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教学思想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直接的依靠,为了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地进行,我们确定了探索“如何将现代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师行为,促进教师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让教师成功走进新课程”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教学思想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直接的依靠者,为了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地进行,我们确定了探索“如何将现代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师行为,促进教师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让教师成功走进新课程”的研究目标。一、引导教师…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其中的一个目标是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要使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探究性学习的体验,这对师范教育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师范生毕业出去就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第一线,进行探究性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要求教学创新,要求将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对于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教师来说,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创设开放型、积极型、多元化、互动型的探究性学习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幼康 《考试周刊》2009,(25):56-57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探究性物理学习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探究性物理学习的适用范围、基本环节、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和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实施探究性物理学习,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的《科学》课程淡化了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的要求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错误”在学生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是经常出现的。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笔者有如下认识。一、善待“错误”体现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忽视学生自主性和独特性的教育有人称之为“没有儿童”和“无活力观念”的教育。不适当的评价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与课程改革精神相违背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善待“错误”。1郾善待“错误”,能促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新课程标准》对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我们要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走出认识误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策略,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正逐渐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越来越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究性学习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倡导和应用的一种学习模式。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当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文主要针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都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带来了新的学习理念和要求,而在现实教学中常由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把握不准,对课程要求执行的不力,使教学行为发生了偏差和扭曲,学生的课业负担无限膨胀,学习习惯、学习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重视关注的现象,在这变革的时期,我们应关注课程,用新课程的视野来审视教学、把握教学。通过提高课程的执行力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探究性学习?笔进行了探索和辩证性思考,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的产生为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创造了条件。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而探究性学习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形式,也是初中课改的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鸿军 《化学教与学》2010,(4):54-57,53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阐述教学过程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满足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权利。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话。  相似文献   

14.
陈艳 《辅导员》2010,(24):47-47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不断涌现,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辨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探究性学习法固有其积极独特的一面,但也不尽善尽美。在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对诸如问题探究、情境探究等探究策略进行大胆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改革不只是课改实验区的事,非实验区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九年义务教育现行教材(大纲修订本)的教学也已蔚成风气。特别是对探究性教学的尝试.不仅有效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实施新课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铺垫作用。下面是“鱼类”一节教学实践中的有益尝试,愿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6.
宋静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6-26,28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根据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教学中要注意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全面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4):19-20
<正>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核心。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来说,可以通过倡导探究性学习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方式在这种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以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希望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探究性学习转眼间成为教师培训报告里频率最高的词。然而,从“轰轰烈烈的探究性学习”的实证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不少老师对探究性学习理解欠深、把握不准、组织管理不力、效率不高.有的甚至已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重要因素。如何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快速步入正常有效的轨道,实现学生探究价值的升华。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我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孙琳 《现代语文》2007,(6):98-99
无论接受与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不但会使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会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不断成熟,不断进步,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刘根生 《科学教育》2006,12(5):22-23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理念呼唤新的教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主要标志之一,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和自主性反思学习;创造性反思和发展性反思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者与构建者,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我们广大教师理所应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