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成立于1971年8月13日,隶属 于北京市邮政局。经国务院批准,于1972年元旦开始对 外营业。1973年1月1日,交通部邮票发行局成立;同年6 月1日,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合并恢复邮电部,交通部邮 票发行局也改名为邮电部邮票发行局。1974年1月,中国 邮票出口公司并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1978年6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改名为中国邮票公司,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12,(2):12-15
1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 我是1954年8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处工作的,和我一起到邮电部工作的还有实用美术系的卢天骄。据说当时邮电部对新分配的学生在政治上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相似文献   

3.
1998年第12期《集邮博览》刊登何天盛《〈近代邮刊〉启发孙传哲设计金圆邮票去掉国民党党徽》一文,吴凤岗指出文章有误。 吴老说,金圆邮票并不是孙传哲设计的,更谈不上“去掉国民党党徽”的问题。 中华民国邮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是交通部邮电司下属的邮政总局领导管理同在南京的会计处和在上海的驻沪供应处,当时把邮票作为财务管理,因此在会计处下设邮票课(南京,3人),课长赵山明,他从1927年到1949年都在管邮票,解放后任邮电部邮政总局供应处  相似文献   

4.
出国前的准备工作离别了邮政总局邮票处,到供应局属下的邮票厂筹备处报到。筹备处处长倪贯一是一位很年轻(约比我大十来岁)、很有见识、平易近人的领导,他告诉我现在的任务是做好出国准备,到捷克后认真学好技术,回国后参加北京邮票厂的创业,我们六个出国学习的学员都归处长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5.
离合皆有缘     
1970年前的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本来是个拥有五六十人的大单位。由于“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到1969年邮电部撤销、邮政总局即将与铁道部、交通部合并时,邮总坚持正常通信业务工作的,只剩了3个人。这是未经历过“文革”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原邮总的领导干部,多被诬蔑为“叛徒、特务、走资  相似文献   

6.
一生耕耘方寸间(连载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邮票工作有缘份1954年8月从学校毕业,和实用美术系的同学卢天骄一起分配到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处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当时邮票处的何振宇处长、资深的设计师孙传哲、雕刻师孔绍惠和唐霖坤、还有美院53届毕业生刘硕仁和邵柏林等老同志,对我们新来的年青人都很热情,问寒问暖,传授经验,相处甚为融洽,使我感到很亲切,很投入,慢慢地爱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0,(1):37-37
孙传哲(1916—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师。浙江宁波人。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两年后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深造,师法徐悲鸿、潘玉良等。1947年考入南京交通部邮政总局驻沪邮政供应处,任专职邮票设计员。1949年转入邮电部,从事专业邮票设计工作。40多年,孙传哲先后设计了150多套邮票。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档期间,我意外找到一份1931年5月1日交通部邮政总局发出的通令,内容是关于作废和停用一批邮票,并要求持有这批邮票的人可以到邮局掉换新发行并开始使用普通邮票,并限期在三个月内完成。这是一批什么邮票呢?我们一起来看交通部邮政总局的通令,通令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老宋”,就是宋兴民。这是从当年邮政总局叫起来的。因为他身高块头大,叫他“大老宋”,很形象,他也感觉很亲切。说大老宋“兼具三家”,是说他在邮票发行、邮票设计、集邮事业方面,扮演的角色,做出的成就。不会画画的邮票设计家从1956年到1985年的三十年间,除“文革”时期已不能工作的三四年时间外,他对我国邮票的选题、设计、发行工作,是具体的负责人,是“总编导”,是“总设计师”。包括孙传哲和我先后担任设计室主任期间,几  相似文献   

10.
1995年4月,美国邮政总局为纪念第32位总统尼克松逝世一周年,特地发行了一种尼克松邮票。看着这枚邮票,不禁使我回忆起1972年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尼克松勇敢地访问中国的情景。因“水门事件”而下台后,他又多次访问过我国。因此,中国人民对他并不陌生,能收藏到一枚尼克松邮票也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79年9月,从邮电部邮政总局调到邮票发 行局(中国邮票总公司),担任设计室主任。这时,《斯大 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正在雕刻;《白求恩逝世四十周 年》邮票的图稿已设计完成,正在办理审批;《齐白石作 品选》邮票,除小型张上的白石老人画像在最后修饰 外,各单枚邮票正在北京邮票厂印制。我开始接触的第 一套邮票是《国际档案周》。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10,(5):34-34
唐霖坤(1901-1965)江苏常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即从事雕刻工作,1949年后任贵州造币厂、人民印刷厂钞票雕刻师。1952年调入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处从事专业邮票雕刻工作。主  相似文献   

13.
邮政办理集邮业务,中国是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5年1月10日,在邮电部邮政总局的领导下就成立了中国集邮公司,主要承担新中国邮票经营业务,并与当时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门交换邮票,销售这些国家的邮票,向英国、香港地区经营出口中国邮票。以后又在哈尔滨、天津、武汉建立了分公司。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2月7日,正值我国24节气中的“大雪”,北京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覆盖,气温骤降。这一天,我来到了医院,对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任会长成安玉进行了一次采访。问:从20世纪60年代初您就担任邮电部副部长,并主管邮政工作,当然也包括邮票发行,请您介绍一下你主持工作时的邮票发行可以吗?成安玉(以下简称成):邮票首先是寄信用的,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邮票用于邮政,其次才是集邮者收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纪、特邮票的发行量控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学习和访问我还是经常到邮电部赫鲁普萨专家处学习与邮票有关的知识,专家也介绍我去找其他部门的专家学习,时间长了与邮电部的某些官员也搞熟了,通过他们都能学到一些与邮票有关的学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赫鲁普萨专家的办公室遇见了依·许米特,他的谦逊有礼的风度和朴素和善的外貌,竟使我一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我所敬仰的著名邮票雕刻家,当专家向我介绍以后,我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立即要求能约个日子到他家里去访问,他欣然同意了,临走时他还热情地对我说:“非常欢迎您到我家里来作客,我一定等着您。”  相似文献   

16.
杨波 《上海集邮》2004,8(11):32-33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有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发行与发文 第307、308页的表格列出邮资信封的发行单位,有“邮电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总局”、“交通部邮电总局”。首先需要指出,这里的“邮电总局”是“邮政总局”之误。  相似文献   

17.
年前,我到国家邮政局档案馆查阅当年交通部时期的邮政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两册交通部邮政总局的《办公会议简报》。现摘录1972年度的几则会议情况。9月1日上午,办公会议,内容有“出席:乔为中、燕鼎、宋兴民、孙少颖、张玉新、史维林等”。会上,“孙少颖汇报郭鲁副部长传达的部核心小  相似文献   

18.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19.
1.北京、上海等地邮政、工商执法人员联手整治邮市,查处未经批难营销邮票的商业单位,严禁进行现行普通邮票和义务兵专用邮票的交易。不得低于面值销售现行各类邮票(1月初)。 2.邮电部邮政总局规定,中国集邮总公司首日封邮戳中的“北京”字样改为“中国”(1.5起),发行首日当天可在国内各地投寄或交寄,均承认为预付邮资。 3.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  相似文献   

20.
正1998年,在中国邮政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了国家邮政局,结束了自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邮电"混"营达49年的历史。中国邮政从此走上了自主经营、独立经营的康庄大道。邮票发行的职能也顺理成章地划入国家邮政局。1998年10月25日,国家邮政局内设机构—邮资票品管理司正式组建成立,来自邮电部邮政司、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印制局的14位员工全部就位,工作开始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