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大凉山彝族诗歌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十几年的发展,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群。他们的作品中散发着一种原生化的文化气息,这是依靠现代意识的创作思维与理念,重潜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源头,创造出属于彝族自己的诗歌话语,表述着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在诗歌的主题、体裁、手法、语言等方面都延续和更新了传统,以一种崭新的诗学观和诗艺实践,开启了民族诗歌更高、更新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倮伍拉且是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中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大凉山风土人情深刻的认识与爱恋;利用独特的诗歌语言意象,融入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传达着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中架起了一座诗意的美学桥梁。倮伍拉且由表层的风俗人情的展示向着终极追问进发,试图构建一种现代诗意哲学。  相似文献   

3.
能歌善舞的彝族作为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凉山州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90年代起至今,大凉山不断走出优秀的流行音乐人,他们大胆运用流行音乐体裁,创作出一批风格多元、气质独特的音乐作品。笔者以吉杰和莫西子诗的歌曲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凉山彝族原创音乐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彝族古代诗论发展历程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建国至今,彝族发掘出版的创世纪史诗、长篇抒情诗、叙事诗似乎是最多的,发表最早,作品分布的地区也很广。”(贾芝《序彝族诗文论》)文学理论是文学实践(创作)的对应物。一个民族文学的特性总是决定着一个民族文学理论的特性。彝族古代文学以诗歌著称,作为彝族诗歌创作和审美经验的理性概括与总结的诗论,也就相应地构成了彝族古代文论的主体。而且,彝族诗论以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在中国诗论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现在发掘的资料来看,年代最早的彝族诗…  相似文献   

5.
黄粱梦诗歌美学是研究邯郸黄粱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黄粱梦诗歌旷达美学特质的研究首先论述了旷达这一美学范畴内在的独特品质,进而从深层次解析了黄粱梦诗歌表现出的人生彻悟美、梦的形态、精神超越和现实态度,第一次提出了黄粱梦诗人群的概念,对黄粱梦诗人群中王安石、范成大、王世贞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探索,推测了作品的创作年代,分析了诗人们在面对人生中重大事件、失败、痛苦时的情感态度,指出了作品中的美学特质与作者人生经历、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昭觉县作为凉山州腹心地带,聚居着圣乍、所地、阿都、依诺四个语系的彝族人.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中心地,有"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之说,昭觉其悠久的历史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凉山彝族音乐文化染上了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风格.彝族重视生命全程中的人生礼仪,他们始终延续着本民族自古相沿的仪式传统,并通过音乐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将本民族的生死观念、个人生命哲学进行阐释.彝族人生命中所有特定的仪式都与音乐文化有着极其深厚而悠久的联系,音乐是彝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彝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让彝族传统的婚丧音乐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章的组诗《北山恋》是刘章诗歌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标示着作者诗歌独有的审美个性。他的诗迥别于现代诗的某些病态意识和奇特的表现手法。充满着和谐、清新与热爱乡土生活的真情。刘章诗歌的文化底蕴是古典的、浪漫的,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这表现为诗中对大自然迷恋的情结、温柔敦厚的气韵及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技巧。他诗歌的形式与其内容相濡相补,共同构成其诗歌特别是乡情诗的内蕴,构成主体的“内在图式”,承载着主体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彝族头饰是传承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保留了彝族文化传统特色,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本文旨在对凉山彝族传统头饰造型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意图运用这一传统文化符号于现代帽饰头饰的设计造型中去,以全新的方式来拓展保留凉山彝族传统头饰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43项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各自具有自身的起源、特点和功能。通过对凉山地区目前开展较好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从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角度对它进行诠释,探讨分析其具有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满足彝族大众和游客观赏及资源向资本转换的功能;教育功能;民族融合的功能;促进彝族大众参与和游客参与的功能;历史上扮演的军事功能。探讨分析其凉山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对凉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对凉山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凉山旅游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部民族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向世人展示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布及传承,了解凉山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剖析其经济文化价值,旨在保护和传承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在晚唐诗歌潮流中的意义,在于他个人的悲剧乃是晚唐那个时代的悲剧的缩影。这种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的契合,才是这个典型的主要审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诗情与画意在唐诗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如影随形的微妙关系。总结其表现方法企希着双重的收获:既能准确把握二者的美学意蕴,又能清晰地描述出唐代诗歌诗画美学性格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同光体”与“南社”的宗宋,崇唐之争,是规模唐音或宋调的旧体诗创作的绝响,也是现代宋诗研究的起点,受新学运动的影响,现代学对于宋诗的评价长期偏低,并为唐,宋诗优劣论所困,到80年代后,人们方逐渐摆脱成见束缚,对宋诗特征及其艺术特质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资产阶级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已经为学术界所肯定。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针对其口号提出前前后后诗界的动向、发展、延续、影响等一系列过程做一些梳理,可以从其理论精髓和创作的内在方面,更清晰、更深入地展现晚清那批具有改良革新的政治愿望和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那场学界的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元诗研究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诗研究不是元代文学研究的热点 ,但 2 0世纪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元诗研究是很有成就的 ,元诗的价值和特点正日益被认识 ,元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也逐渐被肯定。回顾一下 2 0世纪学者们对元诗成就评价的前后变化 ,对元诗基本特点的认识 ,对元诗发展与分期问题的讨论等 ,从社会政治及文学学术史自身发展的角度寻找元诗研究冷与热的原因 ,对于今后的元诗研究 ,应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坛,涌动着一股讽刺诗的潮流,诗人们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无情揭露,一方面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进行讽刺,描绘出一幅幅"群丑图"。在诗歌艺术上,利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讽刺对象形象化、漫画化,并以对比、反语、戏仿等手段揭露其丑陋本质。当然,由于诗人的情感过于强烈,超过了理智,也使一些讽刺诗打上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上里贤一教授所编的影印《中山诗文集》,全面展示了清代琉球诗人所创作的汉诗面貌。琉球中山诗人对中国古代汉诗的学习与承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中山诗人受唐人的影响较深,在内容方面基本继承了唐诗的题材,表明中山诗人在诗歌内容上的丰富。二是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中山诗人的风格酷似唐人,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三是在形式上,诗律的掌握非常娴熟,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有古风,平仄、对仗等都运用得工整自如。中山诗人的汉诗创作,加深了中琉文化交流,加深了中琉友谊。  相似文献   

19.
初唐诗歌继承了南朝的绮靡诗风,不但南朝诗歌固有的一些弊病没有得到纠正,而且,诗歌的内容也大抵是歌功颂德或以文辞为娱乐的.在诗歌的表现形式方面,唐初宫廷诗人们汲取和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并且有所发明和发展,使之日臻丰富和完善,这对唐诗走向成熟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英译和跨文化阐释,该书反映了西方学者在西方思想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节选该书关于《诗大序》中两段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讨论比较诗学视野里诗歌的功用和分类。通过详细地比较和对比,找出英译中国文论的优点与不足,继而对中西文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