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2.
老子在《老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并赋予它以形而上的意义。认为“道”是宇宙之最终依据,“道”生“有”和“无”,“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而完整地完成了以“道”为宇宙之根本地宇宙本体论。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无为”思想,并以“无为”作为人生活的根本根据,倡导不争、尚无、处下、守柔、虚静的思想理念。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独特的哲学语境。在哲学语境的笼罩下,该书蕴含了“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老庄道家哲学中,关于“道”这一范畴,老子和庄子的认识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老庄的天道观,从根本上讲,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认为“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上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但老庄关于“道”的认识也有不同之处,老子的“道”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庄子则将“道”内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则追求精神境界的超升;老子的“道”玄不可测,而庄子的“道”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老庄“道”论之异同,对老庄后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子》、《庄子》是老、庄以言传"道"的经典之作,然而其中又都有关于"道不可言"的精辟而详尽的论述,在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具有颠覆性、超越性的独特表达方式———道言。这种无关理性、逻辑、概念的弹性语言解决了在本体上"道"之言语的路绝性难题,而老庄关于道不可言的一系列论述也成为魏晋言意之辨的滥觞,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道本论是中国哲学史上典型的一元本体论。其典型的表达是今本《老子》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直是学界的共识,本无异议。但是随着郭店楚简的出土,该章的竹简本出现了异文,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一些学者因此认为老子是以有和无共同作为本体,其哲学是一种二元本体论。这种观点涉及到对老子哲学的根本性解读,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关系到老子哲学定性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老子整个文本一贯的哲学立场出发,坚持认为老子哲学是一元本体论,并非某章节的个别字句便可轻易推翻。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谈"道",含义有三:一为路,所谓道路就是其意;二为行业规则,所谓白道黑道,道亦有道谓此意也;三为规律、本源,万物之宗,老子《道德经》中所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谓此意也。当然,佛教中对"道"也多次提到并阐述,一曰平常心,二曰正行,都出自《六祖谈经》,大体意思是明心净性,向善无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境不同,意思也不同。今天我们谈的教师之道,意义综合,内涵复杂,但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其技术价值思想丰富而深刻。基于"道生"、"德畜"、"自然无为"的价值根据和取向,老子提出了"朴散则为器"、"埏埴以为器"、"大制不割"、"善行无辙迹"和"物象精信"等深邃的技术思想。在老子看来,技术的发展过程作为"无技术→有技术而用之→有技术而不用"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无为→有为→无不为"的价值实现过程;技术因道而生,得道而动,借道而行,为道而去。  相似文献   

8.
孔子贵"仁",为人道;老子贵"道",乃予"道"以形而上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原理,此原理名之曰"道"。韩非子亦云:"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老子曰:"有物混成(混沌不分),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虚无寂静的状态),独立而不改,周  相似文献   

9.
语文之道     
语文之道,乃语文之规律,语文之原点,语文之真谛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文之道衍生了语文之术,语文之枝,语文之末。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前语文之术横流、蔓延,遮蔽了真正的语文之道,出现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局面。如何面对?我们要借用老子的智慧——少则得,多则惑,回到语文的源头,探寻语文的规律,研究语文之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拙著「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朴素的辩证唯物论」一书的第二,第三两节。全书近二十万言。本文只说明三点: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二,论证道的本质是唯物的;三,给道下一定义。——作者誌 (一) 老子的道本来是自然的,也就是物资的。但后来的学者,从庄周到梁啓超,都把老子的道弄成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东西。庄周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又从反面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莊子,知北游)梁啓超则以佛学解释老子的道,认为老子的道是本体,是「真空妙有」,是  相似文献   

11.
庄书中的“美”这个能指符号具有多义性,不能与美学意义上所说的“美”完全对应。庄书中最能与关学意义上的“美”产生对应的概念,其实是“真”这个能指符号。庄子所言之真,并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而是存在论意义的真,即本性的敞开与澄明。庄子的美论乃是以真为价值指向。庄子的审美体验,也就是人回归本真性情的生存体验。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真即是美,美即是真。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3.
相对“曹学”的提出,“罗学”经由杜贵晨先生首倡,并得到学界认可,看似偶然,也是考量诸多因素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罗贯中参与了两部大书的创作,“罗学”研究与“三国学”、“水浒学”自成体系,且也关系密切;盖因所涉地域,“罗学”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称得上“接地气”的专学;“施学”也有足称专学的必要,罗贯中与施耐庵枝蔓交错,“罗学”与“施学”不无关联,将曹、罗、施三学鼎立与紧随其后的“金学”共同构成与四大名著、四大奇书内外结合、主副相应的学术关系将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关于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论述闪耀着辩证法的光彩。《老子》辩证法思想虽有其局限性,但它能够承认矛盾并且辩证地看待矛盾,这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了。  相似文献   

15.
老子德论是关于人生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学说。老子“道德合一”的本体观体用形态,既逻辑地展现了老子哲学的德论主题,又首次点明了“德”即得“道”之德性的内涵和实质,并内在地构成德论之“道——德性——德行”的逻辑结构。“自然”的理念则是贯穿老子德论的基本原则。这一逻辑结构内在地体现了老子德论之本体论、价值论、修养论等基本内容,以及德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萨特早期哲学中内含的美学是一种虚无论美学。萨特认为,人的存在作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虚无与自由,虚无与自由构成了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规定。美与艺术的存在同样以虚无和自由的本体论为其依据。不仅如此,人的存在作为虚无的存在就是欠缺,欠缺构成了价值的本性和起源。美作为自为的欠缺的所欠缺者就是一种作为超越性价值的存在,它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双重特征。因此,审美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才能实现。想象的本质特征是虚无化,而美对对象的审美提升实际上就是想象性意识对对象的虚无化。想象构成了虚无论美学的审美方法论,它把萨特的虚无论美学贯穿为一个美学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与审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整体。  相似文献   

17.
临夏方言的“是”字句除与现代汉语“是”字句用法相同外,大部分“是”字句结构复杂,用法特殊。这些句子“是”字的前、后分别是谓词性短语,所构成的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内容,并且因主题不同,强调的焦点和侧重点不同。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分析了临夏方言中的这类“是”字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分析了犬儒主义及老子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阐述了二者在认识社会和客观事物方面的相通和相同之处,讨论了二者哲学思想在其时代的现实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旨在通过文化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结构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是当代文化思潮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专门术语。由于二者都是“主义”,又都使用了“结构”一词加以限定,故极易产生混淆。辨析二者之间的差异,意在正本清源,在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中正确把握二者的内涵并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马里奥·本格由于脱离实践考察实在、概念等本体论问题而造成了一系列理论上的失误。首先,他的实在观是错误的,他所定义的实在还不能等同于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其次,虽然本格的概念理论有不少合理之处,但他把类和概念相混同得出概念客体是一种虚构的错误结论;最后,笔者认为应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确立概念客体的本体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