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了Ni51.6Mn23.4Ga25单晶的交流磁化率、电阻、有无磁场下的相变应变.结果表明该材料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为252K,相变热滞后仅为6K,自发相变应变量高达-1.15%.沿应变测量方向和垂直应变测量方向施加960KA/m的磁场,双向形状记忆的应变量分别增强到-2.35%和0.56%.分析表明该单晶的大自发相变应变量起源于内应力诱导的变体择优取向,而磁增强的相变应变量归功于外加磁场通过孪晶界移动的方式诱导的变体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Al-1Mn-1Mg合金不同变形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和微观结构特征,探讨了该铝材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0.1 s-1时,若变形温度较低,则发生了动态回复;若变形温度高于723 K,产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为673 K时,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产生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高于0.1s-1,软化过程具有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混合特征.当应变速率高于5.0s-1时,产生几何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螺旋型、并联双螺旋型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在温度-荷载联合作用下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分析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桩体应变、桩体轴力、侧摩阻力等热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升温时温度分布较单螺旋型能量桩更均匀,2根桩的换热功率分别稳定在9.44 kW和9.70 kW,桩体平均每延米瞬态热交换值分别为726.2 W/m和746.2 W/m;桩体最大和最小应变分别位于桩体中上部和桩端位置;升温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分布呈上负下正,中性点均位于桩体中上部;2根桩由升温产生的附加压应力分别达到7.29 kPa和6.33 kPa,由降温产生的附加拉应力分别达到-4.06 kPa和-4.75 kPa,单螺旋型能量桩由温度引起的下拉荷载比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增加了885 kN,在实际工程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u-Zn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现象,发现在4.76×10-4s-1的应变速率下,H68黄铜和H58黄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均会出现锯齿屈服现象;随着Zn含量的增加,锯齿屈服的温区向低温方向移动。在出现动态应变时效的温区形变时,两种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表现为应力平台。对于H68黄铜,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出现锯齿屈服的临界应变量增大,锯齿波的最大应力振幅减小。  相似文献   

5.
马氏体孪晶变体的形成和重定向是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致形状记忆效应所产生诱发应变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和控制重定向过程的力-磁-热能量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磁-热耦合模型,以分析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磁机理和特性。  相似文献   

6.
交流复阻抗技术在CaTi0.85Sc0.15O3-α固体电解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交流复阻抗测试技术在固体电解质测试中的应用原理,并对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合成的样品CaTi0.85Sc0.15O3-α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根据测得的阻抗谱提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用阻抗分析软件对CaTi0.85Sc0.15O3-α在不同温度下的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拟合处理,获得了晶粒电阻、晶界电阻,并定量研究了样品中晶粒电导、晶界电导和总电导随测试温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Sc掺杂显著提高了样品的电导性能,CaTi0.85Sc0.15O3-α在800℃的电导率达到0.017S/cm,接近于同温度下8YSZ的电导率;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满足Arrhenius定律,晶界活化能大于晶粒活化能,样品在730℃以下电导率主要取决于晶界电导,在730℃以上电导率主要由晶粒电导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目标跟踪的传感器能量损耗的弊端,提出了以数据融合和粒子群算法(PSO)相结合的移动目标跟踪方法。首先,通过建立不确定传感器感知模型,动态选择传感器父节点,结合PSO对以父节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传感器节点进行局部优化部署;其次,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有效跟踪的前提下,该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感器的使用数量以及传感器节点的移动距离,实现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可为破解传感器的能量损耗难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空气加压渗流技术制备了含宏观孔开孔泡沫铝材料。宏观孔的直径大小为0.8毫米和1.4毫米,宏观孔体积分数为69%和76%。通过多功能内耗仪采用内耗技术测试了泡沫铝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下的内耗谱特征,利用内耗技术研究了宏观孔开孔泡沫铝的阻尼行为。泡沫铝的阻尼能力比致密工业纯铝的阻尼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泡沫铝的内耗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内耗也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增大。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晶界附近存在有大量的位错亚结构。根据内耗测量和微观观察提出了泡沫铝中可能的阻尼机制: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和模式转换、孔洞/金属基体界面处由于动力学模量相差很大而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和孔洞发生不均匀的膨胀或畸变使外加应变能耗散为热能。  相似文献   

