数权重的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重的确定是科技成果奖励评价的关键环节.文章以路径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指标权重,构建基于路径系数权重体系的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从评审专家的视角出发,剖析影响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因素,并从资质能力、行为规范、评审表现三方面构建了评审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信用评价模型方面,提出一种基于TOPSIS方法的评审专家信用评价模型。首先通过AHP与熵权法确定主、客观指标权重,并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TOPSIS方法对评审专家进行相对贴近度排序,实现对评审专家信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可行性评估是实施成果转化的重要一步,目前电网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尚无统一标准体系和成熟模式可供借鉴。文章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指标权重及标准等级进行确定,建立了计算模型,为科研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专家反评估与项目评价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评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项目评审工作是科技基金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科技项目评审方法的研究,是一项集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具体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科技基金项目评审体系.结合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评审系统,在对影响评审结果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专家反评估与项目评价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评审方法,建立了项目评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选取评审专家、确定评审权重的算法,给出了科技项目评审的物元-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专家和学者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将同层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综合统计模型得出综合绩效值。以重庆市为例,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科技成果评价现状,提出了检验检疫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及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并建立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及相应权重的方法,为提高检验检疫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多目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特点以及其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成果,结合多目标评价方法,从内部资源条件、科研投入、科研产出和宏观环境认知等4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对各层指标进行权重设定,采用灰色评价法建立模型,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院所现状,对其转化能力进行多目标综合性评价,找出制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原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与比较现有科技成果评价方法,提出一种将熵权与物元分析模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采用物元分析法构建科技成果评价模型,解决了科技成果专家评议模糊性结果的合成问题。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于科技成果评价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围绕科技评审专家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一主题,总结国家层面、广东省关于科技评审专家科研诚信管理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基于元评价理论建立科技评审专家工作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评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专家评审工作质量。研究发现,不同指标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当受到相对应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实例中大多数专家的评审质量处于一般的水平,需加强对表现较差的指标的监督管理。最后,根据政策梳理和模型的实证结果,提出完善科技评审专家信用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围绕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一主题,在总结国家层面、广东省关于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措施,基于元评价理论建立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工作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评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专家评审工作质量.研究发现,不同指标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当受到相对应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实例中大多数专家的评审质量处于一般的水平,需加强对表现较差的指标的监督管理.最后,根据政策梳理和模型的实证结果,提出提高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