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16世纪末兴起,外国期刊的发展历史相对于图书来说是很短的,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早在20世纪初其发行量就已远远超过图书.在很多发达国家,期刊早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主流媒体,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报纸.  相似文献   

2.
西风东渐中国时尚类期刊的来时路时尚类期刊是与时尚产业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带动了包括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在内的奢侈品时尚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16世纪末兴起,外国期刊的发展历史相对于图书来说是很短的,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早在20世纪初其发行量就已远远超过图书。在很多发达国家,期刊早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主流媒体,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报纸。近些年,随着来自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加剧,国外期刊的发展也历经磨练,形成自己的运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许建平 《传媒》2002,(4):31-32
笔者在这里将要谈论的女性期刊,是指妇联机关主管主办的综合类社会文化期刊,它们普遍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中期,90年代以后,又普遍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健康发展,成为中国整个期刊市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并且,仅从其在期刊市场上的销售份额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期刊正值萌芽初创阶段,其生存更多地依靠各电影公司作资金后盾.电影期刊编辑则多来自旧式文人的转型,其在经济上对电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倚重与依附.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编辑理念在艺术与市场之间游离不定,加之电影期刊在编排方式上的千篇一律,导致其内容的同质化以及竞争的无效化,直接影响了电影期刊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期刊定位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业飞速发展,期刊因其出版特点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比较接近而日渐走俏,期刊成为出版业发展主流的时代逐渐到来,其中一些名牌大刊的崛起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带动了期刊业的深化和发展。出版人士纷纷看好期刊,打“期刊牌”。一时间.新办杂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笔者以为,办期刊决不同于出图书,  相似文献   

7.
李频 《中国编辑》2003,(1):32-39
最近两年是期刊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期刊文化由20世纪到21世纪的转折之年。中国期刊世纪转折的核心含义之一,就是完成期刊种类的结构性调整,以形成品种、印数、印张和产值的同步增长,以融人世界期刊文化潮流,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期刊竞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真正有期刊,应该是在20世纪初,中国期刊的早期活动实际上是有西方人参与的。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期刊是1520种,现在是9000多种。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今天,期刊的多样化,包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9.
郑坚 《新闻界》2007,(6):43-4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时政期刊对中国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建构,其核心是中产阶层的认同问题;当代中国传媒体现出的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体精神的变迁,由此可以引发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伪满东北地区日文期刊曾是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和文化侵略的工具。而今这一时期的期刊已成为研究东北近代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对这一时期大量日文期刊进行调研和整理的基础上,就伪满时期东北地区日文期刊的产生、发行概况及部分重要期刊作以简要的考证和介绍,希望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商品消费的一种主要趋势,而由于媒体可选择性的增加和受众的日益成熟,受众对媒体品牌的理性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因此,媒体是否能打造出品牌将是决定其能否争取到更多注意力的关键。品牌期刊的基本要素品牌期刊首先应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主流媒体的境界与追求,就是深刻地关注和分析社会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其二,主流媒体的基本风格,是理性和建设性,  相似文献   

12.
邓明洁 《出版广角》2016,(19):58-60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广播期刊正值萌芽初创期,特殊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促成了广播期刊基本形态的形成.文章以分析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基本生态为基点,探究其特征及其在既定的时代语境下履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列举了20余种期刊学下位学科的正式出版物并对其核心内容作了简要介绍,用事实证明期刊学是不容争辨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4.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就是以出版社为主办单位的期刊。社办期刊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只是自1997年新闻出版署提出社刊工程以来,社办期刊才真正成为业内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5.
黄健  郭丽娃 《编辑学报》2002,14(4):241-243
20世纪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1)20世纪上半叶(1904-1949),先后出版的中医药期刊有400余种,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期刊的某些特征;2)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1950-1965),中医药期刊由医学社团、个人创办逐渐转变为政府行为,同时出现了早期的学报类中医药期刊;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医药期刊在艰难中生存与发展;4)改革开放初期(1976-1989),学报类中医药期刊全面起步,中西医结合类及专科类中医药期刊崛起;5)90年代以后的中医药期刊(1990-),其发展的明显特征为临床研究文献水平的整体改进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电子期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军 《编辑之友》2003,(6):54-55
世界范围内出现电子期刊距今并不久远,谈到电子期刊的研究历史则更为短暂.资料表明,国外最早的电子期刊大约要算美国20世纪60年代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化学文摘>出的一套磁带版,随后才陆续开始了关于电子期刊的研究,我国则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电子期刊研究的专业论文.  相似文献   

17.
朱清 《出版科学》2013,21(2):74-76
《电声》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销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它凭借丰富的内容、公正的姿态以及充满道德意味的批判立场,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本文对其编辑理念及内容特色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声》对当今影视期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明华 《记者摇篮》2008,(12):49-5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科普期刊的读者群日渐萎缩,虽然科普期刊的数量稳步上升,但是发行量却迟迟不能跟上,一些科普期刊苦苦支撑,科普期刊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据最新统计,月发行量100万册以上的科普期刊只有《家庭医生》杂志,月发行量50万册以上的也只有3种,月发行量10万至50万册的约有50种,  相似文献   

19.
王积龙 《新闻界》2003,(6):52-53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国的期刊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中国有9029多种期刊①,仅次于美英;期刊年总印数29.5亿册,仅次于美日;发行广告收入约为120亿人民币。②中国作为一个期刊大国已名副其实。期刊实践的发展必然要求期刊理论研究为其健康发展作关照和指导。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这样一个期刊大国,却没有一份正式的期刊研究的专业杂志。本文就从多维视角来分析这种期刊研究杂志的缺失,力图使读者了解这种缺失对我国期刊业造成的影响,以此来呼唤中国期刊研究杂志的诞生。一、从对期刊学术研究成果看中国期刊研究杂志的缺失期刊…  相似文献   

20.
左联期刊与报告文学的"联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左翼传播媒介的左联期刊与作为新兴文体的报告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了一次联姻,其具体表现就是左联期刊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对报告文学的强烈需求以及报告文学对左联期刊的传播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