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评析样本】叶月宏.在跨越课程界限中杜绝"去语文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2期.殷静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罗悦丹.中英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浦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洪海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5年11期.  相似文献   

2.
2005年起,我校开始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经历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本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话题为统领,完善学生精神培育的价值取向,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开放的语文世界完善学生生命美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修订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且编写了新版教科书,分析新教科书中整体变化对课改落实是必要的.教科书由正文、例题、习题三大板块组成.习题是高中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和编写风格,所以对习题的综合难度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我们比较研究北师大版新旧教科书中"不等式"内容,分析教科书的综合难度变化趋势,以期为师生有效分析使用习题和夯实知识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重要使命。聚焦价值取向,基于四个维度,即场域取向、人物取向、道德取向以及政治取向,比较研究民国"开明版"与当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可以窥见我国语文教科书历经70余年其价值取向变更的基本图景。这一变更的特点既表征为超越时空的稳定,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革新。这些透视,将为我国未来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基本格局的构建提供有益观照。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文章以中国大陆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教科书主体的课文,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例子”,还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的文化载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应“具有典型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是每套语文教科书都应达到的共性要求。然而每套教科书所选的课文不尽相同,各类课文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区别,这些差异反映出了各套教科书的不同价值取向。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价值取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科书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以百年的发展历史为背景,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利于以整体的、历史的视野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促进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聚焦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12套教科书的中国神话、中国寓言、名人故事、古典诗词四类传统文化篇目,借助六维价值取向分析体系,能够发现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儿童智、勇、勤、学,修身养性,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尊重自然,求真务实,辩证思考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地语文教材中名家经典文章的“大换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但此次争论反映出教科书编选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倾向,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框架为:意识形态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作为一种从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它是一种文化与技能的载体,其中蕴含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今天我们就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是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百年高中语文课程发展历程的嬗变,很大程度上铭刻于公开出版的各套教科书中,集中体现在从阅读中心到重视综合素养、从文言中心到文言白话并重、从学术中心延伸到活动设计、从指定内容到有选择的开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学材料。实现教科书价值需要关注教师的教科书使用。目前学界把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类型分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并给出了详细界定。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很多学者过度关注教科书中的学科知识,忽略了教科书隐含的内在价值。通过构建教师使用教科书取向的二维模型,分析课堂实录中24名优秀教师的教科书使用取向情况,结果表明,24名教师的取向类型分布均衡并且都有依赖主观内容的现象,教科书版本和授课学段会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取向。因此,需要正确认知教科书使用取向,重视主观内容的设计和使用,提升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手中只有课本,没有相关的配套阅读教材.2000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地的高中使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这套新教材除教科书外,还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几十万字的<语文读本>(一共六册),它是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倪文锦,1948年9月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语文考试论》,主编《语文教育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研究》等。兼任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考试院语文学科组成员。  相似文献   

16.
<正>(辑自中国知网,主题:孙子兵法,论著发表时间:2015年5月至8月)李宁.《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J].上海翻译,2015,02:77-82.冯云霞,朱旭,张欣.《孙子兵法》"五事"与医道[J].中医药导报,2015,10:1-2.伏奕冰.《孙子兵法》82篇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03:6-7.  相似文献   

17.
常见的教科书把电场高斯定理∮∫→D@d→s=∑qi中的D(或D=e E)仅理解为总电场的电位移矢量,即D是空间所有自由电荷的贡献[1].其实这不是绝对的,它还可以理解为包围在闭合面之内的自由电荷在该曲面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职教论坛》2021,(2):F0003-F0003
为在编辑规范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本刊执行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此,将本刊常用的文后参考文献与注释体例列举如下:1.普通图书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在这种促使个体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活动中,教科书作为教育媒介,其作用无可替代。它既是师生教育教学交流的工具和依托,又处处彰显着社会对成长中一代的理想化诉求,明示抑或内隐着设计者所根植于心的价值倾向。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重编与修订教科书始终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环节,而新版教科书究竟传递了怎样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理性价值选择,理应为教育研究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是实现国家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将文化自信融入教科书中,有助于培育学生文化认同意识,促进国家文化发展.以改革开放以来四套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呈现方式、教学功能和价值取向五个维度对教科书的中国元素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元素在教科书的选材广泛且内容多样,重视文化元素,附加式与复制式的显性呈现和顺应式的隐形渗透相结合,注重德育的价值取向.未来,还需丰富中国元素的选材来源,均衡中国元素的内容分布,深挖中国元素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