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书的习题中写有 :“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 ,且生成N2 和H2 O” ,而有些书中却写道 :“在通常条件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 O ,并放出热量。”为搞清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探究实验 ,最后得到证实 ,不用催化剂时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实验装置实验用品 :锥形瓶、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玻璃管 (破具支试管 )、浓氨水、NaOH(固体 )、纯O2实验原理 :首先打开贮氧气瓶的开关 ,让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充满O2 ,然后将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中的浓氨水加…  相似文献   

2.
很多书的习题中出现了“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 ,且生成N2 和H2 O”。而书中写到“在通常条件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 O ,并放出热量。”为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探究实验 ,最后得到证实 ,不用催化剂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一、实验装置附图 演示实验装置二、实验用品锥形瓶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 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 玻璃管 (破的具支试管 ) 浓氨水 NaOH(固体 ) 纯O2三、实验原理首先打开贮氧气瓶的开关 ,让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充满O2 ,然后将小塑料瓶 (眼药…  相似文献   

3.
一、考查反应热的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用符号ΔH表示 ,单位一般用kJ/mol.若ΔH <0 (或为“ -”)为放热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有 :CaO H2 O =Ca(OH) 2 、2Al 6HCl=2AlCl3 3H2 ↑、燃料的燃烧反应、中和反应以及N2 3H2 2NH3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2SO2 O2催化剂 2SO3 、2NO2 N2 O4等 .若ΔH >0 (或为“ ”)为吸热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有 :C CO2Δ 2CO、Ba(OH) 2 ·8H2 O 2NH4Cl =BaCl2 2NH3 ↑ 1 0H2 O等 .【例 1】  ( 2 0 0 0年 ,全国理综 )今有如下 3…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H2S与SO2反应生成浅黄色S的实验现象,我用一支小试管和一个注射器进行演示实验.在准备室中收集一试管SO2,用橡皮塞封好;收集一针筒H2S也用橡皮塞封好,就可带入课堂进行演示.演示时,把针筒上的橡皮塞换上针头,把H2S注入带橡皮塞的小试管中,在试管壁上马上会出现浅黄色固体.此做法优点:1.反应瞬间完成、现象明显2.不会引起教室环境污染3.操作方便,课堂效果好4.此操作可用干多数混和气体的反应(如NH3+HCl,NO+O2等)H_2S与SO_2反应的实验改进@郭文锋$浙江磐安中学!322300…  相似文献   

5.
一、相关“基本理论”的“不一定” 1.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不一定越大(NH3·H2O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有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3.稀有气体不一定与其他物质不反应(稀有气体可以与F2反应)。 4.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写在左边(NH3中N是-3价)。 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 6.离子反应不一定有离子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H2O)。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反应 MgCl2 2NH3·H2O=Mg(OH)2↓ NH4Cl进行方向常有争论.有人认为反应应正向进行,理由是有难溶于水的物质Mg(OH)2生成,使溶夜中离子浓度减少,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人认为反应应逆向进行,理由是NH4Cl水解显酸性,可与碱Mg(OH)2反应,且生成的NH3·H2O是弱碱,符合强碱制弱碱的规律.反应究竟向哪个方向进行呢?笔者从实验验证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例1.(1998一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和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反应生成NOZ C.NH: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制碳酸氢按和硫酸钱 例1‘,(1994一4)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与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反应生成NO: C,NH。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碳按和硫钱 〔简析〕两题为相同题,考查内容完全相同,只要掌握氮的固定概念:由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两题答案易选且均为A。 例2.(1998一8)反应4NH3(气) 502(气)二4NO(气) 6H20(气)在Z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减少…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1.能正确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示意图是2.对于反应H-+N H3=H2+NH2-,正确的判断是A.是置换反应B.N H3是氧化剂C.H-被还原D.N H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3.在4Zn+10H N O3=4Zn(NO3)2+NH4N O3+3H2O的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分子个数比为A.1∶9B.9∶1C.4∶2D.2∶44.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 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炽热的碳与CO2反应D.甲烷(CH4)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6.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  相似文献   

9.
一、开展校内研究性实验1.提问设疑,研究反应产物。如做完课堂演示实验Mg条在CO2中燃烧实验后,用类比法设问:Mg条能否在SO2气体中燃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反应可以进行,且反应原理、产物与Mg条在CO2气体中燃烧相似。这时,教师演示Mg条在SO2气体中燃烧实验,观察产物并未发现容器内壁有淡黄色固体硫产生,却有白色固体物质生成。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Mg与生成物硫高温下能否反应?”引导学生得出有MgS生成的结论。再用稀H2SO4使白色生成物溶解,且有臭鸡蛋气味气体产生,则说明Mg(过量)在SO2气体中燃烧时,有MgS产生,反应方程式是:3Mg SO2=点燃MgS 2MgO。通过提问设疑,分析研究,配合实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学生尝试到了研究性实验的优越之处。2.透过现象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性。在做教材中用Cu或Ag作催化剂,氧化乙醇得乙醛的反应时,学生很难理解Cu的催化性,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操作与现象:先加热A产生乙醇蒸气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B处。B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C处无水CuSO4由白变蓝,即证明有水生成;D处产生白色...  相似文献   

