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 2 0年后的 16世纪 3 0年代末 ,出生在法国的加尔文来到日内瓦 ,领导瑞士的宗教改革。加尔文发表神学著作《基督教原理》 ,他的神学思想有些与路德相同 ,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 ,主张因信称义等。但加尔文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神学观点。他提出了“先定论”(或“预定论”)作为宗教信仰的核心。加尔文认为 ,一些人的成功与永生 ,另一些人的失败与灭亡 ,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 ,因为从创世以来 ,上帝就把世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 ,后者注定灭亡。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只…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充分吸收了路德"信仰得救"的宗教思想,创立了"先定论"的神学思想体系,认为人按照上帝的旨意被界定为注定得救的"选民"和必然沉沦的"弃民"。加尔文建立的日内瓦神权共和国的社会实践"彻底震撼了传统神权的基石"[。1]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对当时欧洲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部分     
《中学历史教学》2012,(1):11-19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主要内容】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及其所提倡的"因信称义"等学说,从根本上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至上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近代社会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政教分离的出现以及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五、十六世纪,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旧的伦理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以宗教改革运动为代表,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张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伦理思想正逐步形成.其中,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最具代表性,其宗教(新教)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预定说”“禁欲主义”两方面,目的是使人过上一种警觉而又理智的生活,该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我实现途径,使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了人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的因信称义思想,这一思想延伸到教育领域就是全民都应接受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思想。路德从政府、市政当局和家庭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他的普及义务教育思想,并由他和追随者在德国各公国进行了相应的义务教育实践。马丁.路德普及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对西欧和北美的国民教育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代是将人文主义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包容在内的欧洲的觉醒、复兴、再生的伟大时代。自文艺复兴起,欧洲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的发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们已经开始以人性、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政治世界了。  相似文献   

8.
宗教改革与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的“因信称义”原则,不仅促进了思想自由和理性精神的发展,而且为人人皆有权接受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路德、加尔文所提出的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促进了西方各国国民教育体制的建立,为欧美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直接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文艺复兴属于必修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学习要点,相关的具体要求是:“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就文艺复兴的具体内容而言,  相似文献   

10.
颂扬人的高贵,反对神学对人的蔑视;提倡人的现实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推崇理性与科学,反对盲目崇拜权威的蒙昧主义;主张人的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桎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乌利希·茨温利(1485—1531年)是瑞士杰出的宗教改革家和政治活动家。作为西欧的第一代宗教改革家,他与当时德国的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齐名。但人们总是将路德与加尔文作为新教的两面旗帜,而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加尔文之所以在日内瓦取得宗教改革的成功,正是茨温利所奠定的基础。可以说,他是加尔文的直接先驱。与路德相比较,他的神学思想更多的具有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其革除教会弊端的措施更坚决彻底,并更注重社会政治方面的改革。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茨温利与路德的宗教改革进行简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马丁·路德的矛盾思想在翻译上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又是十六世纪德国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圣经>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本文通过分析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所持有的矛盾思想来说明他在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思想解放运动塑造了美国人民反对权威、追求平等自由的民族精神,也为狄金森追求独立自主的叛逆性格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基础,父亲的男权思想和对自己聪敏才智的不屑一顾促进了狄金森叛逆性格的萌芽和滋长,而随着亲人朋友的相继离去,上帝对狄金森祈求帮助的无动于衷则催化了狄金森叛逆性格的形成和爆发.  相似文献   

14.
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欧洲文明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欧洲社会政治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极具代表意义。加尔文宗教改革对世俗政治的建构,主要包括人的自由神圣性、政权的世俗性、经济生活自由和法律的至上性。这四个方面的建构,实现了世俗与神圣的相互统一,对欧洲社会政治世俗化转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早期的大学在展现"赫斯伯格矛盾"保守一面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积极改造着欧洲的宗教和社会。欧洲的大学不但为近代早期宗教改革思想的出现提供了灵感,也为马丁·路德反抗天主教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支持。大学毕业生不仅成为了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也让更多受到天主教压迫的普通民众能够接触到宗教改革的新思想,从而激起了整个社会对天主教会的反抗行为。欧洲的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史的研究成为连接宗教改革思想史和社会史的重要桥梁。从具体的历史视域来解读"赫斯伯格矛盾",对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18页:“法国的加尔文在瑞士进行宗教改革。”我认为此说不确。应改为:法国的加尔文在日内瓦共和国进行宗教改革。1536年8月7日,日内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年,反映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基督教原理》一书在瑞士出版发行。加尔文没有在瑞士久留。1537年8月27日途径日内瓦的加尔文应当地宗教改革领袖法海尔的请求留在了日内瓦,从此在这里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并且加尔文很快成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人物。任何事物的开端都是艰难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尤其如此。1538年由于加尔文改革的许多重大措施过多地触犯了…  相似文献   

17.
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的年代是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上升的时期,它的发展对西欧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根本上说,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护下,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具有全面意义的摆脱罗马教廷,实现教派独立的斗争是从16世纪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的宗教改革开始的.马丁·路德的改革叩开了基督徒思想自由的大门,促进了教会与会众的联系,推动了德国教会音乐的发展。改革也使欧洲北部许多国家脱离了罗马天主教教会,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进一步解放了会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精神禁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统治了整个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其支派天主教派向人们宣传上帝创造世界的世界观、赎罪救灵魂的人生观和博爱的伦理观。它用一整套教理教规束缚人的头脑和人身。教士由於帮助人拯救灵魂而取得特权,让人们屈服在教会的权威之下,连帝王也不例外。这种情况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督教的精神统治是当时西欧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十四、十五世纪社会情况发生变化,新阶级产生,民族国家形成。新兴阶级所发动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结束了封建天主教在文化上思想上的黑暗统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知识结构图示 文艺复兴:14—15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代表人物有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