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公益创业作为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不仅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契机。与单纯的创业教育相比,公益创业教育除培养学生各方面创业能力外,更注重个人思想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本文研究大学生公益创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中存在的困境,探讨如何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更好地助力大学生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2.
刘蕾 《江苏高教》2017,(11):84-89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公益创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但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其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及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其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目标及相关组织特性,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出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治理模式,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是高校各项工作科学开展的理论指引和价值准则。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实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然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着重个体利益、轻社会奉献等诸多不良倾向和思想误区。亟需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帮扶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坚定创业意念,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让大学生敢创业、善创业、创好业。  相似文献   

6.
为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对东北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对公益创业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兴趣,但公益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加入公益组织的职业愿望,但希望成为公益创业者的人很少。基于此,建议地方农业高校加大公益创业知识普及力度,激发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内在动机,支持公益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7.
杨志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3):123-125
公益创业作为开展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需求.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面临认知基础差、项目价值低、智力支持弱、社会基础差等多方因素制约,整合高校、政府与社会等资源形成多元合力,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系统,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来看,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大学生缺少理性系统的学习、融资缺乏、公众认同不足、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际,应建立"政府扶持、高校助推、社会支撑、大学生践行"四维联动工作体系,探索"输血"转型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83-185
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大学生创业活动频繁,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也逐步重视,但是创业教育中"重理论讲授和技能培养,缺价值观引导"的问题一直存在,导致大学生创业思想功利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表面上对大学生自我成长与创业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深层次却破坏了我国创业文化与商业生态。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性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形成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教化,引导大学生端正创业动机、转变创业理念、形成非功利性的正确创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公益创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大力推动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发展为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仍然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满足不了指导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的需求。从价值、现实、实践多个维度出发,对“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完善的“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实践模式。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使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理论内涵更为充实、深刻,实践模式和形式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它是具有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以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通过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实现自身创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的,本质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在其角色定位上理应受到社会层面的积极支持.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需要积极借助政府、高校、社会和创业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探索构建"理论教育-立项运营-竞赛评比-入园孵化"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73-78
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新领域,许多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和探索,都较好地推进了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仍存在诸多困境,借鉴国外公益创业的先进经验,构建起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驱动及孵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风险控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反馈保障机制,以期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众创时代下高校和社会都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同时高等院校也开始了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素养教育的研究。大学生公益创业主要有非盈利组织模式、社会企业模式、"产学研"混合模式三种类型。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及教育上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鉴于此,通过对这些来源于政府、社会、高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众创时代下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相似文献   

18.
创业创新能力是当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和就业的新形式.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全省有82所高校,2013年河南省高校毕业人数超过50万,就业压力非常严峻.但高校大学生与其他就业人员相比,其具有创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面对就业的压力又增加了就业的热情等特点.因此把河南高校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进行调研,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学生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状况、创业保障和创业模式的调查研究,以推进学校和社会的融合,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途径,提升大学教育观的转型、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转型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在表现特征、实践理念、内在动力、发展路径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者同属公益事业实践范畴,在实践主体和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存在耦合因素,具备以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理念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拓展公益创业路径,以此克服大学生公益创业曲高和寡与志愿服务的无序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在表现特征、实践理念、内在动力、发展路径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者同属公益事业实践范畴,在实践主体和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存在耦合因素,具备以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理念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拓展公益创业路径,以此克服大学生公益创业曲高和寡与志愿服务的无序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