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艺冰 《教师》2011,(7):45-45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中挖掘写作训练资源,促使学生乐于写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中挖掘写作训练资源,促使学生乐于写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少娟 《考试周刊》2014,(74):59-59
<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没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的写留些空间,阅读与写作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认识的能力,从阅读中学习作文的方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写的实践的尝试。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课本范例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以写作辅导。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足见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指导,而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离开来,没有很好地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能学课文归学课文,学写作归学写作,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多行之有效的写作范式,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既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又解决了作文教学的痼疾。促使学生重视课文,乐于写作,提高了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通过阅读,积累词语,提高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审美和想象能力,激起写作热情。巧设文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模仿、借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作文。  相似文献   

8.
张洋 《新课程研究》2010,(4):148-149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割裂严重阻碍了写作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寻找写作教学结合衡点,使阅读教学成为作文教学的范例,从而为写作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常常不能充分挖掘课内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的写作训练价值,作文教学另起炉灶,以致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丰富的资源难以付诸笔端,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未能及时巩固、转化成写作能力,致使作文“言之无序”或“言之无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要努力加深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回归自然生活状态。这样可以丰富作文教学内容,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促进教师从新的角度不断挖掘写作教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阅读教学优势,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在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在语文的学习中,作文写作处于优势的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语文教材里所蕴含的资源,引导勤积累、巧练说、仿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写作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四个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点",通过文本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而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了对文本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学生们把语文课本读得滚瓜烂熟,却没能通过习作认真地感悟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没有及时地吸收内化,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无从下笔,东拼西凑,挤牙膏似的敷衍成篇。巧借文本,习得方法,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教学经验。它充分挖掘了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减缓了作文的坡度,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且有了模仿的对象后,学生就会乐于表达,不再产生为难的情绪。那如何巧妙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表达,表达方式也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习作教学明确要求“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主要还是模仿,练习写作。那么,模仿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现成的课本里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其实也是间接地进行写作教学。所以,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里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慢慢积累起习作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马丽 《甘肃教育》2012,(14):69-70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的运用和升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阅读教学中,又单一地进行作文指导,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各自分离,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作文能力也很难提高。那么,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初中学生作文存在几种通病:一是文章结构紊乱,二是表现手法单一,三是语言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曾试图从课本外寻找开启学生写作思维的资源,然而带来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课内,回归课本,着重引导学生充分品析文本,从文本中找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经验告诉我:只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从文本中挖掘出"源泉",引领源头活水,才能灌溉学生写作"良田",收获硕果。一.紧扣课文训练重点,学习写作结构。在对单元经典名篇的阅读教学指导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习作知识的渗透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杜娟娣 《现代语文》2008,(12):95-96
问题提出的背景: 1.教学操作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分离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各人自扫门前雪”。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中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所接触的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个性的发展过程不仅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还要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基础不是对学生整体混沌认识,而是对学生个体的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