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知识体系究竟能够被称为“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不是一个想当然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论证运动心理学只能是 一门学科而非一门科学的理由,并且指出:“客观的”和“实证的”并非一定意味着“科学的”。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有实际效应的学科,其“元理论”和“方法论”的重构是急待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连载第18题令出多门势(《官子谱》原本上卷第243题)《官子谱》原本上卷第243题仅有一图,本无题名,笔者将其命名为“令出多门势”。基本图这是位于《官子谱》原本上卷第243题的“令出多门势”原图。原本“令出多门势”结论为白先劫,但只提到一种打劫方法。  相似文献   

3.
林辉 《精武》2004,(4):24-25
自然门盛名远播,其技法以“自然”为宗旨,并无固定拳套,《自然门功法之应用》更是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故宫失守     
《收藏》2011,(7):I0014-I0015
“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令故宫博物院深陷舆论旋涡,媒体在针对以上事件评价时使用了“失守”两个字。那么,故宫“失守”究竟“失”在哪里,本刊择发各方部分说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皇炮捶拳     
传统拳种的三皇炮捶,属短打类拳之一。其历史悠久,据古谱记载祖师为人皇氏轩辕黄帝(生于公元前2697年)。故又称“人宗门”、“人祖门”、“三皇门”。史书记载:“三皇者,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是也。早在战 尤于涿鹿时已形成三皇炮捶之雏形,因其出手如捶,发劲似炮,而得名。《少林七十二艺·点穴术》记载:“今之言技击者,厥惟两派四门。两派者何?少林、武当是也。四门者何?三皇、形意、八卦、言门是也。考两派四门之历史,则三皇门为最悠久。少林派祖师为初祖达摩禅师……。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三皇门(今世称人祖门…  相似文献   

6.
冷冷 《精武》2009,(12):20-22
发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可谓是静海县的“土特产”,也是天津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拳种。其起源是清朝乾隆年间一僧一道两位太祖拳师云游至独流,将太祖门拳法传至独流。在长期的流传中吸取了当地流传的通背拳还有少林拳以及其他拳派的精华而形成的一门风格独特的拳法,有“太祖拳通背劲”之说。  相似文献   

7.
封一门战术,是依据“04规则”中关于一门后超过7.5厘米的球不能临时移开的规定,而衍生的一种“舍卒保车”的新战法。实战中以牺牲己方一个球(封堵一门球)为代价,以使对方球进一门后受阻,不能正常到位,削减其攻击力度,从而保存己方实力,控制场上局面,有效地攻击对方,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8.
文啓恩 《中华武术》2002,(10):36-38
武术中之“短打”乃指近距离之格斗。下面介绍四种短打实用技法,其中“开门送客…‘逼步连环”注重“闯中门”硬打硬进,“醉汉撞门”“拨草寻蛇”则旨在“走边门”侧击巧打。  相似文献   

9.
王卓 《精武》2009,(6):40-42
(1)八门五步 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八门者,四正隅也,四正为拥捋挤按,四隅乃揉捌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曰八门五步。  相似文献   

10.
“体育”已经是十分熟悉和经常使用的术语,难以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体育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一种历史过程,“不是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体育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是一门纯理性的科学,因而其分类是一种功用性归类,不是自然分类。本文根据体育“两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案,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和理论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丁首泉  汪清明 《武当》2014,(8):11-12
流传于湖北省崇阳县的武当字门拳,当地人称“矮桩拳”,源自武当山,扎根于崇阳县民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民国初期,以字门矮桩拳出众的汪海舫,应武昌府之邀,充当鄂军都督黎元洪贴身保镖,名声大噪,其事迹历历可考;汪海臣,字门拳世家,小成后又拜字门拳宗师沈佑安为师,习得一身过硬的字门功夫。  相似文献   

12.
史明 《武当》2005,(12):24-27
“六捶套打”是形意门优秀的传统对练套路之一。由于该套路短小精悍、结构巧妙,布局合理,技击性强,故历来只在形意门少数弟子中秘密演练,甚少外传。余曾随恩师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习练此拳法,多年来坚持不懈,获益匪浅,今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不妥之处,敬请行家里手多加斧正。“六捶套打”源自形意宗师宋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即“人学” 马克西姆·高尔基认为“文学即人学”,他是从文学改造人类“灵魂”的角度提这一问题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塑造完美的人体本身来看问题,毋宁说“体育学即人学”——当然,这均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体育,是以人体自身为其对象、以运动为手段,其目的是为了造就一代胜似一代的身心并健,日臻完善的人的一门科学。所以,就其对象、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素描教学是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学科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其教学是“技”与“理”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发现力、创造力、领悟能力的高艺术修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郭荣浩 《精武》2010,(8):11-12
本人1973年开始习武,后习气功和太极,2002年跟随九宫纯阳门“真”字辈第八代师李思宜师傅习纯阳门功法,经多年努力获益良多,深切体会本门注重德技双修,其搏技理论具较高深度,功法拳法除极有攻防意义之外,  相似文献   

16.
“叮咚”的门铃响后不久,房主打开了门。是他吗?我脑子里闪出了疑问。“我找王忆诚教练。”“噢!我是。”回答干净利索。是他?!看上去四十多岁光景的人,整齐的分头和他那旺盛的神情,告诉别人他青春的活力犹在。高  相似文献   

17.
谢远基 《武当》2014,(5):49-51
金刚二指禅是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中的一门绝学,又称为大力金刚指、点穴手、剪子功、禅指功等。其集强身壮体、祛病延年、防身制暴于一炉,被誉为“绝世奇功”,“武林秘招”。相传,此为少林派的代表性武功,  相似文献   

18.
五行通背拳述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琦光 《精武》2005,(3):28-29
五行通背拳。简称“通背拳”或叫“通臂拳”、“通臂掌”,古称“通背门”。继又称“白猿门”、“通臂猿门”。五行通背拳的技法主要取法于长臂猿的动作。出手以掌法为主。以摔、拍、穿、劈、攒(对应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掌的基本掌法、劲势为拳法的主体而得名。现在通臂拳传流的内容很多。主要的有五行通背拳、沧州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螳螂通臂拳、沙氏通臂拳、少林通臂拳和洪洞通臂拳、通备拳等等。虽名目相近。而其风格、特点、技法则不尽相同。但其理是一致的。本篇未能一一尽述。仅着重介绍五行通背拳(以下简称“通臂拳”)。  相似文献   

19.
十五、顿挫 在弈战中,往往会通过一些攻击性的过渡手段,迫使对方应付,由此而获得有效的步数或有利的时机,争得进一步发动攻击或组织防守的有利态势。这些带有攻击性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过渡手段,通常称为“顿挫”或“过门”,也有称其为“次序”的。  相似文献   

20.
李式查拳是我国查拳门流派之一,是传统武术中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截手刀”是李式查拳门“三截套”其中一截,“截手刀”也是李式查拳门独有的刀法。本文在挖掘整理和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截手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全视角分析了截手刀整个套路及其独特之处,旨在对传统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