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我已记不起自己最后一次爬树,是在什么时候了,现在回故乡,也看不到爬树的孩子了。多么遗憾,他们不知道,在树顶上看到的世界,跟在地上看到的如此不同。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到处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猿猴们生活在树上,在大树上蹦来蹦去。慢慢地,猿猴开始下到地上行走,身体逐渐进化成人形,还学会了生火烧食取暖,再也不回到森林里去了。森林里这样热闹的场景,现在自然看不到了,只有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之类,还能舒展长臂在树梢上荡悠。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假说。自此以后,这个假说一直有不少科学家在争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疑问是:猿猴的体毛很密很长,而人类的体毛为什么十分稀疏?为此,不少科学  相似文献   

3.
法国科学家认为,人类与海豚的亲缘关系要超过猿猴。虽然人的行为跟猿猴很相似,但海豚温顺、敏捷和友爱的本性更接近于人类,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提出这种进化观点的依据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何帆 《教育》2014,(28):77
脑的阅读作者:[法]迪昂译者:周加仙出版:中信出版社其实,人类的大脑最初真的不是用来阅读的。法国神经科学家迪昂在《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一书中认为,文字的出现不到5000年,而人类的进化则有200多万年。从进化的过程来看,人类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专门用来阅读的“工具”。人们之所以能够阅读,乃是借用了已经存在的部分神经回路,他将这一理论称为“神经元再利用”(neuronal recycling)假说。尽管猿猴不会读书,但猴脑和人脑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猿猴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初中的生物课上,一位教师这样讲道:“我们应当保护和尊重猴子和大猩猩,因为它们是我们的祖先。”类似的说法在一些报刊中也经常见到(比如《中国电视报》第13期《猿猴照顾瘫痪人》一文及五月四日《文汇报》中《食钱乎、穿钱乎》一文都曾这样提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中学《社会发展简史》课本中讲道:“人类的祖先是古代类人猿,而并非现在的猿猴。古代类人猿经过漫长进化,其中部分被迫离开了森林,通过长期劳动逐渐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部分由于始终没有离开森林,没有经过劳动的锻炼,所以还是猴子或大猩猩等现代类人猿。”  相似文献   

6.
1860年6月,牛津大学讲坛,著名进化论者赫胥黎与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进行辩论,论题是:人类是不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威尔伯福斯说:"哪一个人不是父母所生,而是猴子变成的呢?又有哪一只猴子变成了人呢?"赫胥黎反击道:"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问你:人类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你肯定会大声地回答:当然是由猿猴进化来的。可是,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人类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相信吗?这也是不少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不管你信不信,这其中还确实有几多科学的依据呢。首先,解剖学已经证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有过鳃裂。鳃裂是造鳃的初步表现,而有在水中用于呼吸的鳃,恰恰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只不过在发育过程中,鱼类的鳃裂发育成了呼吸水流的通道,而人类的鳃裂则在不久后即从胚胎中消失。但是,鳃裂的出现的确成为人类起源于海洋的有力证据。第二,从人类血液的成分来看,又…  相似文献   

8.
人由猿猴进化来的达尔文理论与原始社会都是从母系氏族逐渐发展为父系氏族的分期是不一致的.而且考古资料不能证明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非常复杂的人类社会,其原始社会的进化都是从母系氏族变为父系氏族并不一定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9.
海豚是兽类中很聪明的动物,能够模仿人类的简单音节,轻而易举地学会人们教它的各种动作,在智力方面甚至超过了猿猴。  相似文献   

10.
隔离在世界之外的人类 梭罗说过:“世界蕴藏在野性中。”按照这个标准,现在的人类已然被自己创造的种种隔离在世界之外了。当人类建造起文明,曾经让我们能够从猿猴进化成为高等动物的冒险与探索的冲动基因正在不断地退化。在人类自己打造的温室中,未知与探索已经变成了冒险的代名词。为了安全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将自己和孩子隔离在隐藏着未知危险的自然之外。可是当人类侧身让危险从胸前滑过的同时,有很多东西也在同样看不到的背后与我们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1.
神话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是人类童年天真烂漫的幻想.中国远古神话具有情节美、人物形象美、幻想美、思想内容的崇高美和悲剧美.它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后世许多文学家都从远古神州中汲取题材、色彩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邹昌佺 《教育》2014,(30):48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教学目的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的开篇——古代史中首先遇到的人类起源问题。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描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早期艰难的生活历程,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  相似文献   

13.
事实说话     
大家知道,人是猿猴进化过来的,可谁能说明理由呢?因为书上是这么说的。缺乏独立思考!因为猿猴长得像人。答得不完整。现在猿猴越来越少,而人越来越多了呗!因为事实摆在那里嘛。什么事实?事实说话@张帆 @奕琦~~  相似文献   

14.
《时间机器》是科幻小说奠基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有改革社会、警示后人的深刻寓意,同时也不乏对未来科技的预见。小说中的未来世界建筑物破败,人类后代埃洛伊人智力和体力衰退,莫洛克人则形如猿猴,倒退到人类进化的起点。威尔斯从环境、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这三方面的倒退体现了小说的退化主题。  相似文献   

15.
阅读《猴究竟是不是人祖先》,完成1-4题。猴究竟是不是人祖先?1871年,英国学者达尔文根据用科学方法搜集的证据,在《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中,详细列举人和动物在胚胎和身体构造上的一些相似之处,来论证人类与动物的“血缘关系”,提出了人类起源古猿的观点。2002年,法国医学家高尔·奥登提出了一个骇世惊俗的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他认为,人类本性亲水,而猿猴厌水。人的婴儿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宜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伸的;人的躯体和海洋哺乳动物一样光滑,头部却…  相似文献   

16.
从进化的观点看,人类的道德有其自然史的基础。进化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社群动物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它现象,即本能的善。而人类在其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中由于突破了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它性的界限,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相对于动物成为一个"道德的物种"。人类进化的历史表明,道德扩展是一个不断扩大着的圈子,而每一次这样的扩展,都是人类道德的一次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原型,古今有各种说法,本文认为:黄帝即皇帝,即日帝,本义为太阳神.太阳神皇帝姓公孙名轩辕,即姓公狲名大猿,也即化身为猿猴(猢狲).因此,轩辕黄帝的原型可以说就是猿猴.华夏族称轩辕黄帝为始祖.这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也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就自发而又朴素地产生了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思想.这可以称之为“神话进化论”。  相似文献   

18.
笼中猿猴     
《红领巾》2008,(5):15
有个人用笼子养了一只猿猴,已经十年了。这人年纪越大,心就越软。有一天,他竟觉得被关在笼里的猿猴十分可怜,就把它放了。可没过两天,那只猿猴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知识卡片     
中国图腾 文化漫议 图腾文化是世界人类历史上曾广泛存在的一种奇特而古老的文化现象。这种神秘的图腾文化不仅仅在上古史上受各民族人民的推崇,而且它也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材料证明中国的远古居民也存在有发达的图腾文化。图腾文化在中国的原始社会中晚期无疑衍生成具有东方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文明进化,最初都由畏天敬天开始,远古的夏朝便是崇尚大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一定规律;商朝的神本政治则形成以神为尊的祭祀文化;在周朝,“上天”依然受到崇敬,却与“人间”的距离靠近许多,君主称为天子(上天的儿子),在年度的拜天盛典中,向上苍报告施政所为,反省自己有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