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有荣 《考试周刊》2007,(20):42-43
【文题】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减法”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一代     
【热门试题】社会日新月异,生活丰富多彩,你身边一定发生过不少十分有趣或可感可叹的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请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思,结合切身感受。以“我们这一代”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作导引】“我们这一代”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话题,所拟题目切口要小,立意要深切、新颖,感受要独特而富有典型意义。一、“我们这一代”之内涵无非是写自己或同龄人的生活故事,其是是非非,甜酸苦辣,喜怒哀乐,不外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要选取自己最为熟悉、感受深切的事例来写。二、写人,要写出个性…  相似文献   

3.
【文题】以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  相似文献   

4.
<正>【文题亮相】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一、题意理解1.本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2.用“快活”一词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父亲”对鸟的爱。  相似文献   

6.
【文题】以"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比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而且,只有  相似文献   

7.
真心换真情     
【文题创设】 请以“真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津】 文章的生命在于创新,有活力。“真情”这个题目并不新鲜,但依然可以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来。要使文章出彩就必须“旧瓶装新酒”。因此,文章立意高远十分关键。首先,明确“真情”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同情等含义。  相似文献   

8.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作为个体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属于他自己所追求或者守望的一方精神家园。正因为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那方精神家园,所以人们才觉得生活得有意义,不空虚。请你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精神家园”这个话题,内涵是很丰富、很广泛的:道德、理想、亲情、追求、友情、友善、同情、和平、正义……精神家园为人类社会所独有。人类失去了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文题呈现】文题一: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文题二: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本单元的这两道作文题,虽然题型不一样,写作方向也不一样,但都要求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因此,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如何去把一件事记叙好。那么,如何记事呢?  相似文献   

10.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⑴网络语言:大虾、恐龙、菜鸟、酱紫、M M、JJ、886、7456⑵时尚用语:酷毙、哇塞、帅呆、爹地、妈咪、美眉、亲亲⑶商品品牌:凉霸、声霸、洁霸、浴霸、考霸⑷广告用语:“饮”以为荣(卖酒)、“咳”不容缓(卖药)、百“衣”百顺(卖服装)、默默无“蚊”(卖蚊香)请以“语言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下笔写作之前,首先应当弄清“语言”和“生活”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言和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  相似文献   

11.
【文题展示】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导引】本题的命制实际是源于当下的社会现实。“我爸是李刚”等代表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底气”的误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国人到底应具有怎样的底气观。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 现在中小学写作课在教些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教生活”,具体的教学形态是教学生“生活(活动)一番”。这种集体无意识选择是以下列写作观支持的:对于写作来说。关键是“写什么”,即写作的内容;而“写什么”的关键是“要有生活”。因此,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作的问题。这一“写作观”似是而非,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3.
【能力定位】古人云 :“文以意为金。”作文的选材、结构和语言运用都要受主题的约束。所以 ,写文章时 ,首先要立意 ,这就叫“意在笔先”。立意是写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 ,是初中作文能力训练的重点。通过立意训练 ,可以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点阐释】初中语文大纲提出 :“根据写作需要 ,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这是初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确定了主题 ,就好像射箭有了靶子 ,登山有了目标 ,夜船有了航灯。…  相似文献   

14.
【文题】童年生活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伴随着童年的梦,童年会成为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请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立意自定。【思路点拨】童年生活素材很多,每个同学都有说不完的话,但是不是捡到篮里的都是菜呢?不是!如果你现在还写小时候拾金不昧的事,扶盲人过  相似文献   

15.
拳头和脸     
用“拳头和脸”的关系来阐述“发展是硬道理”——很有特点。运用小品《主角和配角》来阐述“拳头和脸的关系”,从“主角和配角”引出“有脸与无脸”——这是作者独特的创新成果。此文还可升格,倒数第二自然段不应泛泛而谈,应写一件实在的事例,并像第二自然段那样作类似“主角与配角”的个性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文题目】巴尔扎克说过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贫困是坏事 ,但也不完全是坏事。从成才的角度看 ,贫困就包蕴着许多有利的因素。请根据这个立意 ,联系实际 ,进行分析 ,展开议论 ,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写作指津】此题系指定立意写作 ,意在考查学生展开分析的能力。写作时重点应讲清为什么说贫困对于成才并不完全是坏事的道理。①穷则思变。贫困饥饿 ,世态炎凉 ,逼着贫家子弟发奋图强去改变现状 ,除此之外 ,别无选择。而富家子弟则不然 ,往往优裕的物质条件消蚀了意志 ,以至学业无成。②贫家子弟要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一…  相似文献   

17.
“驰”与“弛”【请你判断】例句:期终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紧张的情绪慢慢松驰下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错误辨析】“驰”是马字旁,本义指拼命赶马。怎能与“松”搭配呢?所以应该写作“弛”。“弛”是弓字旁,本义是指放松弓弦,后来指放开、松懈,与“松”搭配,是指不紧张或不严格。同学们在写“驰”与“弛”这两个字时,可以从偏旁上加以判断,切不可混淆。【正确用法】例句1:草原上到处都有骏马在奔驰。例句2:虽然此次洪峰刚刚过去,但是我们的神经还不能松弛,因为更大的洪峰马上就要到来了。“愁”与“筹”【请你判断】例句:面对这道难…  相似文献   

18.
<正>【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  相似文献   

19.
请你以“寻找”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以“寻找”为题写作,应该说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文章品位的高下还是容易看出来的,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立意。你可以“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找”一般的人,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的“寻找”,它注重的是“寻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文题设计】以记忆中的他(她)为题,写一篇作文。材料自选,立意自定,要写出真情实感。【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以写人为主的命题作文。他(她)既然能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