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2—5页,练习册第1页第1题。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的情况;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感情以及  相似文献   

2.
教学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轻重。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健 《教学与管理》2010,(11):56-5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法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第三册第35页(通用教材第三册,第40页)。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初步领会余数的意义,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观察、说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72、73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学会用直尺画定长(整厘米)线段.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与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学习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新教材第五册第64页"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内容例1、例2、例3,练习二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概括等能力。通过简单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7页中的例1,完成本页“做一做”中的题和《课堂练习》练习四中的第1至第3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3.通过揭示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受到辩证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七册第124~12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探究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的各数并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来自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一册第14页-16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重点:知道1-5的数序,能读写1-5的各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教具、学具:课件、1-5的数字卡片、挂图、学具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  相似文献   

13.
万微 《云南教育》2000,(21):38-39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 112页~ 113页的例 1~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第 1~ 5题。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写几分之一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平均分”概念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数各部分的认识和写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小黑板、卡片 ,三张长方形纸 ,一张正方形纸。   学具准备 :彩色笔、三张长…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79页例4、例5。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2.把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理清思维程序。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良好的学生习惯。教学重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磁性教板、投影仪、录音饥、挂图、口算卡片;学生操作用的小捧14根和圆形14个。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72、73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学会用直尺画定长(整厘米)线段。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与交流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量、画定长线段。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直尺、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卡片(课前发给小组长)。学具准备:每人一根学生用直尺、白纸若干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小组长拿出卡片…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10页~12页主题图、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了公园(用课件显示情境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一)观察情境1。师:根据买气球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还剩几个?)师:根据买风车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认识钟表,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教学具,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结合认识钟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初步体会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能用小数描述简单的生活现象。2.使学生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操作、比较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发...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56页。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