9.
在毛细现象中,管内液体会自发的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系统的能量会发生转换和部分损耗,从而引起测量的系统误差增大.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阐述毛细现象时须注意由于内摩擦的存在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尺度颗粒形貌特征对于砂土应力-应变以及能量耗散行为的影响。方法:1.通过同步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实验,提取高精度的真实颗粒形貌,并通过三维点云表征;2.通过基于球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不同尺度下颗粒形貌的突变与衰减;3.通过离散单元法仿真,模拟不同形貌试件的三轴剪切过程,并进一步讨论不同尺度颗粒形貌对于颗粒材料应力-应变以及能量耗散行为的影响。结论:1.通过比较较松散和较密实的试件,发现对于较松散试件,颗粒形貌对颗粒材料的初始刚度、应力-应变、体积应变和摩擦能量耗散等响应的影响更为明显;2.对于不同尺度下的颗粒形貌,局部圆度较长径比对颗粒材料宏观响应的影响更大;3.颗粒材料的能量耗散行为由颗粒形貌和初始孔隙率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氢能源管道储运过程中的氢脆问题,设计电化学充氢条件下的X80管线钢临氢行为综合测试试验,实测温度对管线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扩散系数和钢内壁氢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15 K下X80管线钢的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最小,氢脆指数最高;试样断口形貌呈脆性断裂特征。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315 K下裂纹尖端的位错和孪晶释放极少,因此诱发了脆性扩展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电测法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应变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不同标距和不同贴片时间的应变片测量预应力混凝土梁表面应变,与标距500 mm的机械表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变片的标距越大,测量准确度越高,通常100 mm标距的应变片测量不确定度达9%,当标距增加到300 mm时,测量不确定度下降到5%。建议在应用电测法测量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变之前,应进行同工艺条件下的应变进行标定;采用环氧黏结贴剂应变片时,黏贴应对黏贴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并能保证环氧黏结贴剂的充分固化条件。在无法采用规范做法对黏贴后的应变片进行固化和稳定化处理的条件下,建议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上述条件下的应变片测量方法。该研究特别适合一般条件下,混凝土表面应变测量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实验中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熔融织构YBa2Cu3O7-δ的磁化曲线.并且根据Bean模型利用磁化曲线计算得到临界电流密度,发现在所测数据中仅在T=77K和83K观察到鱼尾效应,而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鱼尾效应的峰值向大磁场方向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鱼尾效应和两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应变张量描述下的体积比受变形程度及泊松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Lagrangian应变张量与Almansi应变张量及Eulefian应变张量描述下,假定泊松比不变,大变形时都会出现体积变化反常的现象;在对数应变张量描述下,当泊松比取值0.5时,变形过程中材料体积一直保持不变,能满足材料不可压缩这一假定。  相似文献   

15.
应用应变疲劳能量损耗的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的J积分理论,初步探讨了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对延性断裂韧度JIC的影响。通过对20G钢和16Mn热轧钢板两种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前、后两种状态的延性断裂韧度JIC测试数据的比较,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存在。测试结果表明,±0.3%全应变控制的循环加载,经历500周次后可使两种钢材的JIC数值产生15%以上的改变量。对于20G钢,这种变化与Rice给出的循环加载变形功与J积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相对应;而对于16Mn钢则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是大学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能量损耗以及在介质界面反射的能量损耗是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之一,声波的强度变化体现在声压的变化上.本文首先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声速,再利用Mat 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在考虑到超声波的距离传播之后所得到的声速V2与直接测量声速所得到的声速V1两组数据的实验误差非常小,平均误差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温度因素对速度的影响却非常大.  相似文献   

17.
结合铁芯损耗研究的历史,对无取向电工钢损耗(10Hz~1kHz)进行了测量,并应用两种物理模型对总损耗进行了分离。Brailsford模型对总损耗的拟合比较准确,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存在-1.2%~2.5%的偏差。另一种常规的三段式损耗分离中,工频下磁滞损耗占71.1%,涡流损耗占21.1%,且随频率增加分别呈衰减和升高趋势,反常涡流损耗占总损耗的百分比先是随频率缓慢升高,在200Hz以后几乎不随频率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以3 mol·dm-3H2SO4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 K温度下,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K2Mn2(SO4)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值为-3 534.63±0.11 kJ·mol-1.  相似文献   

19.
实验中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熔融织构YBa2Cu3O7-δ的磁化曲线.并且根据Bean模型利用磁化曲线计算得到临界电流密度,发现在所测数据中仅在T=77K和83K观察到鱼尾效应,而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鱼尾效应的峰值向大磁场方向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鱼尾效应和两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烧结SrRuO3 的零场冷却 (ZFC)和加场冷却 (FC)的直流磁化强度和交流磁化率 .交流磁化率 -温度曲线的峰随外加直流偏场的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 .继续增加直流偏场 ,一个峰分裂成两个峰 ,其中低温下的一个峰继续向低温方向移动 ,另一个高温处的峰却向高温方向移动 .在不同频率下测量零偏场下的交流磁化率 .随频率的增加 ,峰值减小 ;但峰的位置并没有像以前报道的那样向高温方向移动 .可见 ,烧结SrRuO3 并没有显示自旋玻璃行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