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基础上,根据近10年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研究成果,重新梳理并构建了乒乓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 的理论框架。通过对57场男子单打和50场女子单打比赛的统计分析,制定了男单和女单比赛的评估标准,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符合训练和比赛需 要,进一步揭示乒乓球比赛的客观规律,完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与分析体系。将运动员的第5拍得分归为相持段,第5拍失分归为发球抢攻段 的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三段指标评估法”中双方运动员各段数据不对应的问题。2个实例分析表明:(1)张继科在发抢段和接抢段技术 出色,抢攻积极,优势稳定;相持I段的得分优势最为突出,要注意合理分布发抢与发抢后相持的比例分配问题;相对其他击球段来说,相持II段不太 稳定,需要加强接发球抢攻后的相持衔接和攻防转换的能力;(2)李晓霞实力较为均衡,整体实力较强,发抢和接抢意识积极,优势较为明显,但仍需 注意提高发抢的质量;相持I段实力雄厚,得分优势最大,在发抢优势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凭借相持I段的得分优势保证发球轮中的得分率;相持II段 的发挥也较为稳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对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中外男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推测乒乓球技战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发抢段和接抢段具有显著优势,而国外运动员相持能力较强;未来乒乓球技战术将朝着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相持能力,使特长技术更加特长,在比赛中采取策略争取更多的机会发挥特长技术,同时相持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段指标法”对第15届亚运会女子团体半决赛及决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比赛中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球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认为在相关规则修改后,在乒乓球技术研究中应从各方面对三段指标法进行研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数理统计与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常用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实力评估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并以乒乓球技战术发展 现状和近两年重大比赛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理论依据指出:单打比赛中,前四板的争夺依然是比赛的重点,发球抢攻仍是主要得分手段;单打比赛中 五、六板的使用率较高,三、五板和四、六板的衔接是仅次于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的重要得分段,这两板球也是比赛中攻防转换的关键点;男子发球 抢攻段和第五板的使用率稍高于女子,但六板后相持段的使用率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对技战术实力进行评估时,五、六板的使用和得失分要结合发 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来进行分析。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双系五段分析”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该评价体系依据当前乒乓球比赛特点对其 竞技能力统计指标重新进行划分,并按照男女差异对其统一评价标准分别进行设定,同时提出乒乓球比赛竞技能力“个体评价标准”这个新概念。 分析新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举例说明用“个体评价标准”对运动员技战术能力运用的合理性与否进行分析能有效避免归因不全和错误归因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通过观察近两年来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主力队员朱雨玲与刘诗雯、陈梦、冯天薇的比赛录像,对朱雨玲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得分情况以及竞技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朱雨玲和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高技战术水平与优化训练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3段指标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王皓在第29、30届奥运会中与4位优秀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王皓与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王皓和乒乓球直板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旭峰 《体育风尚》2021,(5):112-1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100场男单比赛相关数据,论证“四段指标评估法”对网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的可行性,并运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对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技战术统计方法。结果表明:①在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竞赛学等相关理论以及专家认同的基础上,“四段指标评估法”适合对网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丰富了网球技战术分析理论体系。②依据统计学原理,制定出男单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评估标准。在现有网球技战术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评估方式,丰富完善了网球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③研究发现,德约科维奇的四段指标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周爽  赵爽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906-9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统计分析女子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丁宁对阵削球运动员金宋依、韩莹、武杨和胡丽梅的四场比赛视频。从技术、战术、心态以及综合竞技能力上来看,无论是前三板的抢攻能力,接抢段的稳定性,还是相持段的连续进攻和攻防转换能力,丁宁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运用都有了较成熟的突破,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技术风格,也为今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等方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对阵韩国削球选手金景娥的比赛录像视频进行了技战术效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丁宁在发球抢和接发球抢攻段中技战术运用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三、五板和二、四板球的衔接不够流畅;在相持段中整体的技战术运用的较为灵活、多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处理对搓的过渡球及多回合的相持球上耐心和信心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录像观察,采用乒乓球技战术三段统计法和分段指标评估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在2011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斯洛文尼亚站比赛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其在技术、战术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许昕发抢段和接抢段有一定优势,前三板抢攻威胁很大,尤其在抢攻意识方面特别强,相持过程中的对拉也很好,但反手的劣势也同样明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及三段指标评估法,对樊振东在2019乒乓球亚洲杯男单决赛的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技战术的使用情况及其得失分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技战术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教练员指导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张怡宁、王楠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她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及评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对4名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李晓霞、刘诗雯、丁宁、姚彦4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结果显示,她们在技术上各有特点和不足之处.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员整体实力的提高,我们要重新审视其技战术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方法,对马龙、张继科在第20届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东京奥运周期乒乓球使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塑料材质,导致国外乒乓球运动员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结合里约奥运周期(乒乓球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一步探讨ABS塑料球时代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变化特点,为备战巴黎奥运会做技战术准备。采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模型对国际乒坛三大赛事,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中男子(78场,4068回合)、女子(66场,3032回合)关键轮次比赛的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表现进行分析。男子四段技战术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34、0.444、0.359、0.318,女子为0.401、0.403、0.281、0.262;男子四段通径分析中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总效应;女子通径分析中发抢段和接抢段直接效应(0.401、0.403)小于间接总效应(0.477、0.482)。结论:ABS塑料球时代男、女优秀运动员各段技战术能力对比赛结果影响程度的排序均为:接抢段>发抢段>相持Ⅰ段>相持Ⅱ段;相比醋酸纤维素时代,ABS时代接发球反手拧拉技术间接地提升...  相似文献   

16.
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励勤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其技战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后的抢攻(或抢拉、抢冲)统称为“前三板”,发球抢攻更称为比赛“第一战术”,它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件看家宝。文章通过三段指标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王励勤前三板技术应用做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工作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乒乓球“三段评估”等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有机时代)和横滨世锦赛(无机时代)的6场重大比赛录像视频进行技战术统计,从微观上分析和比较马琳“有机时代”“无机时代”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运用效果,为其在“无机时代”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录像观察法、三段技术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对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刘诗雯和朱雨玲的技战术使用、得分情况以及竞技能力进行分析,找出二人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今后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肖毅  张辉 《体育科研》2008,29(6):19-22
以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训练样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功能建立了乒乓球比赛获胜的诊断模型。根据乒乓球比赛的主要技战术指标数据,利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诊断比赛的获胜概率,诊断精度较高。同时运用该模型计算了影响乒乓球比赛获胜的主要技战术指标的权重值,为有针对性的指导运动员训练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段指标评估和技战术归类的方法对王皓和波尔近期的4场国际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将波尔发球的类型和发球抢攻的方式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弥补了以往只研究发球和第三板单个技术的片面性,更好地将战术和技术相结合.三段对比中,波尔相持与王皓有一定差距.争夺前三板是两人比赛的关键;波尔发侧旋球较多选择反手抢攻;发逆旋转球较多选择正手抢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