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序列模式挖掘在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统计资料为数据挖掘对象,采用技战术描述方法,利用智能数据采集软件对比赛技战术数据进行采集,对初采数据根据实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尽可能使二次处理后的技战术指标能充分反映运动员的比赛状况。结果显示:利用序列模式挖掘的AprioriAll算法,挖掘高于用户指定阈值的最大致胜技战术序列,能清晰反映运动员得失分的连续击球技战术状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3段指标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王皓在第29、30届奥运会中与4位优秀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王皓与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王皓和乒乓球直板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通过观察近两年来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主力队员朱雨玲与刘诗雯、陈梦、冯天薇的比赛录像,对朱雨玲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得分情况以及竞技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朱雨玲和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高技战术水平与优化训练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米江 《精武》2014,(36):241-242
竞技乒乓球技战术是在乒乓球比赛中所用到的战术,乒乓球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战术,这种技战术是稳定的、独特的,每一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风格与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在乒乓球比赛中就可以根据对手的技战术规律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致胜的目的。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所以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竞技乒乓球却是人们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在竞技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较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战术风格,所以在竞技乒乓球中需要熟悉对手的技战术风格与规律,从而来达到取胜的目的,下面将详述竞技乒乓球技战术的基本规律以及其致胜策略。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世界网球前3名男子单打运动员在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不同的赛场对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战术要求各不相同,这些技战术又是决定优秀运动员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优秀网球运动员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和场地特点制定相应技战术,并且在发球和接发球要有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对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中外男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推测乒乓球技战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发抢段和接抢段具有显著优势,而国外运动员相持能力较强;未来乒乓球技战术将朝着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相持能力,使特长技术更加特长,在比赛中采取策略争取更多的机会发挥特长技术,同时相持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战术行为、击球位置、击球方向和击球技术4个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和竞技效率值,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相持和进攻是影响乒乓球比赛获胜概率的两个最重要的战术行为;运动员在侧身住的直接击球效果要好于正手位和反手位;击球方向从“本方反手长球到对方反手长球”的竞技效率值最大;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横拍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武术散打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其技击性、观赏性强,得到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何使散打项目继续发扬光大,就需要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发挥潜能,展现自己的魅力。通过研究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为其训练、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和比较法,以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散打运动员体能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地位以及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时,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但在比赛时,体能好的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尤其是同场队员技战术水平接近时,体能成为散打运动员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乒乓球比赛的全过程中,处处充满了节奏的变化。节奏是运动员所有技战术运用好坏的综合体现。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乒乓球比赛中的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出乒乓球比赛中节奏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比赛节奏的主要因素和调控比赛节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实验法、技术统计法,对高校乒乓球队双打运动员运用多球"量化指标"训练理念进行实践性探讨。实验与对外比赛数据表明:多球"量化指标"训练符合控制理论、遵循乒乓球项目技战术规律;能在短期内恢复与提高运动员双打技能;对运动员心肺功能以及意志力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女子乒乓球多球训练和比赛中一些指标的变化 ,探讨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理据、方法及合理运用 ,经过二个月的多球训练 ,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果说明 ,磷酸原→磷酸原糖酵解→糖酵解 3种组合模式的多球训练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杨鄢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0):53+61-53,61
以河南省青少年竞技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了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有偿训练的能力、竞赛现状及运动员的训练信心等方面。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但训练质量不够理想;从事训练的人数较多,但训练和比赛的费用多由运动员个人支付,后备人才流失严重;运动员对今后的出路和流向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进入专业队;运动员希望经常参加比赛,但目前的比赛制度对缺乏经验的运动员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发生了3次重大变革,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的1 128场比赛的现场统计为依据,分析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战术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战术训练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行新规则后对乒乓球基础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临中 《体育科学》2005,25(7):84-87
国际乒联对竞赛规则的3项改革,使中国乒乓球队面临新的挑战。实行新规则后,乒乓球运动将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对新规则带来的新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训练是优秀运动员登上世界最高峰必须经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新规则的执行,对基础训练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创新训练观念、调整训练内容和变革训练手段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的体育之林唯独乒乓球事业经久不衰,如果我们想在世界上维持好我们的霸主地位,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训练技术和策略并且在业余时间训练优秀的少儿运动员为职业比赛做准备。从少儿的年龄、神经类型、心理、专项素质、身体素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以提高运动员成材率。本论文主要讨论的对少儿运动员的选材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乒乓球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所处的现实状况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国乒乓球的人才结构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规则改变和世界打中国新格局的形成给中国队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从宏观的战略角度,论述了中国乒乓球既要保持长远优势,又要培养乒乓全面人才,并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通过对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科学训练的思想、经验、方法的总结、归纳、分析,从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科学地把握乒乓球竞技的制胜规律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创新赋予科学训练旺盛的生命力;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是科学训练的落脚点;理论研究对科学训练的有力支持;科学训练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8.
功能训练的理念来源于康复领域,现已逐步应用到运动训练中。由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腰椎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常出现的功能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功能训练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可根据情况,增加改善肩关节、胸椎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的训练,提高肩胛骨、核心和下肢稳定性的训练,以及改善肩袖、躯干肌力不平衡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有效减少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技术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当前形势下在技战术训练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试论乒乓球的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乒乓球意识的内容和状态论述了乒乓球意识在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引起各位体育人士及教练员的重新认识,在训练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运动员,继续为我国争取更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