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信是汉王刘邦的军队统帅,也是我国历史上—位著名的军事家。他善于点兵列阵。在古代,点兵列阵是将军指挥作战时的重要本领。点兵就是统计士兵人数;列阵是在战场上把所有的士兵列成一个或多个方阵。如将100名士兵列成一个方  相似文献   

2.
左右手     
萧何与刘邦同乡,刘邦非常信任、倚重他。后来,韩信投奔了刘邦,刘邦只让他做了一名管粮的小官。萧何与韩信交谈过,知道他有奇才。刘邦的军队到南郑时,手下很多人都逃跑了,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也  相似文献   

3.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因为韩信所言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他,并将他推荐给刘邦,但韩信并未得到刘邦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决定中途离去,萧何发现后将其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  相似文献   

4.
韩信是太史公在<史记>中塑造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悲剧英雄形象.他在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一直追寻着一种自由无碍的境界.他洞察世事,因为厚重而明净单纯.但同时韩信又是幼稚的,看不透政治上的阴谋权奸.韩信少时与人群格格不入,表面上的懦弱元行却更彰显出天性中的高傲自信.刘邦无奈之下的选择给韩信提供的一个展才华的机会,在战争中,韩信展现了全部的生命激情与活力,达到了精神上最自由的高度.他单纯地享受着这种自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刘邦早就认定的谋反者.面对一次次莫须有的打击与陷害,韩信为了保全自由步步退让,最后事实上已经失落了他真正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起兵,不久就推翻了秦王朝。项羽兵盛势众,自封为西楚霸王。他视刘邦为眼中钉,便把他分封在汉中(今陕西汉中一带)。汉中道路闭塞,土地贫瘠,难有作为。汉王刘邦入汉时,半路上不少将领溜走了,此时任管理粮饷职官的韩信也不告而别,去另投门路了。国相萧何深知韩信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曾几次向刘邦推荐过,但未引起刘邦重视。萧何听说韩信逃了,来不及禀报汉王,便连夜追赶。有人不知真相,报告汉王,说萧何也逃了。汉王大惊失色,第二天,萧何回来了,汉王责骂他:“你为什么要逃走?”萧何说他是去追逃跑的韩信。汉王既恼火又奇怪:“一路上逃跑了那么多人,你不去追别人却唯独追小小的韩信,这不分明是骗人吗!”萧何在汉王面前再一次称赞韩信,说汉王如果要成大业,要击败项羽,非重用韩信不可。汉王沉思良久,答应任命韩信为将军。萧何说:“让  相似文献   

6.
韩信画兵马     
传说汉高祖刘邦要重用韩信时,曾问韩信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多多益善。汉高祖刘邦就让韩信画兵马,并说能画出多少就给他多少,封多大的官。韩信想了想,便画了一个大开的城门,城门口斜着挑出一杆大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02-105
韩信与刘邦的关系经历了从彼此间离到彼此相得再到互生龃龉直至互不相容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双方心理博弈过程。而伴随着这个过程,韩信与刘邦双方势力的消长及命运的兴衰也发生了变化。虽然韩信与刘邦心理博弈的历史早已尘埃落地,但其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思维体操     
1.智力题韩信画兵你知道韩信点兵的故事吧。下面给你讲一个传说中的韩信画兵的故事。就在韩信到刘邦身边不久,刘邦想试试韩信的智谋,他就拿出一块小小的布帛(bó),对韩信说:给你一天的时间,请你在上面尽量画上士兵,你能画多少兵,我就让你带多少兵。  相似文献   

9.
韩信是我国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可是最初汉高祖刘邦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无奈之下,韩信在一个月夜离开了军营,打算另谋明君。丞相萧何知道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于是星夜骑马把他追了回来。在萧  相似文献   

10.
我看英雄杀     
<正>"英雄杀"是模仿"三国杀"的一款桌游,在网络上非常受人欢迎。我也是爱好者之一。虽然在学生阶段多上网是不益的,但适当放松对我们调节情绪也是有用的。而且,这款游戏涉及到许多历史知识,让我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英雄杀"所涉及的人物非常多,不单只有"三国杀"中的三国人物,而是涵盖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英雄人物,例如:刘邦、关羽、康熙,甚至还有文人英雄李白等。例如:刘邦,他在英雄杀中的技能是"驭人",他的游戏配音:知人善用,此乃王道。起先我并不认识"驭"这个字,还以为念"奴"音。后来有一次,英雄杀中一个角色"韩信"说:我是韩信,自然是刘邦的忠臣。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其中的  相似文献   

11.
韩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追随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由于韩信足智多谋。所以后人编写了不少与韩信有关的趣味数学题.我们这里要讲的是“韩信分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智勇双全,在当时他并不是直接去投奔刘邦,而是先投奔项羽,因项羽看不起他,才转而去投奔刘邦的。项羽在叱走韩信以后,在一旁的范增对项羽说:“大王,此人非等闲之辈,此时不为我所用,如若为刘邦所用,后患无穷!”项羽半信半疑,马上去追韩信,要杀死他,韩信远远看见项羽飞驰而来,便知来者不善,而项羽骑着马,自己又是步行,怎么办!最后,韩信略使小计……项羽跑到一块沙地边,发现了韩信的脚印,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从相反方向逃走了!”于是,掉转马头,飞驰而去!请问,韩信略施何计。韩信是怎样逃命的  相似文献   

13.
韩信在项羽手下,久久不被重用,就投奔刘邦。谁想在刘邦手下又不得重用,他不甘沉沦。再次逃亡。幸亏萧何知道他的才华,星夜追赶,并劝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最终韩信大展雄才,成就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4.
萧何、张良、韩信被并称为“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过程中都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后来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山林。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其间也有一些波折,但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韩信画兵     
传说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来,又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挂帅带兵。刘邦被磨得没办法,就赌气地说:“好吧,你叫他来,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智谋。”  相似文献   

16.
韩信先在项羽部下做一个叫执戟郎中的小官,因不得信任,就离开项利,投靠了刘邦。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刘邦封他为大将。从此以后,他帮助刘邦打了不少胜仗,取得了大下。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刘邦高坐龙椅,特别高兴,问大家:"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会失去天下?"群臣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刘邦听后微笑着说:"众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我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位人中豪杰。"刘邦在提到他最得力的三大干将时,把张良排在首位,可见张良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打下江山,刘邦对有功之臣依次进行封赏。首先是韩信被封为  相似文献   

18.
这一歇后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事物越多越好。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  相似文献   

19.
司马光、王船山二人对西汉历史有着不同的看法。对新丁公,司马光以为这是刘邦以天下之大义灭私恩,而王船山却认为是忘恩负义,是权术;在诛韩信上,二人都认为韩信有可杀的理由,但司马光以为刘邦有负于韩信。而王船山却以为韩信迟早会反叛、迟诛不如早诛。在和亲匈奴的政策上,二人观点一致,反对和亲。对李广的评价,司马光维持传统观念,李广作为名将,值得肯定、同情,但批评李广的统兵法。而王船山却认为李广不过是以名誉动人,根本不能统兵,只能失败,因而汉武帝时他的处置是正确的,李广没有资格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20.
萧何、张良、韩信被并称为"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过程中都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后来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山林。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