10.
一、开展校内研究性实验1.提问设疑,研究反应产物。如做完课堂演示实验Mg条在CO2中燃烧实验后,用类比法设问:Mg条能否在SO2气体中燃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反应可以进行,且反应原理、产物与Mg条在CO2气体中燃烧相似。这时,教师演示Mg条在SO2气体中燃烧实验,观察产物并未发现容器内壁有淡黄色固体硫产生,却有白色固体物质生成。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Mg与生成物硫高温下能否反应?”引导学生得出有MgS生成的结论。再用稀H2SO4使白色生成物溶解,且有臭鸡蛋气味气体产生,则说明Mg(过量)在SO2气体中燃烧时,有MgS产生,反应方程式是:3Mg SO2=点燃MgS 2MgO。通过提问设疑,分析研究,配合实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学生尝试到了研究性实验的优越之处。2.透过现象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性。在做教材中用Cu或Ag作催化剂,氧化乙醇得乙醛的反应时,学生很难理解Cu的催化性,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操作与现象:先加热A产生乙醇蒸气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B处。B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C处无水CuSO4由白变蓝,即证明有水生成;D处产生白色...  相似文献   

11.
1.NH3 的水溶液和SO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故NH3和SO2都是电解质. 剖析:这种说法不正确.电解质的内涵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在NH3和SO2的水溶液里,阴阳离子分别由NH3·H2O和H2SO3电离生成,而NH3SO2本身并没有电离.显然NH3和SO2都不是电解质,它们和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和H2SO3才是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将初中教材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改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在水中反应”的方法,既达到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反应原理3Cu 8HNO3(稀)=3Cu(NO3)2 4H2O 2NO↑4NO 3O2 2H2O=4HNO3图1 反应装置2 实验步骤21 加工带90°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选择橡皮塞大头直径正好与注射器直径一致的两个橡皮塞,并用钻孔器钻孔。截取两根口径为05cm,长为8cm的玻璃管,并加工成90°弯管。22 按照反应装置图连结好…  相似文献   

13.
铵盐与强碱的稀溶液之间混合反应时没有氨产生,这是公认的事实·其原因是生成的新碱(NH3·H2O)产生的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特别大,常温常压时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700体积的氨;生成的新盐(钠盐、钾盐)多为易溶物·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OH-NH3·H2O但浓的铵盐溶液与浓的强碱溶液之间在通常情况下混合反应时是否有氨产生和有晶体析出呢?高三新教材第32页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把(NH4)2SO4浓溶液和NaOH浓溶液混合时,生成挥发性的NH3……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 OH-=NH3↑ H2O这种表示意味着浓的铵盐与浓的强碱之间反应时有氨产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H2在储气瓶中燃烧的方法制备H2、N2混合气,以“暖宝宝”贴片中的发热剂与砖屑混合物为催化剂,用气室法检验微量NH3,改进了合成氨的演示实验。本实验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3 ) 2 ]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 ,这是值得商榷的。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mL2 %AgNO3 溶液 ,然后一边摇动试管 ,一边逐滴滴入 2 %的稀氨水 ,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 +NH3 ·H2 O→AgOH↓ +NH+ 4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gOH + 2NH3 ·H2 O→ [Ag (NH3 ) 2 ]++OH-+ 2H2 O②  由于反应①生成的NH+ 4与反应②生成的OH-结合生成N…  相似文献   

16.
1 用做反应物质1 1 利用铝箔进行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1 2 利用铝箔包裹钠块置于水中代替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2 用于防止仪器被腐蚀2 1 在涉及NO2 、HNO3 的实验中,为防止NO2 、HNO3 对橡皮塞的腐蚀,可用铝箔包裹橡皮塞。2 2 在对加热含有碱性固体的实验中,可用铝箔来隔绝碱性物质与玻璃仪器的接触,既可减少加热固体时玻璃仪器的炸裂,又可减少碱性物质对玻璃器皿的腐蚀。如实验室利用Ca (OH) 2 与NH4Cl的固体共热来制取NH3 时,可将两种固体混合物装入折叠成槽形的铝箔中,再一同放入试管内加热来制取NH3 。3 用于对…  相似文献   

17.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取的一系列Cu-Ni/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采用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取的5%Cu-10%Ni/γ-Al2O3的催化剂反应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为800℃,CH4/O2=2(体积比)时,CH4的转化率达到98.6%,H2和CO选择性分别为99.98%和90.1%.  相似文献   

18.
误区之一:N2和O2反应可用来制备NO N2和O2在放电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NO,但该反应耗能大,产率却很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工业上制NO是通过NH3氧化来实现的,4NH3 5O2(?)4NO 6H2O;实验室是利用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来制得3Cu 8HNO3(?)3Cu(NO3)2 4H2O NO↑.  相似文献   

19.
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要点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等;二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量的关系及电子转移数目的求算;三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涉及到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计算问题,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是运用电子守恒定律。例1(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A.SO2、H2O、N2、NH3B.N2、SO2、H2O、NH3C.N2、SO2、NH3、H2OD.H2O、NH3、SO2、N2解析根据题意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配平得:3(NH4)2SO43SO2↑+N2↑+4NH3↑+6H2O↑。故答案选C。例2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1)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如以下空格内。Au2O3++++(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还原剂是。(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相似文献   

2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 ,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 ,且不影响生成H2 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 .NaOH(固体 ) B .水C .NH4 Cl(固体 )D .CH3COONa(固体 )2 .冰箱制冷剂氟里昂 (CCl2 F2 )在高空中受到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 ,并进行下列反应 :Cl+O3→ClO +O2 ,ClO +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 .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 .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 .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3 .对于反应 4FeS2 + 1 1O2 =2Fe2 O3+8SO2 ,试回答有关问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